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高粱的根裸露在地面的部分叫什么?   生:气根.   师:作者用手摸,发现了高粱的根有什么特点?   生:坚韧、有力.   师:作者用舌头舔,又发现了高粱的根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2.
师:高粱的根裸露在地面的部分叫什么?生:气根。师:作者用手摸,发现了高粱的根有什么特点?生:坚韧、有力。  相似文献   

3.
《负荆请罪》是苏教版六上的一篇历史小话剧,是一个剧本. 一、用明亮的眼睛发现剧本的特点 师:剧本和我们平常读的一些文章有什么不同? 生:剧本开头要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生:剧本分为独幕或多幕,这一课是两幕. 生:剧本全是人物对话. 师:只有人物对话?这样说准确吗? 生:除了人物对话,还有人物的动作、表情. 师:人物的动作、表情是不能自己说出来的,蔺相如不能在说话的时候加上一句"我笑笑说"或者"我意味深长地说".那么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用什么办法把它表现出来? 生:小括号里交代了人物的动作、表情.方括号是说这一幕发生在什么地方,人物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4.
一、发现"器材",留心感觉,真情表达 师:你们经过讲台前,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 生:讲台上有水瓶、木棒、气球,还有水缸. 生:瓶子里装满水,边上挂着两个气球,用一根线吊住,上面还有一根木棒. 生:天平、吸管、干毛巾…… 师:发现这些器材,有什么感觉? 生:可能会让我们以"做实验"为题写一篇作文. 生:我感觉这节课肯定是很有趣的.(师板书:有趣.)  相似文献   

5.
一在比较中有机引入面积的概念 师: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两支铅笔有什么不一样? 生:一支长,一支短. 师:是的,铅笔有长有短.现在来看大屏幕(出示两根小棒),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这两根小棒也是长短不一样,上面一根长,下面一根短.  相似文献   

6.
[课例]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高粱情》教学片断) 师:高粱的根有哪些特点呢?请你仔细读全文,用笔画出写高粱根的句子,读一读。 生:“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高粱的根……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  相似文献   

7.
师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高粱的外形(课件显示高粱图)。高粱长得怎样?课文作了哪些概括说明?生 :一想到高粱 ,眼前就浮现出它正直的杆子 ,硕大而血红的穗头 ,紧紧抓住土地的根。师 :这句话概述了高粱的特点 ,联系下文想想 ,高粱的哪个部分尤其使人惊异?生 :高粱的根。师 :请大家自由轻读课文 ,看看哪几节主要写了根的特点?(生自由轻读)生 :课文的3至5节主要写了高粱根的特点。师 :我们先来看看第三节中的有关句子。(课件显示 :“尤其使我惊异……庞大的活物。”)谁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其余的同学边听边对照课文的插图思考 :哪些…  相似文献   

8.
一、发现“器材”,留心感觉,真情表达师:你们经过我讲台前,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生:讲台上有水瓶、木棒、气球,还有水缸。生:瓶子里装满水,边上挂着两个气球,用一根线吊住,上面还有一根木棒。生:天平,吸管,干毛巾……师:发现这些器材,有什么感觉?生:可能会让我们以“做实验”  相似文献   

9.
一在比较中有机引入面积的概念师: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两支铅笔有什么不一样?生:一支长,一支短。师:是的,铅笔有长有短。现在来看大屏幕(出示两根小棒),你又发现了什么?生:这两根小棒也是长短不一样,上面一根长,下面一根短。  相似文献   

10.
一、走近纪念碑 1.揭题导入,质疑猜读.师:今天,咱们一起跟随著名作家刘成章来"读--碑".(手指课题)再把题目读一读. 生:(齐)读碑. 师:看到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作者读的是什么碑? 生:他读的时候,是怎么读的,有怎样的心情? 生:作者为什么要读碑? 师:也就是说,读碑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是吧? 生:为什么是"读"碑?  相似文献   

11.
手的故事     
案例:这是一次由四、五年级学生及家长参加的作文训练课。简要流程:一、观察自己的双手,抓感受师:仔细观察自己的手,看有什么特征。(生一一述说对自己手的发现及感受)师:每个人用印泥在纸上印上自己的大拇指纹。观察一下,看自己的指纹像什么。再仔细观察所有同学的指纹,你有什么感受?小结:我们刚才通过什么方法发现了自己手的特点?(摸、想象、做实验等)二、探究父母的手,找精彩师:想办法去发现父母手的特点。(生自由活动,探究父母手的特点)师:你发现父母的手有什么特点?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备选方案1]手的味道闻闻父母的手有什么味道。你…  相似文献   

12.
《铜铁铝》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几样东西.请同学们先看这是什么?生:是铜铃.师:谁知道,铜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生:铜铃是用铜制成的.师:说得对.这是什么?生:这是一把剪刀。师:这把剪刀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生:这把剪刀是用铁制成的。师:对.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2:王大叔想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他该怎么围呢?师:这句话为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生: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18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师:猜想一下,他会怎么围?生:用6根栅栏作长,3根栅栏作宽。生:还可以用8根栅栏作长,1根栅栏作宽。师:你们是怎么想的?生:要围成一个长方形,就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根据条件,知道长方形的周长是18米,长和宽的和是9米。师:有没有不同的想法?生:我是画出来的。用8根栅栏作长,1根栅栏作宽。师:同学们的想法都有道理。但现在王大叔思考的…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片段师:作者是用什么来证明这句话是一个真理的呢?请默读课文,概括一下文中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生默读,教师巡视并请一生将概括的事例写在黑板上。)生: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师: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呢?快速默读课文,发现相同点。  相似文献   

15.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失衡先看两个案例:【案例一】《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断:师: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生:在第二句里,作者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二句,读后想想“水平如镜”这个词的特点,然后照样子说出几个这样的词。生:红叶似火、对答…  相似文献   

16.
教学实录   师:(出示一红一绿两根电线)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一长一短的两根电线.   师:告诉你们,红色电线长24厘米,绿色电线长20厘米.有问题吗?……  相似文献   

17.
教学实录   师:(出示一红一绿两根电线)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一长一短的两根电线.   师:告诉你们,红色电线长24厘米,绿色电线长20厘米.有问题吗?……  相似文献   

18.
一次,我们听一位老师在教《高粱情》一课结束时,教师总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高粱根的特点,赞扬了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一个学生冷不丁地说:“老师,既然课文主要是写高粱根的特点,那么课题为什么不用高粱根,而用高粱情?”该老师始料未及,一愣,但迅即说道:“请同学们在心中默默地把高粱根和高粱情念几遍,体会一下,感觉上用哪个好?”学生默念默想之时,为老师思考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9.
师(拿气球的手故意松开):气球怎么了?生:气球飞走了。师:你们想玩吗?老师有要求:1.试一试。拿气球的手慢慢松开,对着气球口的手掌有什么感觉?2.画一画。用箭头画出气球运动的方向和气球喷气的方向。师:请同学们汇报。生1:对着气球口的手掌感觉有风。师:风从哪里来?生2:风从气球里面出来。师:气球里怎么会有风出来呢?生3:气球里空气流出来形成风。生4:气球壁有弹性,把空气压出来。师:请同学们画出气球的运动方向和喷气方向,看能否发现什么规律?生5:气球运动方向和喷气方向相反。师:是什么力量使气球飞起来?生6:是气球里压缩空气冲出来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师:(生齐读课题后)猜一猜作者下文会写什么. 生:写春天的雨点是什么样的. (生读课文,发现刚才猜的不对) 师:既然不是写春天的雨点,那是写什么呢? 生:写的是乌罕娜老师和学生达耐玛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