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运球、运球突破技术运球是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手连续拍按借助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叫做运球。运球是一种个人持球推进的进攻方法,它是解决战术问题不可缺少的武器,也是实现进攻目的的关键环节,又是一种赢得时间的手段。所以运球在篮球进攻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一) 运球动作技术分析: 运球是一种不规则的周期性运动,每个  相似文献   

2.
篮球运球技术的运用及练习方法天津体育学院陈国柱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手连续按拍借助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叫做运球。运球是控制球、支配球、组织战术配合和个人突破防守的重要手段。并能和投篮、传球等技术紧密结合实现进攻目的。所以运球在篮球进攻过程中占有重要位...  相似文献   

3.
运球转身是运球中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篮球运动重要进攻技术之一,是个人摆脱防守,瓦解防守阵型,创造突破,传球、投篮得分机会的重要进攻手段,在实战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但是运球后转身与其它运球相比,其技术相对比较复杂,在教学和训练中,学生不易尽快掌握技术要领,尤其对初学者来说更是如此.因此,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运球转身技术,对运球转身技术进行分析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声明     
运球转身是运球中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篮球运动重要进攻技术之一,是个人摆脱防守,瓦解防守阵型,创造突破,传球、投篮得分机会的重要进攻手段,在实战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但是运球后转身与其它运球相比,其技术相对比较复杂,在教学和训练中,学生不易尽快掌握技术要领,尤其对初学者来说更是如此。因此,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运球转身技术,对运球转身技术进行分析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运球是篮球进攻技术中的一项主要技术动作。在运球中合理地运用身体的虚晃,重心的移动,球的摆动来迷惑对手,借以达到摆脱防守的目的,这就是运球假动作。在篮球运动水平迅速提高的今天,运球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它是每个篮球运动员必须熟练掌握的一种进攻手段。一个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如能在熟练掌握运球的基础上又能与假动作结合运用,如虎添翼,则可大大提高其进攻能力,给予对方防守以极大的威胁和压力。来我国访问过的美国  相似文献   

6.
“推拨”与“点拨”球是传球技术中重要的技术之一,熟练地掌握此技术能密切队员在进攻中的相互关系,为获得良好的进攻时机创造条件。 运球中的“推拨”球分单、双手。 运球中单手推拨传球方法: 快速运球中当看到前方队员有机会时,球在身侧,运球手迅速迎球,手腕后屈,拇指向斜上,掌心向前握球侧后方,借支撑脚迅速蹬地,前倾重心的同时,小臂急促前摆。在接近传球方向时,用力前扣腕,前四指用  相似文献   

7.
一、比赛中运球过人技术基本因素运用分析 现代足球比赛全攻全守,进攻也是在对方紧逼、密防的情况下进行,进攻队员如果能熟练地掌握运球过人技术,可以造成进攻人数的优势,直接或间接创造有利的进攻射门机会。在比赛中,无论运用何种运球过人技术都要掌握好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8.
1 一次运球训练法的特点1.1 一次运球训练法的基本概念一次运球训练法是以投篮和持球突破等进攻组合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完成进攻动作过程中只运一次球的形式,帮助初学者克服因意识和控球能力差而影响进攻技术运用的不利因素,掌握进攻组合技术与对手进行抗衡为目的的教学训练方法。1.2 进攻组合技术的设计在进攻技术的组合设计时,主要从实战要求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比赛中运动员进攻技术组合运用的基本程序,将摆脱技术、投篮和持球突破、运球上篮、急停跳投等技术组合在一起,设计适合学生掌握和运用的半场1对1进…  相似文献   

9.
一、运球技术的作用在篮球比赛中正确、全面、熟练地运用运球技术,就能突破防守,获得投球得分的机会;或可以击破对方的紧逼防守;同时可以通过运球来调整传球或投篮的距离和角度,实施有效的攻击;可以通过运球来组织有效的进攻战术;因此,运球是一项攻击性很强的技术。运球技术的好坏,往往是衡量一个队员控制球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所以在运球技术教学训练的开始,就必须向学生明确讲清楚运球的作用,和如何正确地运球,让学生对运球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和理解。从运球技术动作结构的特点来分析。运球时,手要连续不断地触及球体,这种连续频频的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篮球界坚持着一种固有的观念,即传球进攻比运球进攻的速度快。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作为主要进攻技术之一的运球,无论在比赛中还是在训练中,都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甚至把运球与“单干”、“出风头”、“自我表现”等同起来。认识上的这种偏颇,一方面限制了对运球技术的研究和雕琢,削弱了进攻火力;另一方面也束缚了运动员个人技术特长的发展和发挥,压抑了“尖子”和“明星”球员的大批涌现。综观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欣赏各国球星的精湛表演,一个明显的感觉是,突破上述传统观念,是我国篮球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运球是篮球技术中一项重要进攻技术,本文从运动心理学角度探索了运球技能技巧形成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确立篮球运球技术教学与训练的有效方法,本文可作为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的参考读物。  相似文献   

