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论教育哲学的必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存在的全部可能与必要建立在对“哲学”与“教育”关系的认识上①。 一、教育活动需要哲学吗 乍看起来,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难回答:教育活动不需要哲学,或者说,对于实际教育工作者来说,他们似乎从未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应用”过哲学。在他们看来,教育是具体得不能再具体的实践活动,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琐事”。而哲学是一门抽象得不能再抽象的学问,根本就不关注实际的教育问题。应该说,这种观点是有代表性的,不仅存在于一些实际教育工作者那里,而且也存在于一些教育学者那里。然  相似文献   

2.
反思教育与时间的关系是教育哲学最核心的任务。现代教育哲学深受知识论哲学的影响,而知识论哲学与“浮士德时间”哲学之间具有天然而密切的关系。“浮士德时间”哲学对时间理解的线性,易控性和可计量性为知识教育哲学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而知识论教育哲学则相应获得“浮士德时间”哲学的一切品质。现代教育如果不能在时间哲学上超越“浮士德时间”,就不能超越知识论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3.
略论中国现代教育哲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现代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是在中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确立之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和“知行合一”。中国现代教育哲学的研究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1、中国现代教育哲学的发展未能古今贯通和中西合璧;2、中国教育哲学研究存在着“五多五少”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速度;3、教育哲学的理论困惑。促使新世纪中国教育哲学更好地发展,可以从四方面把握:1、确定研究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70年代,英美教育哲学的主流是“分析教育哲学”。分析教育哲学在50年代异军突起,60年代盛极一时,70年代日渐式微。分析教育哲学与分析哲学存在“血缘”关系:分析教育哲学的特征与分析哲学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息息相关,分析教育哲学遭受诟病与分析哲学受到批评息息相关,分析教育哲学的涨落与分析哲学的兴衰势呈呼应。这种“血缘”关系是影响分析教育哲学涨落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教育哲学之潮在教育哲学领域涌过之后,并非遗产全无。分析教育哲学或改头换面,或新瓶旧酒,对现代教育哲学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考察21世纪英语国家的教育哲学研究可以从组织视角着手.英语国家主要的五个教育哲学组织包括国际教育哲学家网、美国教育哲学学会、英国教育哲学学会、澳大利亚教育哲学学会以及加拿大教育哲学学会.这五个教育哲学组织虽然近十年来在组织结构与宗旨上并无太大变动,但是在研究主题、内容与方法上却呈现出新趋势.教育哲学的学科身份引发了学界持久的争论.其中,以“赫斯特—卡尔”之辩为缘起,形成了理论哲学路向、实践哲学路向和“温和二元路向”这三种路向.总体而言,英语国家教育哲学研究凸显了关注教育实践、强调跨学科研究与价值理念多元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教育哲学学科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引进、初创和成型三个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对教育哲学的存在根据、定义、作用、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学科体系、研究方法和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探索。回顾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哲学学科建设,可以发现当前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亟待解决五个问题:能否建立一门共认的教育哲学,教育哲学与哲学的关系,教育哲学在中国的生存基础,教育哲学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关系,中国教育哲学学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教育哲学是一门理论学科,但它并非脱离教育实践的"纯理论"研究.对教育哲学存在的误解主要在于没有很好地理解教育哲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而误解了教育哲学研究的理论本质与实践特性.教育哲学不是脱离实践的研究,它以理论的眼光关注实践,它的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在中古代历史上,“和亲”被作为一种处理民族关系的特殊策略而存在,它发展完善于汉唐时期。汉代“和亲”的特点表现在:划疆立界、前后期态度的不同及借“和亲”之名行互市之实;唐代“和亲”较汉代,则有新的特点:盛况空前、“和亲”的对象开放性、目的的多样性及“和亲”公主本人直接地发挥着突出的作用。汉唐“和亲”的影响深远:经济上,促进了丝绸之路的拓展;政治上,促进了大一统、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文化上,促进了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相似文献   

9.
刘微 《现代教学》2007,(11):61-63
【本书及作者简介】谢弗勒,当代美国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曾担任哈佛教育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人类的潜能》是谢弗勒学术活动后期的一部力作,其研究的内容是从哲学的角度对人类潜能的概念进行批判性分析与重构。在书中,谢弗勒打破了存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三种有关潜能的神话,即稳定性神话、和谐性神话和价值性神话,应用哲学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三种替代性的概念,即"作为可能性的潜能""作为倾向性的潜能""作为能动性的潜能"。  相似文献   

