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折是由不同的笔画复合而成的,主要的复合形式有横与竖的连接、横与长撇的连接、撇与横的连接、竖与提的连接等,形式复杂多变而且非常难写,尤其是圆转的折画更容易写不好。折画简单的有横折、竖折、撇折,复杂的有横折钩、竖折折钩、横折弯钩、横折斜钩、横折折折钩、横撇、横折折撇等。一、折画的写法(一)横折的写法:横与竖画的连接叫横折竖,简称横折,其连接处称"折"。折有方折、圆折之分,在"口"字中用方折,在口字框中用圆折,圆折写法与方  相似文献   

2.
正(10)单耳钩横折钩写法,折后部较短,与"垂露竖"相组合。(11)耳钩由横撇和小弯钩组成,小弯钩弯弧较直,形状独特,写时应谨慎。(12)横折折折钩由横折和横折钩组成,注意横折和横折钩搭接处的形状。8.点点的形态虽小,书写时切忌模棱两可、随意为之。亦忌要领错误造成形状怪异。标准点写法要领:(1)左上轻逆笔,(2)右下短行,(3)右下顿,(4)左上回锋收笔。欧体的点,起笔藏锋的笔画较少,多数为切笔入纸,右下略  相似文献   

3.
写字课上,我在田字格里为孩子们示范写"找"字:"左边是提手旁,右边和‘我'字的写法相似.注意,第五笔是斜钩……"我一边在田字格中范写,一边讲解要领.写完一看,我纳闷了:明明是一笔一画写出来的,怎么看起来不太像呢?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下面的学生看出问题了,来不及举手就唧唧喳喳地说起来:"老师.您那个提手旁写高了!"……  相似文献   

4.
一、先比后写,胸有成竹。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采用先比较后练写的方法进行教学。如教卧钩和弯钩,我先让学生比较卧钩和弯钩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学生通过比较这两个笔画的相同点是起笔轻,行笔渐重,钩处稍倾,向左上方轻快钩出。不同点是:运笔的速度不同,卧钩轻快,弯钩稍慢;行笔的方向不同,卧钩向右下方行笔,弯钩向下行笔;弧度大小不同,卧钩有一定的弧度,弯钩略带弧度。这样仔细加以比较,学生写字时就能胸有成竹,笔听使唤。二、写后再比,寻找差距。写好一个字,都有一个由不好到好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地将自己写的字与帖…  相似文献   

5.
一、优化示范方式有的老师在示范时喜欢“挂”字,上课前就将要学生写的字在小黑板上写好,上课时挂在黑板上让学生临写。这样做,虽可以节省一点教学时间,可是学生看不到老师的范写,失掉观察写字的机会,这不利于学生把字写好。教师应该当着学生一笔一画地范写,让学生从老师的范写中学会怎样起笔、收笔,怎  相似文献   

6.
张玉寿 《青海教育》2012,(Z1):54-55
我认为的书法教学应该从最基础的基本笔法学起为宜。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进行临帖,时效性较强。一、基本笔画教学一定扎实牢固、耐心、细致在对青少年学生的教学中,我们要采取直观、形象、逼真、化繁为简的教育教学方法,从最为基础的知识点学起,就是系统地学习点、横、竖、撇、捺、钩、提、横折、竖提、斜钩、卧钩、横折弯钩等具有代表性的十二种基本笔画,乃至所派生的其他基本笔画及相应独体字。  相似文献   

7.
对于低年级语文教学来说,写字教学是一大难点。往往是老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写字本上见不到收效。这种"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让我伤透了脑筋。讲完《动手做做看》一课后,我照例领着学生上写字课。针对学生提出的难写字,我一个一个地示范指导。学生跟着我认真摹写。这一课要求学生会写的字只有9个,学生提出了"提""题""漫""朗""喝"等几个难写字。很快几个字指导完毕。忽然,  相似文献   

8.
在<颐和园>一课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品读句子"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刚读完一遍,有个学生便惊叫起来:"老师,我发现文章中有个字用错了!'滑过'的'滑'应该写成'划船'的'划'."  相似文献   

9.
"孩"字的宋体与楷体书写,从外形上看有明显的不同:宋体的"孩",左边的"子"字旁第二笔是竖钩,右边的第二撇书写时起笔比第一撇低,但长度似乎和第一撇一样,所以收笔时明显比第一笔更向左伸出了一点点;楷体的"孩",左边的"子"字旁第二笔是弯钩,右边的第二撇起笔低,但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些课文中的新词,突然,有一个学生轻声地说:“老师,你写错了。”我问:“是哪个字啊?”“‘遥远’的‘遥’。”我回头审视了一下黑板上的字,觉得并没有错,就继续问:“错在哪里呀?”他鼓起勇气站起来说:“‘遥’字的第二横应该长一些,可是您没写出来。”我仔细观察了一下,  相似文献   

