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语言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是语言中歧义现象产生的总体原因。运用相同的形式表达不同的意义,这是人类自然语言不同于人工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歧义类型的多样化说明造成歧义原因的复杂程度,但主要是词语和语法组合的原因。消除歧义的主要手段有移位、增加或改换词语、更换句式、利用语境等。  相似文献   

2.
汉语的句法歧义可以分析为一些抽象的格式,当这些抽象化的格式在通过语言中的词语转化为具体的言语时会产生歧义.这些歧义的产生大多是因为动词是一个二阶动词,它与它所联系的名词之间具有复杂的语义关系,这些复杂的语义关系是造成句子歧义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变换分析,不仅可以消除这种歧义现象,同时还可以弄清二阶动词与所联系的名词之间的复杂语义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研究歧义句式.  相似文献   

3.
歧义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双关,即歧义在修辞上的运用.造成英语歧义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对英语歧义中的语音歧义和词汇歧义进行初步的归纳和分析,并且探究使用语音歧义和词汇歧义在英语语言中产生的双关修辞效果,展示英语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及其强烈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歧义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歧义现象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句法结构、组合层次、词的多义性等,其中语义关系也是造成歧义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重点探讨由语义关系不同引起的歧义现象的类型以及此类歧义现象消解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歧义是指"一形多义",即一种语言形式有两种或多种可能的解释。一般说来,语言表达中产生歧义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形:一、因一词多义导致歧义句子中某些词语是多义的,句子的含义就可能有多种理解方式。  相似文献   

6.
幽默是一种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语言现象,汉语幽默的形成和理解离不开汉语语码.汉语幽默的形成部分源于语法趋简导致的歧义,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词类活用、词类误用、词语缩略及类推造词法形成的.汉语语法的简约使汉语语义的理解更强调语境制约,因语法原因引起的歧义现象常产生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7.
歧义是英语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英语词汇歧义容易影响语言交流的准确性,引起误解,成为语言交际中的障碍.本文对英语词汇歧义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同时提出了消除词汇歧义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词多义现象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语言经济性和灵活性的一种体现。法律语言作为语言的一个分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多义词,其形成过程即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语言本身的原因,法律词语多义现象的产生有其必然性。法律词语的这种多义现象容易引起歧义,造成法律语言的不准确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借助法律语境、搭配习惯等因素来确定词义,从而达到正确理解和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歧义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特征,它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歧义在语言交际中使用不当可导致误解。本文着重分析了结构歧义的概念、原因和主要类型,并强调了在语言运用过程中歧义的消除。  相似文献   

10.
引言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普及而产生的在特定时期、特定语境和特殊群体中使用的一种新的交际语言.在网络语境中,网络词语与传统汉语词语相比,意义和语用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词语甚至会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11.
焦玉琴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5):63-65,85
语句或语词因为语义上的歧义理解产生多种语义读入。词义转类、标点符号、语音、句法结构等都构成对语义读入的影响。语义异常又称为语义破格,英语本族语者的语法知识,除了能分辨歧义句之外,还能判断语义是否有意义或者异常。叶斯柏森的儿童习得语言的理论对认知语义异常现象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歧义句的出现是汉语表达中的一种消极现象。歧义句成因复杂,类型各异,因而歧义的消除也必然是多角度、全方位的。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划清歧义与非歧义的界限。  相似文献   

13.
歧义是语言多义的属性,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歧义的现象,汉语自然也不例外。汉语歧义句有其消极一面,但也不乏积极一面,而且后才是其主要特征。本从新的角度对汉语歧义句进行分类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一种交际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起作用的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词或句子,而是这些词句组成的语篇,词句的交际功能只能通过语篇得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将原语与目的语的研究扩展到语篇层次,突破以词论词,以句论句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词的艺术化组合是实现文学文本审美性的必由之路。汉语文学文本的语词组构形式丰富多样,作家进行语词组构的主要策略是:运用表象义丰富的词,复苏语言与感知觉表象的潜在联系;利用词义聚合的不同特性,造成有意味的文学话语;创造语词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偏离效应”,使一般化语词生发出独特的表意功能;通过“碎片化”的语词组合,拓展文本内在的艺术张力;营造各种特定的语境,使语词获得具体、特殊的涵义。  相似文献   

16.
歧义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语言现象。歧义句是指同一表层结构对应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深层含义。对歧义句的研究已经日益成为语句理解的重要研究领域,因为探讨歧义句有助于了解人类语言加工系统的一般机制。首先,对歧义句的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进行了回顾;其次,对歧义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汉语歧义句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Nine- and twelve-year-old children named target words which were preceded by sentences ending in words having more than one meaning. Sentences biased the ambiguous word toward its dominant (more frequent) or subordinate (less frequent) meaning. Targets were related to the same meaning as that biased by the sentence, the other meaning, or were unrelated. Targets were presented 0, 300, or 700 ms following the sentence. For both ages, dominant sentences facilitated responses only to the contextually appropriate target. However, subordinate sentences led to facilitation of the appropriate meaning only for the younger group. Older children showed greater facilitation for the inappropriate (but more common) meaning.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younger children a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sentence context in which an ambiguous word appears, while the processing of the older children is determined more by the relative frequencies of the words meanings.  相似文献   

18.
新国际惯例UCP600具有词汇专业性、准确性强和书面语、情态动词使用较多等特点,与UCP500相比较,某些条款出现了增词、换词、删词的现象;较之普通英语,UCP600大量使用陈述句、完整句、长句及平行并列结构。了解UCP600的语言特点,有助于熟练掌握和运用UCP600,以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9.
试论英汉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中,原语与译入语之间由于源流截然不同,在化背景和生活环境方面,有根本的差异,所以有些语言字不能用另一种语言字准确完整地把它再现出来。译入语本身缺乏相应的表达方式,这是相对不可译性产生的根源,或译入语缺乏对等的表达形式,这是绝对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本就两种不可译性分别予以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