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工作中,身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比如家庭矛盾、同事之间的矛盾、工作上的冲突、师生间的矛盾、身心疾病等。上述这些因素将产生不良的心理刺激,从而造成内心不愉快,引起情绪反应(愤怒、失望、焦虑、激动、悲伤、怨恨等)。实践表明,若长期处在紧张状态和强烈的情绪波动,不仅会造成生活节律失调,机体某些功能紊乱,给身体带来众多疾患。如果教师将不良情绪和消极心理带入课堂,还将影响教学效果和融洽的教学环境,最终导  相似文献   

2.
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来到一个新班级授课时,会引起学生的普遍关注,这就是新奇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你的心理认知上趋于简单化和纯洁化,因而会出现两种有利于你的心理状态。一是理想化,即把你看成是最好的教师;二是期望化,希望你的到来能创设新的教学情趣与新意。这种新奇效应虽然会给教师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良好心理气氛的构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强调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技术性因素而排斥情感性因素,结果造成教师强令、学生盲从,缺乏活跃的气息和愉快的情趣,因而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影响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针对这一现状,着重探讨了如何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提出了构建良好心理气氛的可操作途径。  相似文献   

4.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延格于1957年提出来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一个人深信不疑的价值感或信念受到心理上相矛盾的信念或实际行为的挑战时,会体会到一种张力或不适,也就是认知上的失调。为了解决这种不适,他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或信念,或寻找一种解决这种矛盾的理由或借口,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在课堂教学中,认知失调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条件,是考察学习现象是否发生的重要依据,并为教师科学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的本质提供了新的依据。认知失调理论已被教师在教学中广泛运用,要促进学生的认知失调,达到较高层次的平衡,必须…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展现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舞台,也是学生汲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渠道。教师总想在短时间的课堂教学之中使知识得以转换、学生各种能力得以发展、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得以提高、情感得到升华。然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会时常身陷困境,遭遇尴尬。有时在教学中由于突然出现意外的事件,使得课堂心理氛围陡变。  相似文献   

6.
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四对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体质测试和日常教学的矛盾每年的11月都是上报体质测试数据的时间,由于体质测试的项目多、人数多、数据繁琐等特点,教师就要占用大量日常教学时间进行练习、测试、补考和上报等工作,这样会直接影响到选项教学的进度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角色冲突对教师个人发展和教学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过于激烈的角色冲突,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的身心疾病,严重的还会影响其人格异常,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降低这些心理影响的策略是积极进行角色自我调适和进行适当的社会调适.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不同,学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然而,要完成所学技术动作,学生除具备一定的运动素质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而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师传输的指令性信息进行调整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中能把握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及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调整,进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幽默的妙用     
本人通过十几年的体育教学经验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幽默,会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给学生一个微笑的面孔,使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或一个幽默的模仿动作等,能够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精力集中,潜心琢磨、记忆深刻,塑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尤其是教师接触一个新班级时,学生对教师很陌生,在相互不了解的情况下,心理状况很复杂,这时教师的表现很关键,如果语言生硬、面孔冷漠,定会给学生造成学习的心理压力和障碍,即使你学术水平很高,也不一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反之,你幽默的语言和微笑的面孔,首先让学生对你产生一个…  相似文献   

10.
张青青 《精武》2014,(4):181-181,183
对初学瑜铷者进行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练习者身体的僵硬和心理迫切练好的矛盾,教师在教授瑜伽的过程中怎样调整好这一矛盾,及时的预防运动损伤,在教授瑜伽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当身体处于放松状态的时候,肌肉的柔韧性会相对提高,因此初学者进行调息放松的练习显得十分的重要,本文从调息放松的重要性,教学中运用调息放松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初学瑜伽者提供正确的练习方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育教学很多时候要利用各种器械,有对抗,所以稍不注意,就会有伤害事故发生,这无疑会对学生的生理、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体育教学中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原因: 1.师生双方对安全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有些教师和学生在体育课中只注重教和学,而忽视安全问题,教师上课前未能很好备课,未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安全问题。上课时,对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讲解不够,要求不严。而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了解相关知识少,一上课只注重“练”的本身,而未想到不合要求的一跑、一跳、一投,一个随意的推、拉动作以…  相似文献   

12.
对于前滚翻教学,很多教师参与了该项内容的教学探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贵刊2002年第3期刊登的王文忠等老师的前滚翻教学方法,自己进行了教学实验,对教学确有帮助。但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前滚翻教学有不同的看法,愿与王老师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1.利用斜坡教学有些欠妥虽然这种方法有很多老师介绍过,但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本体感觉能力低,尤其是在前滚翻教学中,学生第一次在体育课中体验头向下动作,往往因团身不够,造成跌背,假设再用斜坡教学,落差变大,更会使学生产生惧怕心理,不利教学任…  相似文献   

13.
胆怯或恐惧心理是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较常见的一种不良情绪反映,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在教学中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与消除,将极大的影响课堂气氛,干扰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处理不当,会造成伤害事故及师生间的对抗与冲突,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产生胆怯或恐惧心理的原因 造成学生产生胆怯或恐惧心理的因素很多,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学方法不当的问题,而且还受到  相似文献   

14.
钱亢 《体育教学》2006,(3):24-25
耐久跑之所以不受欢迎,除了学生的主观态度外,很大程度是练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造成的,开展课例研究就是积极探索耐久跑教学方法的创新,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范例,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实践中认识到耐久跑教学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当今的学生普遍怕苦怕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重学生自信、坚毅、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良好心理的锻炼,对长跑中会出现的生理、心理现象和应对的方法要详细地讲解,教学艺术要风趣幽默,用激励性的语言来开展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应多考虑非遗传因素,对有差异的学生采用差异的评价。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反思不断改革来完善,耐久跑的教学方法会有许多,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对成教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成教学员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的人格特征。由于成教学员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其心理状态和普通大学生有很大的不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压力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各种困惑,学校加强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力度和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语言艺术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学生心理的影响,阐述了体育教学所特有的认识过程,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重视教师的语言艺术,以产生对学生心理的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体育教学氛围有别于其它课堂气氛,它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直接感受的心理环境。教学氛围的好坏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都将产生深刻影响。现代体育教学方法越来越强调教学中各种动态因素之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技术动作不正确,教学安排不合理,组织教法不严密,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很容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造成不良的后果,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伤害。只有课前充分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增加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强伤害事故的预防.才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实现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试论体育课堂中的体态语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体态语言学原理,探析了体态语言的内涵与价值。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体态语言,对优化体育教学课堂心理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将起看非常重要的作用。论述了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体态语言的几种主要表达形式的运用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经济全球化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提出较高的要求,不但要有健康的身体,而且还应具备健全的心理,较高的自我效能和自信心是完成高效率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但是因为父母的不正确的教育,或社会不正确的竞争心态使许多现代儿童和青少年产生不应该有的自卑心理,如果不能及时的对他们进行治疗与正确的教育,将会对他们的学业和今后的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也将会对国家、社会造成极大的损失。而体育活动在完善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加速人的社会化进程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