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谈“主题书名”与“功用书名”我把书名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书的主旨内容命名的,称之为“主题书名”,如《知识论》、《数理逻辑》、《近代诗词选》等;另一类是以书的特定作用命名的,称之为“功用书名”,如《怎样科学地学习》、《学会生存》、《认识世界的工具》等。“...  相似文献   

2.
张涛  李新建 《中国广播》2012,(12):1-I0003
目前,经济之声已形成以“进一步的声音”为标志语、以整半点“报时中国经济”为基本框架,以《天下财经》《央广财经评论》《交易实况》《天天315》《天下公司》《冬吴相对论》等为骨干节目的全新的国家级财经频率。  相似文献   

3.
《七略》称名之“略”,章太炎先生以为表图书分类,姚名达先生以为表详简之“简”,论者或从前者,或从后者。“略”除可表分类及“简”义外,还有“要”或“梗概”等含义。基于“略”之“要”或“梗概”之含义,通过对《七略》之产生、渊源、命名、注释等进行分析,可知《七略》称名之“略”不当以表分类或详简之“简”解之,而当以“要”(或“梗概”)义解之。以《七略》称名之“略”为“要”(或“梗概”)义,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刘歆编撰《七略》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辨析学术源流,论断诸家学派的学术价值及其不足等。以“略”表图书分类或详简之“简”,不仅不能反映刘歆辨析学术源流、论断诸家学派的主观意图,更不能反映从《淮南子·要略》至司马谈《论六家要指》再至《七略》的这一学术研究史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新闻”?日本《广辞苑》的解释一是广义的,指新的见闻、消息;二是狭义的,指的就是报纸,如《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日本各大报纸,都称以“新闻”。所谓“新闻学”,就是将“以报纸为中心的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是关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信息传播过程的学问”。由于日文中的  相似文献   

5.
清人姚振宗《七略别录佚文》虽以“佚文”为名,但并不从辑佚学的角度“以搜辑佚文为事”;而是从目录学的角度“推寻端绪”,努力复原《别录》的体制,其《七略别录佚文》也成为最接近《别录》本来面目的文本。具体而言,他将《七略》《别录》作为“二书”分别写录,揭示了两者一为校雠学、一为目录学的学科分殊;分析《别录》成书始末,显示《别录》存在两个版本,一是“随竟奏上,皆载在本书”的单篇叙录,二是“时又别集众录”而成的第二个版本。以此为据,可知第一个版本只有基于校雠分工的简单分类,第二个版本则完整地承绪了《七略》的分类体系。此外,姚振宗收录《战国策》等八篇相对完整的叙录,也反映他的灼见。然而,姚振宗也存在以荀悦《汉纪》“为《辑略》之文”、因没有认识到《汉志》班固注兼取《别录》《七略》而将班注全部移录为《七略》佚文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关于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读书人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公共性的人文学术出版物. 近年来,或许是出于对上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集体坎陷”的深刻反省,以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甘阳《八十年代文化意识》、程光炜《八十年代研究丛书》等为代表,不约而同地呼唤“重回80年代”,成为读书界一种意味深长的文化现象.而在“穿越”重回80年代时,读书人总是念及当年的三大丛书编委会及其所集结的知识群体:以金观涛、包遵信等为代表的《走向未来》丛书编委会,以甘阳、王焱、周国平等代表的《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以汤一介、乐黛云、李泽厚等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书院”编委会.  相似文献   

7.
《大观周刊》2011,(7):24-24
熟悉叶广芩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位“格格”作家,其代表作品《采桑子》、《全家福》等取材于家族背景、京味风情,勾勒了老北京的近现代史。她也是一位“黄土地”作家,其作品《青木川》、《老县城》等以秦岭深处的小城镇为描摹对象,  相似文献   

8.
财经类期刊正在重演80年代文化类刊物炙手可热的场景。仅仅是近年来新诞生的以“财富”来标示刊名的就有《时代财富》、《新财富》、《今日财富》、《数字财富》等近十家。 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财经》和《证券市场》周刊,前者以《基金黑幕》、《庄家吕梁》、《银广夏陷阱》、《谁在操纵亿安科技?》等文章轰动一时。《华尔街日报》称其为“中国领先的金融出版物”;《南华早报》不无敬意地赞扬《财经》是“深受  相似文献   

9.
开播于2006年8月28日的河北电台农村频道,以“三农”需求为第一关注,以“三农”宣传为第一责任,以“三农”发展为第一追求,为农村听众提供政策解读、市场信息、实用科技、法律服务以及文化娱乐节目,成为农民的“身边厂播”、“实用厂播”、“贴心广播“。《直播“三农”》、《科技村村通》、《农博士来咱村》、《走进城市》等一批特色栏目,拥有厂大听众。开播两年即摘取了中国厂播影视大奖和中国新闻奖两项全国大奖。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8月6日,第三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系列”、《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商务印书馆的《新华多功能字典》、《文津阁四库全书》,中华书局的《读史方舆纪要》、《兵以诈立——我读〈孙子〉》等54种图书获得了“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和各类单项奖。  相似文献   

