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平天国革命发展到后期,由于革命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清军一步步地逼进天京,天国领袖为挽救这种劣势局面,曾派军取得了远征西北的战功。这一光辉的战绩,确实是太平天国革命后期一件重大的事情。本文想将自己搜集有关这一问题的一些材料,汇总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后期苏南浙江政权的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后期在苏南和浙江的统治,一度被认为是所谓“农民政权封建化”性质的蜕变。其实这是一次“本土化”的过程,是太平天国政权建设的新思路。这一“本土化”进程不仅体现出太平天国后期政权建设更加理性与务实的倾向,也与天京朝廷宗教狂热势头相悖,呈现出世俗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土地问题是太平天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正确地理解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对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与其历史作用的理解都有极大意义,大有展开讨论的必要。关于太平天国后期的土地制度,由于后期关于允许地主收租的史料很多,得出科学的结论还是比较容易的。惟太平天国前期的土地制度因记载较少,许多同志对其是否允许收租还存在许多疑问,尤其是主张太平天国曾经实行过“耕者有其田”制度的同志们又往往因为前期关于地主收租记载较少,而影响了他们对后期土地制度的看法。如罗尔纲先生在“天朝田亩制度的实施问题”一文里说:“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乃是太平天国原来的土地政策,允许地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了,寻其失败之根源,除了敌人的强大,太平军战略战术上的失误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即洪秀全思想的变化,由早期的“天下一家,共享太平”逐渐转变为后期的“洪氏家天下”思想。洪秀全思想的巨大变化,对太平天国的失败有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力求加深对太平天国失败内在原因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一进军陕西,是太平天国后期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方针。在当时的条件下,提出这个方针是完全正确的,这是关系太平天国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太平天国主要在苏、浙、皖三省及湖北、江西的一部分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但在太平天国后期,由于内部的斗争和分裂以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革命形势迅速发生了变化。 1861年9月,太平军西线重要据点安庆陷落,天京失去屏障。曾国藩占领安庆后,接着采取了“欲拔根本,先剪枝叶”的战略方针,很快占领了桐城、舒城、太湖、宿  相似文献   

6.
争论的由来怎样正确地评价李成及其《自述》,这是长期就存在着争论的问题。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一八六四年七月,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南京)陷落后,李秀成被曾国藩的军队所俘。在  相似文献   

7.
第一课时师:(板书:第四节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请同学打开书第23页,阅读最后一段(启发学生了解太平天国将逐步走向衰落的背景)。师:通过预习,大家知道太平天国有没有走向衰落呢? 生:走向衰落了。师:为什么会走向衰落呢? 生:因为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了斗争。 [评:由旧知识引入,承接自然,同时又对预习情况作了了解] 师:(板书: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这一次斗争的经过和结局如何,谁能回答这一问题? 生:(几位同学先后简述天京事变及其结局,略)  相似文献   

8.
太平天国婢女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尤其是后期的妇女政策总体来说是失败的,其存在的婢女问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此问题,不少学者在有关太平天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妇女问题等论著中均有涉及,但尚不全面.系统.究其原因:一是见诸史料的记载不多且分散;二是这些史料大多出自清方文人之手,可信度低;三是阶级情感使然.笔者对多种材料仔细爬梳,不揣浅陋,就此问题作一专门探析,敬请史学前辈与同仁们教正.  相似文献   

9.
洪仁玕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主要领导人物之一,他出任干王,总理朝政,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政治、经济建设和军事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太平天国国内提出的兴办资本主义以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建设方案是同他对近代科技的认识、学习和采用分不开的。然而,对这位“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先进人物”,史学界长期以来评论其思想,多从政治,军事、经济、司法等方面入手,少及其科技思想。特此一论,就教学界。  相似文献   

10.
今天是最后一讲,谈谈怎样写文章。我们搞历史研究工作,成果总得要写出来。怎样把文章写得好一些呢?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第一,选题选题是指研究的题,也是指文章的题,当然二者中间会有些不同。过去我们历史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题目的范围太狭窄了。例如太平天国,大多是讲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太平天国与宗教的关系,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等等。当然这些问题都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思想仅仅限制在这几个问题上,好象除此而外就不存在别的问题了。又如在古代  相似文献   

