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言熟语承载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内容。从仙居方言熟语可以看出历史地理、农耕生活、民情风俗等方面所积淀的地域文化成分。仙居方言熟语在语言风格上表现出一股山野气息,与早期的越文化特征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2.
方言,即"地方语言",不仅是某一地域的语言交际工具,也是对历史发展、社会心理变化、风俗民情,思维方式的描述与记录。本文从文化生态的研究角度出发,结合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拟分析关中方言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内涵,剖析其传承的重要性,并给出传承措施。  相似文献   

3.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方言俗语是文化遗产的结晶。通过对方言俗语的地域文化透视,可以了解特定地域的自然地理、农耕生活、风俗民情、语言交融等种种文化现象,反映出不同地域群体的各种文化理念,将有助于推进方言学、民俗学、社会学以及文化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方言俗语是文化遗产的结晶。通过对方言俗语的地域文化透视,可以了解特定地域的自然地理、农耕生活、风俗民情、语言交融等种种文化现象,反映出不同地域群体的各种文化理念,将有助于推进方言学、民俗学、社会学以及文化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汉语方言涵盖的不仅是这一地域通用的语言系统,还包括当地的文化风俗、地域特色等。它对电影中塑造人物形象、强化叙事背景等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方言的恰当运用既构成了电影语言的一个分支,还可以隐喻非语言层面的内容,加强对作品主题的渲染。方言的隐喻功能主要表现在强化人物形象、展现地方文化以及增强文化认同感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词汇的来源会关涉到民风民俗、地域特征、人口结构等方方面面,对其来源加以探讨可以了解其背后蕴藏的各种各样的文化信息,该文通过考查吉林省地方志中方言记录的情况,具体分析和考证了部分方言词语,试图找出吉林方言词汇的不同来源。  相似文献   

7.
国内方言电视已经从最早的方言曲艺节目发展出方言电视剧、方言栏目、方言新闻,进而又集结为全部使用方言播音的方言频道。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综合表征,地域文化承载着纯正的传统文化,方言电视推动了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嬗递。方言电视播音提升了方言的社会地位,方言历史文化类节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承,方言娱乐综艺节目的不断创新开创了别具一格的方言流行文化,推动了地域传统文化的嬗递。  相似文献   

8.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方言则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凝结并积淀着具体地域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着某一地域的自然与人文特色,独特的风俗与民情.乡土文学作家无不有意识地从方言的宝库中提炼、采撷鲜活的、富有表现力的语汇进入文学作品,用生动的散发着泥土气息的语言创作乡土文学作品.该文从语言运用角度分析湖南典型的乡土作家杨克祥的作品,探索方言等地域性极强、特色鲜明的语言为扩大其影响力和使用范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汉语禁忌地域性很强,不同地域禁忌不同.究其原因,有地域文化的差异,有方言用词和方言谐音的不同.揭示汉语禁忌的地域差异,无论对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还是对各地区人民的交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荆楚岁时记》成书前,关于岁时风俗的记录,存在于子学文献、地记文献与志异类文献中.展示的是其与政教、地理、风俗传说间的学术关系。汉魏时期,在政教风俗观、地理风俗观、民间风俗传说这三类体系下,形成了古代文献关于岁时风俗知识的不同记录传统及其多重记述形态。  相似文献   

11.
民间文学中的关中方言负载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关中方言话语主题的核心即农耕文明,其话语组合展示了汉民族质朴凝重的农耕生活的风俗画卷;它不仅负载了正在流播的风俗文化,而且积淀了大量已消亡的风俗文化。方言的词汇系统蕴涵了关中人民的语言智慧、对群体艰辛生活的记忆与体悟;关中人独特的思想性格、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关中地区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皆渗透于方言的深层结构中。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形形色色的地域文化形诸文学时,就构成了文学作品独特的地域色彩,邢襄文化浸润下的邢台文学无疑也呈现出了明显的邢襄地域性特征.其具体表现是:邢台民间风俗的渲染.具有邢台特色的人物形象的塑造,邢台方言化用。  相似文献   

13.
地域方言作为地域社会生活和文化的语言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它记录和承载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风土人情,反映着经过漫长历史而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生产活动和地方文化,是地方社会发展史的语言再现。地域方言所反映的内容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发展面貌和文化内涵,作为地域社会发展最直接、最真实的语言载体,地域方言在研究地域社会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青海儿歌作为青海民歌的附属品,显示着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和风土民俗。本文通过简述其特征,探讨在保存方言文化,留存风俗历史等方面具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化语境与语篇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域,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民族风俗、民族文化及价值观念,不同思维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存在着差异,因而相同的事物会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产生不同联想意义,甚至会出现文化上的空缺。因而在进行语篇翻译时,应注意其深层的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不同方言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通过对各方言的探究,能够更细致、更充分地挖掘和展示汉民族的文化丰富内涵和特色。本文从方言分区、方言对文化的传承以及方言演变的角度,对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7.
《阿宫》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军旅作家党益民创作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集中叙述了秦末以降阿宫艺人的悲剧人生,揭示了艺人生命悲剧产生的根源,即情欲与伦理的激烈冲突,在叙事过程中融入了以方言和风俗为主要形态的渭北地域文化元素,凸显了人性的光芒和浓重的地域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8.
方言既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承载着积淀深厚的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地域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要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这些特殊目的而言,必须保护和提倡方言。通过分析地域文化以及地域文化与方言的关系,并以商州方言为例,概述其承载的地域文化信息并得出结论,方言在地域文化传承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进而提出保护方言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负者。不同特色的文化现象必然会使负载它的语言受到影响,语言的产生与发展也必然会促进和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我们从方言词语所反映出的文化现象及方言对文化的影响便能很清楚地看出语言与文化间的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作用。 一、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与制约作用 正如人类先有思维,而后才有有声语言一样,文化与语言之间也是文化第一性的,然后才产生与这种文化相联系的语言。而“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民族或不同的社会地域的群体,由于生活条件的差异,必然会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文化。”这种不同的文化必然会在各自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表现出来。 1、不同的地域、物产和习俗使得同一事物在不同方言中有了不同的名称。比较典型的是颜色词。除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基本颜色词外,其它小类颜色词在各地方言中很难统一,这里固然有约定俗成的因素,但颜色词的差异,很  相似文献   

20.
从湖南茶陵方言看湘东的地域文化内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言与地域文化在形成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要了解地域文化,透过方言这一载体是一条便捷的途径。由于特殊的地域环境及历史文化的影响,湖南湘东一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言点,其中包括茶陵方言,以该方言的词汇、语音等方面作为载体可以把湘东的地域文化看得更加真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