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荆海龙 《新疆教育》2012,(11):110-110
课改以来,笔者亲历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全过程,课改之初,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两多三少”。即教师讲多问多,学生读少、思少、写少。这样造成语文课堂高耗低效。如何解决“两多三少”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本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2.
第八次课程改革实验三年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语文课堂教学脱离教材的倾向却较为严重。其表现为“三多三少”:课堂教学中.热热闹闹的无效讨论多,潜心阅读课文品味语言的少;无限拓展延伸的多,紧扣文本恰到好处的拓展少;滥用媒体教学的多,凭借教材有机整合的少。它严重地违背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宗旨,亟待实验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反思、澄清,尽快回到以教材为本的正确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3.
杨欣 《青海教育》2011,(1):41-41
目前语文教学的一种倾向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走进语文课堂,已很难听到令人心旷神怡的琅琅读书声了,朗读在语文课堂中逐渐被削弱。而语文课堂和其他学科课堂的最大区别就是书声琅琅。没有琅琅读书声的语文课堂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4.
谢燕斌 《双语学习》2007,(9M):32-3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两多两少现象即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空洞理论多、实践经验少。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对未来教师的要求,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耗时多、收效少"的情况愈来愈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问问答答的形式多,有感情朗读的机会少。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真正书声琅琅呢?  相似文献   

6.
目前语文教学的一种倾向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走进语文课堂,已很难听到令人心旷神怡的琅琅读书声。乏味的理性分析会湮没语文课堂的美,长期享受不到课文美感的学生,久而久之也会失去学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目前语文教学的一种倾向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走进语文课堂,已很难听到令人心旷神怡的琅琅读书声。乏味的理性分析会湮没语文课堂的美,长期享受不到课文美感的学生,久而久之也会失去学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许多地方开始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活跃语文课堂气氛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大多数地方的语文教学表现出的一种倾向仍然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走进语文课堂,多数时候是师生沉浸在琐细的理性分析之中,很难听到令人心旷神怡的琅琅读书声。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语文课堂教学脱离教材的倾向较为严重,表现为三多三少:课堂教学中,热热闹闹的无效讨论多,潜心阅读课文、品味语言的少;无限拓展延伸多,紧扣文本恰到好处的拓展少;滥用媒体教学多,凭借教材有机整合的少。这些现象严重违背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诸如费功不讨好、教学模式僵化、活动环节“作秀”、去语文味现象、滥用多媒、学生当堂练写时间少等弊端,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语文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探索出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仍然是讲得多,练得少。这种教学方法无形地束缚着我们的许多同志,严重地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进一步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我们要研究改革语文教学方法,就应当首先研究传授语文知识的规律。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精讲多练即是语文教学规律之一。所以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需要回归本真属性,必须打造绿色课堂。面对当下语文课堂或者沉闷或者华丽的现状,文章从教学设计简单一点、教学方法简单一点、教学花样少一点、文本朗读多一点等几个方面阐述,希望语文课堂可以更为简单而质朴,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聚焦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我们欣喜地看到,“满堂讲”、“满堂问”.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现象少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现象多了;机械、单调的字、词、句、段的训练少了.丰富多彩的人文关怀多了;整齐划一的语文标准答案少了,珍视学生读书的独特感悟多了。然而.当我们追寻语文教学的本质意义和核心价值时,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态”也出现了种种失调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方面作了些改革的尝试,概括来说,就是多读多写、读写结合、少讲精讲、加强自学。下面谈我们的具体作法和体会。讲少一点讲精一点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少、慢、差、费的状况,而满堂灌、注入式又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太杂,把时间占用完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练的时间又少,反而教学效率不高,效果  相似文献   

15.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多通过语言、手势和表情来吸引学生,不仅气氛枯燥,易使学生退避三舍,而且课堂容量少,效率低,存在“少、费、慢、差”四大缺陷。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教媒体开始被引入语文课堂,它在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教学密度和容量、加速教学信息传递、提高教学效率等优化课堂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作用。那么,如何借助电教手段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呢?  相似文献   

16.
自从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活跃的课堂背后,形式主义的东西多了,课堂上"语文本身"的东西少了,"关于语文"的东西多了。笔者认为,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庸"肿",当下应该为语文课堂教学"减肥瘦身",还语文教学真实的面目,这样才能打造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解放学生。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真正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就必须注意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少一点批评,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训斥,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说教,多一点探讨;少一点呆板,多一点幽默。  相似文献   

18.
袁晓霞 《中国教师》2010,(18):24-25
<正>语文本身的丰富性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生成的多种可能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应当少一点固定的预设,多一点生成。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语文教学情境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生成"的教学资源,打造魅力四射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9.
传统教学模式习惯把教学理解为:以教定学,先教后学;课堂基本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这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高耗低效的根本原因。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必须从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为中心的轨道上。笔者认为,"少教多学"是顺应教育改革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实践表明,"少教多学"的语文教学模式给了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和自由空间,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教"与"学"积极互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帮助,从而开辟自主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20.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即教师讲解分析多,学生语文实践少;教法研究多,学法研究少;对学生“一刀切”要求多,分层要求少。追其原因,主要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致使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淡薄。心理学研究表明:素质教育中的一切教育因素只有通过主体的参与和内化,才能转变为素质。因此,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地、愉快地接受知识,获取发展。一、情感陶冶,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活动,不只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是伴随着认知过程的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