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弃疾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都在努力追求并实践着抗金保宋的志向,这源自他的"补天"情结,同时,"补天"情结也影响并成就了辛弃疾的文学创作。了解这一情结形成的原因和辛弃疾为此所做的努力和实践,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辛弃疾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2.
辛弃疾词“掉书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弃疾词“掉书袋”辨张银升我国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一生写词六百多首,酣畅淋漓地抒发他的抗金之志及其披投闲置散、老不得申的愤感心情。他在词中多用典故,所以几百年来人们在称赞他“大声鞑,小声铿,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南来刘克庄语)的同时,已不无遗憾地指出...  相似文献   

3.
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其词作无论内容或形式,都表现出杰出的创作才能。辛词继苏轼豪放词风而发扬光大的,正是他那激扬文字、始终不渝的爱国激情;而作为辛词主旋律并奠定其在中国词史上崇高地位的,也正是他那表象宏大而又内蕴深厚的爱国辞章。纵观辛弃疾龙腾虎跃的爱国词篇,无论是早期激情勃发的金戈之声,还是晚年悲怆无奈的沉痛呼喊,爱国情结始终贯穿辛弃疾的全部词作,是他进行创作的永恒动力。  相似文献   

4.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词人,他一生为恢复中原、统一祖国而奔波,但仕途坎坷,壮志难酬。1182年至1191年,他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的带湖,这首词就写于这一时期。由词前的小序可知写作的具体情景,词人在游览鹅湖之后,趁着酒兴挥笔抒怀,留词  相似文献   

5.
辛弃疾是我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之一。他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词,是宋代词人中作品最多的词人。他的词自宋代以来便开始广泛流传。《稼轩词》的序、跋、校、记记载了《稼轩词》图书版本的流传概况。介绍这些概况为的是对研究辛弃疾词的人们提供一些重要的资料线索。  相似文献   

6.
作为南宋爱国的英雄词人,辛弃疾的人品和词作被后世广为推崇。他一生以爱国志士自居,故一方面爱国主义是其世界观的核心;而另一方面,辛弃疾的世界观也同时呈现出矛盾性和复杂性,这也体现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他的世界观时,我们应辨证全面地看问题,切不可偏颇。其世界观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对他的词作,历代评论家都有很高的评价,以豪放派冠之。但是,翻开辛弃疾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却简直是一个愁苦的世界。愁情主题,是辛弃疾词作的一个突出的主题。根据其生活和创作历程,辛弃疾的愁情主题的词作,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仕宦稳定的20年(1162-1181);二是42岁以后,罢官不定的25年(1182-1207)。纵观辛弃疾的词作,他一生词作愁情的主题的特征是“闲愁”,一种与众不同、意味独特的“闲愁”。一、辛弃疾词作“愁情”主题的内涵仕宦时期,辛弃疾的“闲愁”,是以悲叹…  相似文献   

8.
正法脉薪传党怀英的祖上是北宋名将,到他父亲这一代,流寓到山东泰山脚下。也正因为此,党怀英才能与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成为同学。然而,这两位同学的人生轨迹却完全相反。辛弃疾抗金归宋,终老林泉;党怀英参加金廷科考,成为一代文坛宗主。辛弃疾北望中原,写  相似文献   

9.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对他的词作,历代评论家都有很高的评价,以豪放派冠之.但是,翻开辛弃疾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却简直是一个愁苦的世界.愁情主题,是辛弃疾词作的一个突出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辛弃疾是我国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爱国词人,他一生中写下了六百多首词,歌唱了时代的哀怨和欢乐、民族的悲愤和希望,在我国文学上有着重要地位。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一生在动乱的社会中度过。在他出生的前十三年,发生了“靖康之难”,中原沦于金人统治,辛弃疾家乡也被占领。他经历了女真贵族的残暴统治,目睹了北方人民遭  相似文献   

11.
辛弃疾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词人,也是宋代杰出的军事战略家和民族英雄。他的一生留下了六百余首光照千古的词作及一些卓越的政治与军事论文。他自四十三岁起被迫退居江西上饶、铅山县农村以致含愤而逝,在江西这块土地上至今仍保存着许多有关他的遗迹。去年是辛弃疾诞辰850周年,了解他的生平经历和探讨他的词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有利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王进 《文教资料》2007,(25):51-53
南宋伟大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一生写下了许多爱国词作,这些词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对后人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作品、主题、生活经历等方面论述了辛弃疾为国家民族命运担忧,为国家前途着想的爱国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他那气吞万里如虎的辉煌词章,以豪放风格冠冕词林,为词体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后世尊之为豪放派的领袖。而这位气势豪放、赤胆忠诚的爱国词人也有很多清而  相似文献   

14.
与陆游同时期的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和陆游一样,是一名坚定的反投降、反妥协斗士。  相似文献   

15.
<正>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杰出的爱国主义词人,他一生中给我们留下了六百多首词,在这些词中,绝大部分研究者往往只注重他的爱国词和农村词的研究,对另外四十多首辛弃疾专门为当时的朋友、亲人祝寿的词(权且称之为祝颂词)却一直采取置而勿论的态度,即使偶有涉及,也只是牵强地把它们当作爱国词来谈论,而不能把  相似文献   

16.
解过解读李清照大量的词作等,证明李清照是与陆游、辛弃疾平列的爱国词人,从而匡正学史的偏颇。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学史上,南宋时期的辛弃疾是个杰出的爱国词人,《稼轩长短句》中不少优秀词篇传达了他力主以战去战,统一祖国的心声。辛弃疾词所表现的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应该继承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18.
辛弃疾在滁州任知州的两年,是他一生中的重要转折时期。在此期间,他由一位政论大手笔,转向以慷慨雄奇、沉郁苍凉之作为主的爱国大词人。  相似文献   

19.
南宋和州词人张孝祥,一生力主抗金,在其留存的220余首词作中,无论是《六州歌头》的忠愤悲壮,还是《念奴娇&;#183;过洞庭》的清旷豪迈,都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情怀和骏发踔厉的词风。张孝祥前继苏轼,后启辛弃疾,在豪放派词史上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曾伯是南宋文武兼备的名臣,其自寿词相比于他寿词更有价值,其中渗透着隐逸与报国的矛盾和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他的寿词受辛派词人辛弃疾的影响,但相比而言,李曾伯寿词以归隐和爱国矛盾心境作为其寿词的思想核心.辛弃疾寿词则凭借豪放的抗金复国的爱国风气而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