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朱自清的精短散文《春》,意象单纯,主题明朗,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春》与朱自清众多的写景抒情散文一样,看似晶莹剔透,一目了然,但它却像一杯醇酒一般,蕴涵了绵长而清洌的韵味与芳香,要真正品尝出它的滋味并非易事。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  相似文献   

2.
<正>朱自清的《春》,收在现行的初中《语文》第一册里,成为教材里的名篇,学生爱学,老师爱教。其实,在朱自清生前,它却没有收入作者的集子里,是长期被遗忘了的一篇佚文。在后来编辑出版的《朱自清文集》中,也没有收入它;因此,开明书店出版的《朱自清选集》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朱自清诗文选集》里,同样没有收录这篇短文。  相似文献   

3.
<正>自1933年朱自清的《春》发表以来,不论初中语文教材的篇目如何变化,《春》在大多数教材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朱自清的《春》可以称得上是一篇经典课文,是一篇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小品文。但是,在半个多世纪的解读中,《春》却一再被平面化。一方面仅限于修辞上的学习,另一方面拒绝深度解读,仅仅停留在朗诵教学中。事实上,这是对这一经典文章的极大浪费。本文将余光中对朱自清  相似文献   

4.
郭根福 《河北教育》2005,(22):23-24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朱自清笔下的《春》,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也是一幅迷人的风景画,一曲春的赞歌。根据抒情散文的特点,本教学设计主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激活学生的审美想像,让学生享受审美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春》这篇散文是朱自清在杭州任教时写给学生读的一篇范文。它在作者的散文创作中虽不占有突出的地位,也没有他的代表作《背影》尤荷塘月色》的影响大,但是它却能体现朱自清散文创作的很多特色。  相似文献   

6.
<正>"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文章开头短短的几句话,就散发着早春清新活泼的气息,作者热爱生活之情溢于言表,让读者心旷神怡,一下子进入春天的节奏。《春》这篇散文,朱自清运用了"小清新"的笔调,书写了一篇"春的赞歌",文章语言生动优美、主题简洁明  相似文献   

7.
【课文导入】朱自清的《春》是一篇"老"课文,却总是令人常读常新。《春》的魅力何在?《春》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写作技巧?【技巧揭秘】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美文:情美、景美、辞美,美不胜收。意蕴的情感美。《春》读起来为什么那么生动感人?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8.
一、回顾知识,入新课 师:寒来暑往,四季更替,历来文人墨客对春尽情地抒写称颂。朱自清的散文——《春》独具特色。可以说它是一首抒情诗,也是一曲春的赞歌。上节课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理清了写作思路,回顾知识后回答:围绕春写了哪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9.
《学周刊C版》2017,(13):170-171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佳作,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散文。这篇散文不仅文字优美、结构安排严谨,而且意境超群,是一篇引导学生领略语文之美的经典之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春》这篇散文中体现出来的语文的图画美、音韵美、语言美、结构美和情感美。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的《春》是现代文学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 ,全文短小精悍 ,仅 731字。它以诗的笔调 ,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 ,赞美和歌唱了春的创造力以及带给人们的无限希望 ,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 ,是一曲春的赞歌。文章语言朴素自然 ,新鲜而富有风趣 ,最突出的表现是大量修辞格的运用 ,通篇几乎每句都运用了修辞格。本文拟就《春》的修辞格进行评点式赏析。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用反复手法表达出盼春的急切心情 ,用拟人手法表示春到来的欢欣…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写的《春》,是一篇饱浸感情的优美散文。全文不过七百来字,却给我们绘出了一幅瑰丽多彩、春意盎然的“春景图”。画面万物复苏,生气勃勃,引人入胜,催人振奋,激发人民“上前去!”迎接祖国美好春天的到来。 “春”,的确是惹人喜爱的字眼。谁不爱“春”呢?所以,从古至今,写过“春”的人很多,骚人墨客,诗人才士,不知曾献给它多少赞词。单说唐代吧,李白写过《春思》,杜甫写过《春望》,李商隐写过《春雨》,孟浩然写过《春晓》,金昌绪、刘方平都写过《春  相似文献   

12.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这两句可见熟读的好处。下面以朱自清的《春》为例,谈谈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一、略读全文,了解全貌。读完朱自清的《春》后我们的第一个印象是春天太美了,美不胜收,而这一切得力于朱自清先生细致入微的描写:第二个印象是这  相似文献   

13.
《学周刊C版》2016,(25):28-29
这是一篇教学设计,用先“学”后“习”的模式指导学生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重点突出了“习”的作用。内容包括学些什么、如何去学及“习”些什么和怎样去“习”,也有学生学习之后的效果展示。  相似文献   

14.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每当听到有人读起这篇朱自清的《春》,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几年前发生在我班上的那一件事。  相似文献   

15.
张旋 《现代语文》2014,(2):42-43
很多人欣赏朱自清的《背影》觉得这篇文章的角度新颖独特。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作者选择了一个最佳表现角度--‘背影’,并把它转化为艺术美的一篇佳作。”  相似文献   

16.
刘鹤林 《学周刊C版》2010,(9):160-160
朱自清作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多产,尤以散文著名,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等。就其艺术而言,《春》和《威尼斯》这两篇散文,也是受人喜欢的名篇。  相似文献   

17.
杨惠 《学语文》2004,(6):15-16
《春》是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许多选本都将其选入 ,多年来也一直是初中语文课本必选的散文示范篇目之一 ,不知熏陶了多少少年对春的热爱 ,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文学的热爱。那么 ,这篇散文究竟魅力何在呢?除了朱自清先生一贯的充满诗意的情趣之外 ,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呢?我想 ,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即这篇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既遵循自然规律 ,又契合人的心理感受 ,将客观写照对象融入主观心灵之中 ,既如实描写了自然之春 ,又饱含了作者的内心情感。《春》的开篇说 ,“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一句话虽然简单 ,包…  相似文献   

18.
<正>朱自清最为人熟知的散文当属《春》《荷塘月色》《背影》《匆匆》,这几篇或明艳喜人,或清新可人,或哀婉动人,尊其一声“抒情界”的扛把子,“美文圈”的大当家不为过。不过,你可能不知道,以“抒情人设”行走江湖的朱自清,还写了不少幽默、轻快的作品,不仅展示了这位文学大家多样的艺术风格,还给了我们十分有益的写作借鉴。  相似文献   

19.
《春》是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多年来,它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点篇目之一。按照编者的思路,通常我们都是采用盼春绘春赞春这一顺序来教,重点带领学生分析欣赏作者描绘的五个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根据素质教育对语文课...  相似文献   

20.
在《春天的校园一角》这篇片断练笔中,我班不少学生只写了五、六十字,词汇贫乏,语言干瘪,大同小异。分析原因是引导不甚得法。但是,为了不失去这样好的观察练笔机会,我决定叫他们再写《春天的校园一角》。这次我的引导方法是: “给”:所谓“给”就是我把搜集的有关描绘春天的句子、段落让学生听写,还把朱自清的《春》印发给他们,让他们阅读、吟诵。这些句子和段落,特别是朱自清的诗一般的抒情散文《春》,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