11.
当当当,大猫写字学校又开学啦!猫老师:大家来看看“老马识途”中“马”字的竖折折钩、“画龙点睛”中“睛”字的横折钩、“鸟飞兔走”中“飞”字的横折斜钩、“朝三暮四”中“四”字的竖弯,大家看见了吧,我们今天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练好这几个笔画。  相似文献   

12.
正姿:先露锋入纸,后快速移笔向上,再重顿笔向下部出锋完成点画,重笔藏锋后渐轻行笔挑出;接着写短撇,露锋转而以藏锋下笔,然后轻行笔弯弧度撇出,与提叠加收笔。在短撇的中部轻下笔,写短横,再转折后重下笔轻收笔,写另一个短撇。最后,写出短横反捺,完成字的上部结构。后重行笔写短撇折,收笔处稍回笔,或作空中回锋。  相似文献   

13.
1.图像法用简笔画表示某些象形字或象形偏旁的形义联系。如:“飞”字,教学时画一只小鸟,对照提示:横折钩像鸟的身躯,弯钩里的一撇一点是小鸟展开的翅膀。2.记笔顺法记笔顺法就是书空记忆法,学生手在空中写,嘴巴说,眼睛看,这样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便于记忆。如:“牙”,学生眼看“牙”字,嘴说:横竖折竖钩撇,手在空中把说的每一笔写出来。3.分析结构法教学时可以根据汉字本身的结构特点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如“星”字,可以教学生这样记忆:“星”是上下结构,上边是日字头,下边是生,合起来是星,星星的星。通过这样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第一课时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第一次抱母亲》。伸出右手跟老师写课题。(师半蹲着、倾斜着身子,边写边述)这个"抱"要注意右边的写法,横折钩要小,因为下面还有竖弯钩,要为它留出位置。"母"字  相似文献   

15.
正在给学生朗读金波爷爷写的《尖尖的草帽》:"我停住脚步。我在草帽下微笑着。我等待着它落在我尖尖的草帽上。""老师,老师,我觉得作者多写了几个‘我’字,可以把后面两个‘我’字删掉。"宾相凯打断了我的朗读。许多同学都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是啊,老师您说过的,一句话里有一个主语在前面就可以了,这里都有三个‘我’了。"我只好停下来。仔细一看,短短  相似文献   

16.
张立花 《山东教育》2003,(16):33-33
面对枯燥的写字教学,刚刚入学的孩子们兴趣索然,我也教得很吃力。但因为一节课,我们班却改变了这种消极的状态。“下面,请同学们抬起头,睁大眼睛看老师写‘母’这个字,大家注意一下母的笔顺。”我努力地用生动的、幽默的语言唤起孩子们的兴趣。“竖折、横折钩、横、点、点,大家注意要先写横……”我正讲得卖力,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嚷了一句:“老师,你写错了!”“错了?”我的脸腾地一下红了,“‘母’我写了20年了,一直就这么写。怎么会错了呢?”“老师,你是错了。昨天,爸爸、妈妈帮我预习,爸爸跟你写的一样,妈妈却是先写一点,然后写一横,最后…  相似文献   

17.
“撇、横、竖钩、提、斜钩、撇、点。”小时候老师说“我”字应该这样写。现在,我重新认识“我”字,用我浅陋的感悟。  相似文献   

18.
(一)“鲸”字妙解学习《鲸》这篇课文时(课前曾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我刚写上课题,孩子们就针对“鲸”的字形提出了自己的创见。一个孩子说:“老师,我认为‘鲸’实际上是一个错字,因为通过预习我们都知道鲸是一种哺乳动物,不是鱼,怎么能写成鱼字旁呢?”另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想是因为以前科技不发达,人们对鲸有着错误认识,以为鲸是鱼,把‘鲸’写成了鱼字旁,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们知道了‘鲸’是哺乳动物,就应该把鱼字旁改写成反犬旁。”又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认为‘鲸’不是错字,不应该改。因为‘鲸’是形声字,右边的‘…  相似文献   

19.
学写字     
星期天的下午,我到丁老师家里学习写字。我是从一点、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练起的。开始,我觉得点、横、竖、撇很容易,写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一天,我收到一位青年教师的来信。信不长,现将正文部分辑录如下:我平时经常翻阅《小学青年教师》,受益匪浅。如2001年第7期刊登的《笔顺漫议》一文,让我明白了写字必须严格依“法”———《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写好规范字。这些天,我遇到一个疑惑,特向《笔顺漫议》的作者———张老师您请教。在写全包围结构的字,如“田”、“园”、“国”时,有些老师,包括我在内,总是习惯于把第二笔写成“横折钩”,认为这样写好看些。有些老师认为这样写是不对的,应该写成“横折”。也有些老师认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两种写法都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