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两会期间,国内外主流媒体有关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报道可谓是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一次“聚合传播”,集中体现了全球传播的发展趋势.丰富的传播形态、突出的传播议题、国际化的传播视角是2013年中国媒体两会报道的突出特点.国外媒体对中国两会的报道则呈现出新闻性、融合性、杂糅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孔蕾  秦洪武 《现代传播》2019,(12):78-83
采用数据驱动的文本分析方法,聚焦中非关系议题在埃及英文媒体中的报道,分析与该议题相关的报道热点、情感态度、报道来源以及报道中反映出的媒体权力。埃及英文媒体关注的主要是中非合作中的经济和外交议题,总体态度积极且近两年呈逐渐走高趋势。但依然存在中非关系的负面报道,主要涉及资源、债务、人权、环境等问题。埃及媒体对中非关系的报道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西方英文媒体,西方媒体是消极议题的主要来源;从转载频次看,西方媒体对埃及媒体的影响远远大于中国媒体。这说明在埃及有效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智慧,我们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转基因议题传播过程中,媒体肩负着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使命,但实际报道内容显露出对科学的淡漠。本文通过对11家主要报纸媒体特定时间段内转基因议题报道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报纸媒体在转基因议题建构过程中的"去科学化"现象,揭示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就此分析了该现象对转基因科学传播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和新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国家文化认同受到了来自全球传媒网的极大挑战,我国的主流媒体在国家文化认同的建构和强化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也承担着更大的责任。本文认为,我国主流媒体应该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报道手法,积极设置中国文化议题,掌握受众的变化,适应传播新技术的要求,综合运用各种媒体,以建构和强化中国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余婷  徐宇辰 《新闻世界》2013,(12):133-136
现代社会媒介网络高度密集,新媒体快速发展,公众政治参与度提高,这些都对新一届领导人的形象塑造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选取了《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分析归纳了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的"客观性策略",试以另一种方式解读美国媒体对涉华议题的报道特点,这既是检验中国对外传播效果的一种方式,也为新一届领导人形象塑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沈斌  王荣 《新闻战线》2020,(5):86-88
本文以2008~2019年海外媒体转引中国日报涉沪报道的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化分析方法,探索.上海借力国家主流英文媒体提升城市国际形象传播力的建构策略。研究发现,海外媒体获取的主要是上海的官方信息,报道塑造的上海形象也从“中国的上海”逐渐转变为“世界的上海”,文化议题的传播力不敌财经和时政新闻,负面新闻对上海城市形象有一定损害但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样本,从信源的角度探讨了中美主流媒体在西藏问题报道上的差异,进而探讨这些差异是否会影响报道本身的态度和观点、会造成什么样的传播效果、帮助谁的声音成功地发表了对西藏问题的看法,最终提升或者压低了哪些观点在公众舆论中的地位。研究证明了一个基本的假设:两家媒体进行西藏议题报道时在信源选择上有着明显的路径依赖,而信源对两家媒体涉藏报道的态度有明显的潜在影响。这为我们在涉藏信息的对外传播中加强与西方媒体和社会的对话沟通、改进中国媒体的报道质量提供了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张红梅 《传媒》2015,(15):75-77
本文在社交媒体兴起的背景下,针对社交媒体新闻资讯的传播特点,分析了社交媒体对传统媒体新闻平衡报道的影响与面临的相关问题,从议题、事实、观点三个层面指出传统媒体需要从议题设置的动态平衡、专业新闻文本的构建等方面进行平衡报道.  相似文献   

9.
在新旧媒体共同影响信息传播的今天,信息的传播呈现出更高效、更快速、更多元化的特性.为揭示新、旧媒体共同作用下信息传播的结构和特点,笔者借助于"5w传播模式",对武亦姝走红现象进行解读.结论认为,在传播者、传播内容、媒体、受众的共同作用力下传统媒体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合力不仅能设置议题而且能形成社会议题、反映社会议题,使武亦姝走红的同时进一步传播了传统古诗词文化.  相似文献   

10.
于阳 《新闻世界》2014,(7):366-367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作为科学议题,食品安全的复杂性导致公众对其认识有限,媒体向公众传播有关食品安全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食品安全风险生产与再生产的角色。本文以《京华时报》对农夫山泉生产标准报道为例,分析在我国现存不完善的信息传播模式下,媒体在食品安全报道中简化核心信息,制造单一冲突对立框架所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传播乱象,并提出了构建科学而理性的报道景观的媒介期待。  相似文献   