11.
"太平玉玺"读法异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玉玺”在史学界有多种不同的读法,但都失之偏颇。从玺印刻印的时间,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后期思想的变化,以及太平天国印章的一般特征来考察,太平玉玺的名称、内容具有不同于一般玺印的特点,因而其认读顺序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中期的太平天国起义,由于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所以遇到了如何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打交道的新课题,然而太平天国在处理这一问题上并不成功,他们缺少对国际社会的认知,外交策略混乱又矛盾,他们虽有反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意识,但有时又会把西方人幻想成洋兄弟,同时又有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思想。这三种矛盾的心态导致了太平天国在外交上的失败和其在国际干涉下的覆灭。  相似文献   

13.
韦俊是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的胞弟,太平天国的著名将领,参加了金田起义,进军江南的战斗,在西征中战功赫赫,显露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天京事变后,被任命为后期太平天国五军主将的右军主将,成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领导人物,但后来他叛变革命,成为天国的叛徒,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缘故,人们极少谈到他,文学界对太平天国后期的其他五军主将都有研究,唯独对这位五军主将没有专文谈到过。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这不是科学的态度,我们应当客观地、历史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因为他后来叛变了革命而否定他以前的功绩。本文拟对韦俊作一个…  相似文献   

14.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此次新课改使用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新教材1(必修)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太平天国”一节在分析其失败的主观原因时,从“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和“定都天京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两方面作了阐述。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起义领导者受了宗教迷信思想的严重腐蚀也是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该教材第38页两幅插图中太平天国国号的变化即是此历史信息的有力表露,这在日常教学中容易被忽视。两幅插图分别是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的两份土地文件。前一幅《〈天朝田亩制度〉书影》中国号是…  相似文献   

15.
太平天国后期有英法侵略者、清政府和太平天国三方的关系问题。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日本侵华时期有日本侵略者、国民党政府和共产党三方的关系问题。两个不同的三角关系,导致了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比较这两个时期的外来侵略者、本国统治者和人民革命运动三方的情况、关系和结果,对于认识其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历史问题,是颇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6.
太平天国曾经提出过一些男女平等的思想主张,这是毋庸质疑的。但是,太平天国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传统的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封建等级思想依旧盛行。太平天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妇女的地位,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并不是近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观念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缔造者和杰出领袖。他的政治思想曾经作为千百万农民的精神武器,在神州大地掀起过一场荡涤旧世界的革命风暴,而且与太平天国运动的胜利发展乃至最后失败息息相关。洪秀全政治思想的渊源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清朝后期,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农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革命,但是关于这场起义的首发事件,即金田起义的具体日期,史书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记载,且出入很大,现代史学家对它的考订也不尽相同。本文从考辨各家“考”的基础上,重新考订,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以便于进一步研究太平天国革命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史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太平天国史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现择要介绍如次: 一、从《李秀成自述》到五王旗《李秀成自述》是学习和研究太平天国史的重要资料,也是学术界争鸣的焦点。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杰出将领,支撑太平天国的柱石。李秀成在天京陷落时保幼天王突围,不幸在方山被捕,在曾国荃营写下《自述》,这份《自述》为太平天国留下真史。从《李秀成自述》入手,拨乱反正,便成为近年来太平天国史研究的首要任务。李秀成作为太平天国的将领,对其功过是非应当作恰当的评价,但他绝不是“四人帮”所说的革命叛徒,更不能以李秀成这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株连今人。这点近年来已得到史学界的公认。目前对李秀成的评价已进一步,多数史学工作者认为李秀成是功大于过的太平天国功臣。罗尔纲先生认为李秀成写  相似文献   

20.
(一) 教材:《中国历史》第三册,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捻军和少数民族人民的起义。 (二) 课型:复习课。 (三) 方法:智能题训练。 (四) 教学目的: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认识人民群众的力量。具体要求是:1.通过天京事变,认识领导集团内部团结的重要性;2.通过《资政新篇》的学习,认识它反映了鸦片战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3.通过青浦之战,陈玉成保卫安庆、慈溪之战、天京保卫战等,使学生认识太平天国后期,军民是怎样打击中外反动派的;4.通过捻军和少数民族的起义一章的学习,认识这是太平天国革命的继续,说明在打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