11.
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说,以《人民的选择》拉扎斯菲尔德、《个人影响》卡兹、《创新与普及》罗杰斯和《大众传播效果》克拉伯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研究者,批评“靶子论”(或称“子弹论”、“魔弹论”、“皮下注射论”等)“夸大了媒体传播的社会效果”和“带上了强烈的唯意志论色彩。笔者经过长达三年的考察与对比分析后认为。这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图书评论》1998,(6):31-34
故土文明史精神贯古今──故乡人谈“故土丛书”本刊记者“故土丛书”是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与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共同策划、着力编辑出版的大型图书。由《远古足音》、《走出赫图阿拉》、《血染旅顺口》、《烽火家园》、《黎明前后》等书组成,约八十万字。丛书以“故土”...  相似文献   

13.
近来,在电视荧屏上,出现了大量“故事”类栏目。其中,有些直接以“故事”命名,如央视二套的《财富故事会》、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湖北卫视的《中国故事》、山东卫视的《天下故事》、辽宁卫视的《王刚讲故事》等。还有一些在栏目名称上虽未明示,但在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上,与上述“故事”类栏目并无二致,如央视二套的《经济与法》、东方卫视的《真情实录》、吉林卫视的《人生一刻》等。以上列举的只是“上星”的,还有大量各地面频道的“故事”类栏目,如南京台的《周涛讲故事》、  相似文献   

14.
宁夏日报在报纸的一到三版开设了一批反映民意、舆论监督的栏目,以多样的形式和较高的报道质量赢得读者好评。该报在一版开设的固定栏目有《新闻观察》、《百姓事》、《银湖明镜》等。《新闻观察》以千字左右篇幅,剖析社会不同层次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解决问题的新鲜经验。《百姓事》栏目以几百字的篇幅如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和要求。《读者来信》栏目反映了各方面工作中的种种问题。该报《市场特刊》的“曝光台”,《社会生活》的“热点追踪”,《道德与法制》的“群众呼声”等,均属以积极态度反映社会生活各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30,中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谱写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今年也是莱特兄弟研制的第一架动力飞行器“飞行这一号”试飞成功一百年。“航天热”持续升温,有以“科学性、趣味性、权威性”为特色的《放飞神舟——中国首次载人航天记事》和《中国神舟》,有以“内部报告”吸引读者眼球的《飞天梦圆——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内部报告》,还有以作者知名度打造品牌的《中国航天员飞天纪实》,突出“首次”、“独家”卖点的《中国飞天记》等有  相似文献   

16.
今年2月初,从南方到北方,从一些大报到许多小报,纷纷刊出《“香妃”随风而逝》、《“香妃”化蝶》等消息,报道《还珠格格》电视剧中“香妃”扮演者刘丹因车祸而亡的事件。有的报纸甚而用一整版,以特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以“草根”为旗帜标向的“电视平民化”浪潮以强劲的势头席卷电视荧屏,给亿万中国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超级女声”颠覆了明星制造的套路,“荚蓉姐姐”挑战了传统审美的底线,《武林外传》消解了电视剧和现实生活的边界,《阿六头说新闻》开启了方言播报新闻的先河.而《我型我秀》、《红楼选秀》等电视平民“海选”则掀起了大众文化犴欢的阵阵热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刘昕荣 《新闻世界》2014,(4):236-238
近年来,国产“小妞电影”以它特殊的电影类型在电影市场上吸金不断,成为“票房黑马”,以《非常完美》、《北京遇上西雅图》、《失恋33天》等为代表的8部电影包揽票房超26亿,如此成绩令业界人士瞠目结舌。“小妞电影”的异军突起已经成为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为何国产“小妞电影”如此走俏?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庄一拂先生编著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以下简称《庄目》),因资料搜罗较为完备,常为治曲者称道。然以个人之力寓目曲海,终不免罅隙存焉。笔者在编撰《古代戏曲总目》、《古代戏曲总目提要》、《明代传奇要录》等著作时,曾剔出《庄目》“本事漏考”、“误标作者”、“一目多出”、“本事误注”、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60年代初的文坛,“马文兵”是一位名头很响的作者。1960年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以“马文兵”署名的《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在“人性”问题上两种世界观的斗争》《批判地继承托尔斯泰的艺术遗产》等大块文章,都在《文艺报》占有重要版面,在当年文艺思想理论界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