11.
三种传媒道德问题的跨文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已有的关于媒介伦理道德的研究成果中 ,多半是把中西媒介伦理道德问题分开研究 ,其实 ,中国媒介管理体制转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在中西媒介的比较研究中会更加清晰 ,也更有利于解决。因此 ,本文就媒介伦理道德经常遇到的有偿新闻、媒介歧视、媒介产品的煽情化倾向等问题进行了跨文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田萱 《新闻界》2007,(4):48-49,98
通过中西传媒集团生成和运作模式的比较,我们看到我国传媒集团在外部管理体制、价值取向、内部运营机制等方面已经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路径,特别是现阶段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吸取外国经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社会发展观和产业发展的视角把握传媒集团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医学期刊应重视对来稿的道德要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包雅琳  钱寿初 《编辑学报》2001,13(3):140-142
比较国内外医学期刊对作者科研及投稿过程中有关道德方面的要求。发现国外医学期刊在稿约中对作者应遵守的道德法规规定得很详细,而国内期刊则较为简单,缺少很多必要的内容,与国外医学期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认为我国医学期刊应当重视科研及编辑出版中的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4.
西方报纸版面变革及其动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版面设计是当今中国报业讨论的热门话题 ;西方报纸成了各报竞相学习、仿效的对象。本文沿着西方报纸版面发展变革的脉络 ,从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媒介竞争和学理研究四个方面较深入地分析了报纸版面发展变化的动因 ,为中国报纸版面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我国早期科技学术期刊的传播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张惠民 《编辑学报》2005,17(2):81-83
以清末民初创办的几种期刊为例,剖析中国早期科技学术期刊的传播学思想.认为:期刊这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在当时社会得到广泛应用和重视,它在宣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和传播国内科技研究成果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编辑们在做好把关人、优化传播媒介、注重传播效果的研究诸方面都有很好的尝试;这些办刊经验为我国现代科技学术期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理论旅行视角和文化中间人概念,从研究者的学术想象和实践入手,考察中国学界如何译介、挪用、移植媒介社会学,探究媒介社会学跨越时空的"旅行",理解传播学"中西之间"的互动。对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及历史文献的分析发现,中国学界对欧美媒介社会学的想象呈"经典化"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经由翻译完成的"再经典化"的后果。与此相应,媒介社会学的本土实践则带有强烈的"当代性"。经由经典想象、再经典化和当代实践,媒介社会学被"驯化"为新闻社会学,为在地学术实践提供了建设性的"话语资源",为新闻学和新闻业寻求突破的空间和潜力。  相似文献   

17.
论国家对外传播的通道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对外传播的通道包括官方外交通道和非官方外交通道。非官方外交通道又包括公众外交通道和民间外交通道。本文在论述上述几种传播通道的基础上,结合西藏-奥运风波中的中西舆论对决——西方国家打出几张牌(官方通道的政府牌、国会牌;民间通道的媒体牌、智库牌、NGO牌、民意牌);而中国只有一张政府牌——这一案例,分析了中西方国家对外传播通道利用的优劣。指出,一个国家如果拥有最多的传播渠道,那么,它对如何解释问题拥有更大的影响力。亦即,有效的国家对外传播,应置于多渠道传输框架之下,即由政府(及议会)、政党和多元化的民间团体(智库、NGO、新闻媒体)共同担当传播通道。  相似文献   

18.
随着苏联解体 ,俄罗斯传媒开始朝着私有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转型。这一崭新而巨大的市场吸引众多西方传媒趋之若骛。十多年过去了 ,俄罗斯传媒领域的转型已基本完成 ,新的格局趋于稳定。在俄西方传媒的命运如何 ?本文从三个方面回答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略论古“丝绸之路”的华夏文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丝绸之路”已经成为历史 ,但其在中国历史上开始的中西文明的接触碰撞 ,并在以后的历次碰撞中相互激发、相互学习 ,互相从对方的体系中汲取本文化发展需要的养分 ,相互滋润 ,使人类在征服与被征服中不断向前发展。本文通过媒介分析、控制分析、内容分析、效果分析等 ,试图澄示华夏文明沿着丝绸古路传播的图景 ,并进一步证明文明只有在交流中才能更加发展。在今天开发西部的热潮中 ,古丝绸之路在传播华夏文明 (现代文明 )中将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20.
根据CALIS对中西文文献的界定原则,归纳界定中西文文献的常用方法,相应地进行中西文馆藏文献登录号的区别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