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德育强调德育的功能在于维护集体利益,将规范性与约束性视为道德的真正本质,重视的是如何将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忽视德育对人的个体性、发展性功能,以及道德对人的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积极意义。这种观点在片面强调道德的社会功能的同时,否认或贬低了德育的个体性功能,也没有真正揭示道德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德育是当代德育发展的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体性德育是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产物。它注重通过引导、启发受教育者内在的德育要求,调动人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道德发展。培养主体性人格是当代德育发展的趋势,它将引发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等一系列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研究德育,必须重视人,关注人的精神性。现代德育应以人为本,把握好民族性与国际化的协调,自然、社会、道德的和谐和主体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并以此建构现代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推进大学生德育的现代化。要重视吸取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是大学生德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优良传统道德的精神内核是推动大学生德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动力。我国优良传统道德为新时期大学生德育内容现代化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论德育与非德育、反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航 《中国德育》2009,(5):14-18
对德育含义的准确理解,是区分德育与非德育、反德育的基本前提。德育是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德性教育,直接指向道德人格。区分德育与非德育、反德育的主要标准是:是否为社活动;是否以道德价值为核心;是否指向德性,并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诸方面引发积极变化;是否体现有目的、系统的、持续性的努力;是否体现学习者的道德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知识道德和生活道德这两种分属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道德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生活道德是基础,是知识道德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同样,生活德育也是道德教育的最基本的部分。当前学校德育与生活脱离,表现为德育的知识化、学科化、理想化、功利化。从本质上看,德育与生活是有机统一的,倡导生活德育是德育改革和创新的趋向。  相似文献   

7.
德育的“道德性”范畴是成立的,德育并不具有天然的道德合理性,应该对德育进行“道德性”追问。这种追闺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德育发展本身的内在需要。道德性审视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角有助于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更深层次的分析与构建,只有道德的德育才能培养出道德的人。  相似文献   

8.
形象德育是通过生活场景、道德情境、艺术形象、榜样示范等方式,将抽象乏味的道德理论融入生动形象、直观具体的场景、情境和事物的德育活动。形象德育能够化解传统德育困境,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对于德育理论创新、德育效果改善、人的全面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这启示我们应以榜样形象创造道德激励,以艺术形象培养道德情感,以生活形象丰富道德体验,推进新时期德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柯尔伯格德育思想对中小学德育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创新是对我国传统德育模式的一种突破,是实现传统德育模式向现代德育模式的转换。德育目的论、阶段论和方法论是美国道德学家柯尔伯格德育理论的主要内容。他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是在反传统的德育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我们今天的德育创新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德育即道德品质教育.它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家庭教育中的德育.由于其环境与学校和社会不同,基于这种特殊性,它对人的影响显得更重要。因为忽视了德育.将会造成孩子的心理畸形、观念异化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那么家庭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德育呢?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人道德精神的健康生长,但虚空宏大的德育目标,简单强迫的道德灌输,机械的道德考试,限制了积极道德思考,道德自主发现和探索的能力逐渐萎缩,人难以在理解和领悟中凸显生命的本质和要求,生活远离了人自身,人也远离了真正的道德,人的道德情操得不到熏陶,人的道德智慧难以形成,德育活动中时刻存在着戕害人道德精神生长的危险因素。德育要回到它应该的状态,即回归生活本身,使德育主体的道德精神得到健康生长,拥有良好的道德生活。德育回归道德实践。回归人的道德生活本身,是克服德育低效的一个重要途径。这种德育理念不能不涉及到对道德语言的反思和定位,涉及对道德语言的功能与作用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2.
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海 《教育学报》2007,3(4):69-76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并且,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13.
心理自由式德育指让学生在没有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情况下接受思想道德教育,自主形成品德的德育模式。德育实践表明,强制教育仅有外在压力,缺乏内在动力,最终只能培养言不由衷的人。而学生在心理自由状况下,能自主地根据自己的认知、情感去判断和选择社会思想道德规范和准则,并依据自由方式践行道德生活,主动获得道德经验,发展道德判断力和实践能力。所以,在心理自由下,学生的道德修养过程成为其在社会要求之下的自动化反应过程。一、心理自由式德育的依据(一)自主主义理论在西方德育史上存在着适应主义和自主主义两种德育倾向。…  相似文献   

14.
姜萍 《云南教育》2001,(21):9-9
一、培养自律精神要从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入手道德认知是道德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先导,起着理性指导作用,它是促使道德信念形成的认识基础,是自律道德的导向机制。一个道德认知水平低的人不可能自发产生自律行为。道德问题除了道德认知外,还有不可忽略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内容。如果只重视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评价,忽视了道德情感、意志的培育,那么德育就存在缺陷。因此,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自律精神首先要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提高德育素质,这是自律的基础。二、自律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细胞”“自律”是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作为社会将来的中坚力量,其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当前,大学德育陷入诸多误区,在道德概念的理解上偏向利他主义,德育目标脱离社会现实,缺乏实现的可能性,在德育方式上重视规范教育。这些都导致德育实效性低下。针对这些误区,正确理解道德概念,合理确立目标,重视德育内化将有助于德育实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性主要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归根结底是受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制约的。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形成个体品德的关键因素。高校实施主体性德育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大学生品格完善的路径选择,是改革高校传统德育弊端的必然要求。高校构建主体性德育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德育目标应追求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完善,德育内容应来源于生活,德育过程应重视道德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德育:人学的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人学的视界透视德育,是指德育把人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德育以人学世界观为基点,对德育实践进行深刻、生动的探索、思考、总结,让真实、大写的人突显于德育之中。而德育树立人学世界观考量的标准有:第一,对人的“生存实践性”的正确理解;第二,对人与社会、人与道德、把握人与把握物这三种重要关系的人学理解;第三,把理解与对话作为德育的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18.
邱哲 《天津教育》2007,(10):36-37
创新德育一般有两个层面上的含义。就理念层面而言,创新德育是现代德育中一种新的理念和发展方向,即把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具有创造性的道德主体作为德育价值追求;就操作层面来说,创新德育就是德育创新活动,即使德育从禁锢人的头脑、抑制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灌输性德育,  相似文献   

19.
一、《教育学》课教学应重视德育内容的必要性 1.教师在教学时应将德育提到应有的地位并给予重视,这是因为德育对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唐朝的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视为教师三大任务之首。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道德的影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这个任务比一般地发展儿童的知识去充实他们的头脑重要得多”。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看到了德育的导向作用,无一例外地强调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重视德育,才能切实重视素质教育;重视素质教育,必将重新审视德育。转型时期,我国德育目标的实现受到市场经济发展导致的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和复杂化,成人对自己思想行为的要求与成对孩子思想行为的要求存在极大的不一致性,道德教育设置的虚拟道德冲突并不能导致被教育主体在真实道德冲突中选择正确的道德需要和行为,忽视德育主阵地——德育学科课堂建设,不同德育课程整合薄弱这四大关键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