12.
<正> 三、运球技术训练运球技术是控制球、支配球、组织战木配合及突破防守的重要手段,是一项重要的进攻技术。熟练地掌握运球技术,对提高脚步动作、传球、突破以及投篮等技术都有促进作用,尤其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来说,熟练地掌握运球技术具有更重要意义。运球技术训练注意事项: (1)在正确掌握各种运球技术基础上,巩固形成正确的运球技术定型,提高控制球、支配球和保护球的能力。要注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的  相似文献   

13.
从本期开始,我将向大家介绍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运球。在讲解运球的各项技术要领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运球时要注意的事项。我们进入篮球场经常做两件事,一是投篮,二就是运球。运球有各种方式,如高运球、低运球、快速运球、变向运球、转身运球、胯下运球等等。但是在比赛中,我们只在四种情况下运球:1.从后场向前场推进时运球;2.在调整传球角度时运球;3.突破上篮时运球;4.做进攻动作时运球。在运球时,应该注意四点,第一:运球要有目的。有的人低着头一个劲地运球,他忘了场上还有四个同伴。第二:也是很多人所…  相似文献   

14.
运球在篮球运动中,是摆脱对手,发动进攻的重要手段。运球的方式很多,在初级篮级教学中,应着重学好原地高运球,原地低运球和行进间直线运球。一、原地高运球在没有人防守阻挠的情况下,常采用这种运球方法。其特点是身体重心高,  相似文献   

15.
踢球入门     
从这期开始,本刊将介绍运球和过人技术。 一、运球在比赛中的作用 在足球比赛中,要想达到射门得分的目的,双方必然会在规则允许的范围中,运用各种可以运用的方法去争夺对球的控制权。在取得对球的控制权后,又要想尽一切办法来突破对方防守,以达到射门得分的目的。为此经常需要适时的个人控制球以寻找进攻机会,或者一对一地突破对方的防守制造射门的机会。这些都需要运用运球和过人技术来完成。一般来讲,运球是个人控制球能力和个人进攻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完成战术配合和个人突破的主要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现代篮球比赛日益激烈,场上进攻队员都是在快速的移动和摆脱中获得进攻机会完成技术动作的。控制球的队员如何在机会出现的瞬间及时将球传到同伴手中进行最有效的攻击?运球中的传球将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一、动作方法:进攻队员在运球中,发现同伴出现进攻机会,在球弹起时根据接球人的位置、距离与角度调整运球手触球的部位和方向,并随球的弹性向所需的方向和位置移动,达到所需的高度和角度时,  相似文献   

17.
运球突破的威力是不言而喻的。运球突破是进攻队员与防守队员之间的斗智斗勇,除了需要技术以外还需要信心。我国运动员在比赛中遇弱队尚有些漂亮的运球突破表演,但遇强队总显得信心不足,真真实实有余而虚虚假假不足。近几年来,我国运动员在运球突破方面呈倒退趋势。运球突破意识的培养首先要判断什么时候应该运球突破。在快速反击、面对一或二名防守队员时,停下来等同伴上来后再进攻就失去了快速反击的意义和实效。这种情况下应鼓励队员坚决地运球突破,即使丢球也不能加以指责。否则,让运动员到哪里去培养运球突破的意识,又到哪里去练就过硬的运球突破技能。其次是如何运球突破,即然是双方的斗智斗勇,就要冷静,机智,果断并善于总  相似文献   

18.
足球教室     
(四)运球转身每名球员都应具备带球转身的本领,对前卫和前锋队员来说尤其重要,因为防守者会千方百计阻止进攻队员运球转身,这样进攻方向就不是面对球门,进攻速度减慢。为了及时改变进攻方向以攻击对方防守薄弱处,每名队员都应设法掌握两三种运球转身技术,这会给全队的进攻带来更多有利之处。1.脚内侧扣球转身  相似文献   

19.
一、运球突破的定义:运球突破是运球队员运用运球技术与脚步动作相结合的快速超越对手的一项攻击性很强的进攻技术。二、运球突破的分类:1、运球急停急起突破运球急停急起突破是利用速度的变化来摆脱防守的一种方法,是在对手防守较紧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0.
<正> 运球是篮球比赛中个人进攻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是个人摆脱防守进行进攻的方法,也是组织全队进攻配合的桥梁,对发动快攻,破紧逼防守都起着较大的作用。 一、动作要领 运球是持球者在原地或移动中,用手连续按拍借助地面反弹起来的球,达到控制球、调整位置或摆脱对手等目的的方法。 运球的基本动作是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上体前倾,眼睛平视,运球的手指自然分开,用指根以上的部位触球(掌心空出)。运球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