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赫伯特·席勒是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经济学和新闻学研究教授,兼《经济商业评论》季刊主编。本文是他所著的《思想控制者》一书的第一事。此外他还著有《新闻与文化统治》、《新闻工具与美帝国》等书。《思想控制者》一书,材料比较丰富,对美国垄断新闻事业作了一些批判性的分析。本刊准备选译有关章节,陆续刊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徐宝璜是我国最早的新闻理论家和新闻教育家,被誉为我国“新闻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界最初的开山祖”(黄天鹏:《新闻学纲要·序》。1918年10月,他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邀,为政治学四年级学生开设选修课《新闻学大意》,这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开端。此后,他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直到1930年在北大的一次课堂上“猝患晕厥”逝世,年仅37岁。他写的《新闻学》一书,是我国第一本新闻理论专著,蔡元培称之为我国新闻界“破天荒”之作。 徐宝璜的新闻伦理思想是他新闻思想的一部分,在《新闻学》一书和后期的新闻学论文中都有较多的论述。在我国新闻史上,他是最早较为全面论述新闻道德的新闻理论家。  相似文献   

3.
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他不知疲倦地在书谷中跋涉。他坚信“只要攀登,山总在脚下”。去年,中国新闻出版社推出他撰著的《新闻编辑的功能》,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前所长商恺为书作序说,“这一研究成果,为繁茂的新闻学苑又增开了一朵鲜花”。今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他的新著《新闻采写新思维》。中国地市报研究会顾问向村在“序”中说他是“地市县报中勇于实践并结合理论研究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4.
南迅 《新闻记者》2003,(7):25-25
南京大学新闻系丁柏拴教授的两部新闻学新著 《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分别由新华出版社和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丁柏栓主编的《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一书,是由他主持的教育部“九五”社科规划项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的最终研究成果,也是由他主  相似文献   

5.
记者部落     
他为新闻而来,一部书,一篇报道诠释着他对新闻的理解;他别新闻而去,留下同人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传媒骄子”刊发追忆傅上伦先生的文章《谢谢你教我们……》  相似文献   

6.
孙世恺新撰写的《怎样采访新闻》一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孙世恺撰写的第三本新闻专业读物,也是他去年出版的《怎样写新闻报道》一书的姊妹篇。此书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对新闻采访的  相似文献   

7.
苏若舟在他所著的《新闻采编与思维方法》一书中指出:“记者是现实生活的理性记录者,他站在现实的土地上,时时处处都是以猎取新的目标去观察一切事物的。不管和任何对象谈话,到任何现场去目击、采访,记者都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搜集、寻觅那些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就像猎  相似文献   

8.
正《心向受众》一书近日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为该书作序。《心向受众》一书以"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为指导,从受众需求出发,强调以受者为中心,从节目设置到组织生产、从新闻表达到传播抵达,都应贴近受众、顺应受众、服务受众,满足受众对新闻的需求,阐述以人为本、以受众为本的新的传播理  相似文献   

9.
周泽新 《青年记者》2009,(19):90-90
也许是孤陋寡闻,"新闻发现学"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从《怎样发现新闻》这本书里看到。这本书冠名《新闻发现学》未尝不可,也许这样就可能多了一些中国式教科书的气息,但不太通俗的学术概念包装起来的书让人难读。这本书的作者潘堂林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他从一个新角度为传统应用新闻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石迪 《青年记者》2017,(23):9-10
沃尔特·李普曼是美国作家、记者、政治评论家,传播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其代表作有《公共舆论》《自由与新闻》等.在新闻传播学领域,他的著作被奉为经典,《公共舆论》一书自1922年出版以来多次再版,如今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书中阐述的媒介思想“拟态环境”表现出哪些新特征?  相似文献   

11.
我看着那棵发表他作品的杂志和足有三寸厚的剪报本.钦佩之情不由而生。在30多年的时间里.他在《陕西日报人《陕西农民报》、《陕西老年报》、《西安晚报》、《汉中日报》、《党史纵横》、《共产党人》、《先锋》等全国100余家报刊发表新闻诈品2100篇.散文、诗歌120余篇(首)。他就是《中国共产党西乡革命斗争史略》一书的主编之一、西乡县委史志办干部周治科。周治科是新闻战线上的一棵长青树。自60年代开始新闻写作以来,潜心钻研新闻写作。无论是在师范上学期间.还是在部队、宣传部、文化馆、史志办等部门工作时.除了兢兢业业搞好本…  相似文献   

