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朱绍禹先生从事语文教育和研究工作已经超过了50年,他以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为我国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更准确地认识、更集中地评价朱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笔者仅结合近几年来先生发表的有关语文教育的性质观方面的文章.初步探讨先生的学科的性质观、教材的性质观和教学的性质观。我认为,朱先生语文教育思想中的学科、教材、教学的三大性质观,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既对立又统一.形成一定的结构.成为朱绍禹先生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一块重要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提到语文教学现代化,不能不提到张志公先生。早在20世纪初,叶圣陶、夏丐尊两位先生在《国文八百课》凡例中就提出语文教学现代化的主张。而张志公先生则是这一主张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一生都在致力于语文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为现当代语文教育贡献了宝贵的经验财富和精辟的理论指导。时至今日,我们语文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但语文现代化的道路还是任重而道远。深入研究和重新认识张志公先生的语文现代化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关于中国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关于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角色定位的思考;关于语文教学对生命、世界、生活、人文的关注点的思考;关于语文课程设置的思考;关于语文教学方式的思考。这些方面的思考不仅体现了强烈的反思性,也有着深刻的前瞻性。深入研究并反思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深邃而又通俗易懂,对我国的语文教育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具有示范作用。叶老在他的许多文章和书信中谈得最多的是关于“教”的问题,在这方面,“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他的至理名言。《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革语文教学》中有一段精彩透辟的论述:“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  相似文献   

5.
朱绍禹先生从事语文教育和研究工作已经超过了50年,他以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为我国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更准确地认识、更集中地评价朱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笔者仅结合近几年来先生发表的有关语文教育的性质观方面的文章,初步探讨先生的学科的性质观、教材的性质观和教学的性质观。我认为,朱先生语文教育思想中的学科、教材、教学的三大性质观,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既对立又统一,形成一定的结构,成为朱绍禹先生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一块重要的基石。一、学科的性质观:工具性和人文性多年来,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一直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沙家浜记     
鲁迅是一位以身作则的伟大的语文教育家。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包括批判旧语文教育内容,重视语文教学规律,关注语文道德教育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研究鲁迅的这一思想体系对于研究现代语文教学,推进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冯为民 《师道》2011,(4):40-41
朱自清先生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在近30年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对语文(国文)教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朱自清先生对语文教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语文教育思想是自成体系的。朱自清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集中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宁鸿彬老师长期致身于语文教学的一线,积极参加语文教学改革和实验。在实践中,他注重吸取先进的教育理论,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语文教育思想。对宁鸿彬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和概括,对于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丰富语文教育理论宝库,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就宁鸿彬的创造性思维教育观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尚文先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是语文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他的语文教育对话思想见解独到,理论深邃,在我国语文教育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他的对话理论响应时代浪潮,融合和发展其人文论和语感论思想,从教师、学生、文本、教材编写者多个维度剖析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活动,强调语文教学活动的对话性和教育性,教学生学会对话。  相似文献   

10.
张志公先生是"语文三老"之一,在语言学界、语文教育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一生致力于语文教育研究,在二十世纪我国历次的语文教育改革中,能够独具慧眼,针对语文教育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出真知灼见。在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教学等方面都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充分说明了张志公先生在不断深入和不懈努力地钻研语文教育,这些见解也是当今语文教育界的一笔宝贵财富,对我国当今的语文教育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的略读理论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富有生命力的语文教育思想。他对略读的界定、对略读教材的建议、对略读指导内容和程序的论述,对于当前语文教育中的略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关于语文教育的宝藏,经历近百年的不断探索与发现,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其教育思想的科学性、创新性及与时代的适应性。叶圣陶先生从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总结出的关于语文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策略,以及语文教学改革方面的宝贵经验,对于当下社会教育发展起到了指示性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中的人文观、工具观、教材观、创新观体现了其教育思想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3.
李秉德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既在教育学教学论专业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专业卓有建树,也为我国的语文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贡献,既有实践方面的,也有理论方面的。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现在语文教育的众多方面,最突出的表现有小学识字教学思想、阅读教学思想和师范院校的语文学科教育思想三个方面。他在研究语文教育方面突出的特点是务实、客观和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就是语文学习的海洋,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渠道。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领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育理论,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克服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浮躁和功利思想,真正打破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封闭模式,让生活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绽放,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结下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5.
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墨子关于“贤士”培养的教育思想,与当代语文教育教学重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一致性,因此,墨子的语文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当今的语文教育教学来说,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关于语文习惯的论述,是他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对于培养语文习惯的意义的论述,对于如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阅读、写作、听说习惯的精辟见解,对当今的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指导价值,也是对具有中国物色的教育理论宝库的一个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洪氏语文”是对洪宗礼先生语文教育思想、教学实践与研究、教材建设与研究、母语教育研究以及他的高尚品格、教育情怀的合称.其精神内核是“归真”二字,体现在洪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渊源、洪先生一辈子的理念坚守以及“洪氏语文”给予我们的重要启迪等几个方面.洪宗礼先生和他的“洪氏语文”是一笔智慧高卓、活力无限、价值重大的财富,更是一种能够促进语文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宝贵资源,必将历久弥新,泽被后人.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1月10日,来自全区百余名教研员、骨干教师,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一个题为“丁培忠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会。《小学语文教学》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专程参加了此次会议。为一位教研员、特级教师召开专题研讨会,在我区尚属首次。贫穷可以使我们的办学条件简陋,但不应使我们的思想匮乏。丁培忠先生是我区土生土长的学者型教研员,他在40多年的语文教育工作中,致力于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力求探索出一条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省时高效的语文教育之路。他的目的达到了。如今,他已成为区内外享有较高声望的语文教育专家。概括起来,我以为丁先生对我区的语文教育有三大贡献。一是,丁先生大量介绍、传播了国内外母语教学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使我们身处边鄙之地而不感到信息的闭塞;二是丁先生对先进的语文教育思想、理念不是生吞活剥,而是结合当地实际做了大量的消化、诠释、发挥、本土化工作;三是在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中,探出一条操作性极强的实践之路———“小学语文整体改革”。丁先生对内蒙古地区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功不可没。在此,我们编发的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丁氏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若干方面,以飨读者。丁培忠: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  相似文献   

19.
我国20世纪的新语文教育是和黎锦熙这一名字紧密相联的。黎锦熙是著名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现代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开创者之一。他的语文教育代表论著《新著国语教学法》,他的关于语文教育的许多思想、观点,对于今天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我国20世纪的新语文教育是和一个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就是黎锦熙。黎锦熙(1890~1978),字劭西,我国语文教育史上的风云人物,现代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开创者之一。在20世纪初的语文教育革命中,黎锦熙先生是杰出的代表。他得风气之先,敢破敢立,大破大立,自觉承担起建构白话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吕叔湘是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他从语言学家的视角研究语文教育教学问题。在语文教学中,他始终重视语言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重视语言的运用能力,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注重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这与当今的语文教育理念高度一致。他的语文教学思想从实践出发,结合理论研究,在语法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文言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