10.
哲学教育要遵循哲学本性,符合学生的需要与接受能力,以发挥其功能;要正确处理课堂教学形态与其他形态之间的关系;讲述观点要凸显思维过程;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灵;要善于把深刻的道理与通俗的表达结合起来,倡导学生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试论远程教育中友情链接和情感交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交互的阙如是远程教育的一个缺陷,因此在传统远程教育中一直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爱,这既有技术上的因素,更有观念上的缘故。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初步解决了现代远程教育交互的技术问题,这样,如何在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中实现以人文主义关怀为特征的友情链接与情感交互,就成为当前现代远程教育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论哲学与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 ,对哲学与教育的关系特别是哲学与教育哲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 ,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 ,对人类的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 ,并且这种影响是通过教育哲学的转化才得以实现的。因此 ,当代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必须重视教育哲学研究 ,通过教育哲学的理性思考 ,为教育改革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友善价值观引导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通互动,具有基础性、品质性、多样性等内涵意蕴,能够与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契合。针对二者在融通互动中存在重要性认知不足、内在动力激发缺乏、建设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提出夯实校园物质文化、建构校园制度文化、营造校园行为文化和弘扬校园精神文化等实践路径,为新时代做好友善价值观引导提供物质支撑、制度保障、传播渠道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教育研究:走向复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研究通常有两种研究范式,分别称之为实证范式和理解范式。从存在哲学认识论角度看,两种范式的认识逻辑分别是"是"—"是者"与"在"—"在者"。然而,它们在"语言界限"和"逻辑界限"上都表现出了颠倒与混乱,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复杂事物只有通过复杂性理论进行研究。运用复杂性理论对教育进行再认识可以发现,这两种范式在研究中都存在着难以承受之力。鉴于当下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存在不足以及教育活动自身的复杂性,教育研究应遵从复杂性研究,做到把教育的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教育哲学需要一种全新的思,召唤思的转向。存在论在教育中的到场,召唤教育哲学从"存在"的维度重新追问教育的本真存在。存在论的融入帮助教育先行从"教育存在""教育如何存在""教育存在着"这三个维度区分"教育是什么""教育如何是",以及"教育是着"的存在论意蕴。教育的本质不在于"教育是什么",而在于"教育如何是"。在基础性建构方面,存在论的到场优先烛照出教育与世界的存在性关系,教育展开世界、实现世界,教育与世界相互召唤、相互照映,并相互贯通;在教与学的关系方面,存在论揭示出教难于学,教的本质在于"让学"这一生存论教学观;在师生关系方面,存在论认为师生关系是共属一体的关系,师生之间相互成就、相互馈赠。"做一名教师仍然是件高尚的事",从而在共在、共栖的教育之境域中实现教育"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16.
现象学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哲学理论的现象学;二是作为研究方法的现象学。作为方法的现象学表达的是一种研究的"思维态度"或"思维方式"。现象学作为方法首先被应用于教育研究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现象学方法被引入比较教育研究领域,打破了比较教育研究一直以来实证论独占鳌头的局面,为比较教育研究范式走向多元融合的开放道路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正义内在逻辑演绎包括两个环节:德性正义是城邦政治正义的根本价值追求,是对城邦个体生活的内在本质观照;友爱正义是德性正义在城邦公共生活中的外化,是维系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公共法则。从德性正义演化为友爱正义,二者共同构成了城邦公共生活的价值规则和行为规范,以城邦公共利益为依归,是对城邦秩序内在本质的表达。亚里士多德这一政治正义的内在逻辑生成轨迹达到了古希腊政治正义思想逻辑演绎的制高点,对后世正义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著名大学是国际化的大学,师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大学教育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其中阿尔伯塔大学作为加拿大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是创造研究与基础教学的孵化器。文章全面思考加拿大的教育,认为教学的文化包容性、教师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实质的结合及学生学习的合作能力培养是加拿大教学与科研的特色。正是由于大学的办学特色,也促进了加拿大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加拿大大学的办学,促进我们对自身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教学中不同文化的对话,身份的认知和个体独特性的发现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需要着力研究的方面。  相似文献   

19.
The philosophical branch of ethics is foundationally concerned with the question of right or wrong, benevolent or harmful, and ultimately what is proper conduct. The present inquiry addresses two related questions: (1) How have theories of ethics been applied to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and (2) What alternatives have not been considered? What might the implications be if these alternative formulations were considered? To answer the first question, I offer a review of the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literature, considering those articles which discuss ethics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together. The ethical perspectives adopted within the literature span normative and non-normative, modern and postmodern orientations towards ethics. To answer the second question, I explored philosophy literature to identify which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f ethics have (not) been adopted by philosophers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The structure of this paper parallels these two questions: the first part considers the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and how researchers have defined ethics while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additional philosophical approaches to ethics and puts those approaches into conversation with those identified in part one. I conclude by intertwining these two strands into my central thesis: ethics per se is construed too narrowly in the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literature and considering additional ethical perspectives from philosophy can be generative of new ideas.  相似文献   

20.
At a time when both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nd the arts are under threat within education, this article inquires into interdisciplinarity as one way of approaching the disciplines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nd aesthetics. The article offers a retrospective autobiographical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phenomenology of the author's own learning and scholarship with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ree main areas—philosophy of literature education, women's studies, and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areas paralleling the three periods of her academic career. One sub-theme of this narrative about the balancing act of working in literature and music through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s the author's ongoing resistance to professionalization or disciplinary academic control—of literature, philosophy, and music—while being a critical student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se areas—philosophy, literature and music withi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of thus being “betwixt and between.” Two other themes comprising the article's subtext are “praxis” and “embodiment.” The double entendre of the phrase “working through” entails, first, using the arts of literature and music to practis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nd secondly, embracing the psychological, ethical, and spiritual introspection that comes with critical engagement of the arts and its discourses. In short, the article aims to reprise some burning philosophical educational questions that have preoccupied its author over the years, questions deemed especially pertinent to the current increasingly diverse membership in the discipline of educational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