12.
书讯     
《人民新闻家邓拓》出版《人民新闻家邓拓》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该书由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编辑;收有论述邓拓的新闻工作业绩以及散文、诗词等文章50余篇,从各方面展现了邓拓革命的一生,其中包括他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特别是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铁路建设宣传战线上,有这样一位新闻人:他至今采访行程已达1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4圈,他采写了500多万字的新闻作品,出版各类著作500万字。他曾获当今我国新闻记者荣誉最高奖———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这是我国近2000家企业报林的独秀;他所采写的《今天,秦岭启开山门》、《青藏铁路全线开工》分别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和二等奖;《北方有战火》(与冉淮舟合著)一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情恋大京九》一书,荣获中国作协第六届报告文学奖等等。他就是《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高级记者朱海燕。投身铁道兵对于海燕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笔调·旋律     
宁夏作者张永祥潜心于新闻写作研究。他把新闻、新闻理论和散文、散文理论融合在一起,既作为学术上的交心,也旨在新闻写作方面有一个创新。下面这篇是选自作者即将出版的论著《新闻与散文》一书。  相似文献   

15.
《新闻改革理论探索》,1997年出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视角的系统阐释》,2006年出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2010年出版. 手头这三本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书,精选了一位同志和战友的一生心血,展示了他研究的主要结晶.新华社在2012年7月27日他的逝世讣告中说:林枫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研究著名专家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忠诚卫士".  相似文献   

16.
丁柏铨教授的《新闻理论新探》是一本贴近新闻实践前沿的新闻理论论著,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研究的系统性特色,新闻基础理论研究的出新特色,新闻现实理论跟踪研究的创新特色,是他长期从事新闻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从事新闻教学的新收获,更给我们从事新闻实践的专业人员以新的理论启迪。丁教授在本书中体现出来的严谨的治学态度,紧紧追踪新闻实践的探索精神,以及理论上敢于创新的勇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探源固本温故而知新 《新闻理论新探》一书,由绪论和上、下卷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是对…  相似文献   

17.
盖伊?塔奇曼在《做新闻》一书中认为"新闻是窗口",新闻是展现出来的文本,是由特定主体主观选择而成.托德?吉特林在《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一书中,认为媒介如同游乐场里的哈哈镜,总是夸大或强调某一话题,而选择性地对于其他话题缄口不提.本文对塔奇曼与吉特林的几个重要新闻观点进行了比较,为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读书     
日前,《王旭明说新闻发言人》一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此书是国内唯一一本由有过部委新闻发言人经历的人所撰写的新闻发言人理论方面的书籍。作者王旭明曾任教育部第三任新闻发言人,此书凝聚了他卸任三年来对于新闻发言人工作的思考和梳理。国务院前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分别为此书作序,本刊特摘录部分书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恽逸群同志(1904—1978),江苏武进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他从三十年代起先后在上海、香港等地的新声通讯社、《立报》、《生活日报》、《译报》、《导报》、国际新闻社香港分社任职.抗日战争胜利,进入解放区后又在新华社华东总分社、《大众日报》、《新民主报》担任领导职务.建国以后,担任《解放日报》总编辑、华东新闻学院院长、复旦大学新闻系系主任等职.他一生致力于新闻政论写作,笔锋犀利、见解卓越;同时,潜心于新闻学的研究和新闻教育工作,著有《新闻学讲话》一书(1947年7月冀中新华书店出版).这个《讲话》是一本仅三万余字的小册子.在当时  相似文献   

20.
李建新著《中国新闻教育史论》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这部书是作者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新闻教育流变论》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填补了我国新闻教育历史研究方面的一项空白。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方汉奇为此书写的序言中说:“这部书,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历史,进行全面深入的概括和总结……为读者提供了一幅介绍中国新闻教育发展全过程的繁复曲折而又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李建新1999年入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学习,2002年毕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他现在是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中国新闻教育史论》@雪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