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委屈的泪水     
语文课上,王老师边讲课边板书。当老师在黑板上写“开辟”两个字时,同桌李涵对我说:“我要开辟李涵。”我没吭声。可是,这句话被正在书写的王老师听见了,她扔下粉笔,向我们走来……李老师把李涵拉上讲台,又看了我一眼,然后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我也拉上讲台,就在这时,我在心里大喊:“老师,你误会我了!”但因为是在课堂上,我没敢喊出声来。下课了,王老师把我们叫到办公室,问我们为什么讲话。我哭着大喊起来“:老师,我没有讲话,您冤枉我了!”我第一次流下了委屈的泪水。当我对老师讲了事情的真相后,老师明白了,并叮嘱我以后上课要认真听课。回到班…  相似文献   

2.
一进教室 ,王老师就看见讲桌上有一堆橘子皮 ,心中纳闷 ,橘子外观完好 ,但似乎不太寻常 ,就随口问道 :“这些橘子做什么用的?”学生回答 :“请老师的!”王老师含笑称谢 ,拿起一个来 ,不料橘子早已掏空改塞卫生纸 ,学生哄堂大笑 ,王老师一时僵住 :“开什么玩笑!值日生!统统丢到垃圾桶里去。”一节课就闷闷沉沉地结束了 ,王老师回到办公室告知同事李老师这一荒唐事。李老师听后说 :“这些孩子真是调皮!王老师你别生气 ,下回换个方式应对 ,学生一定反应不同 ,你的感受也会改观。”“生气都来不及 ,还能换什么方式呀?”“幽默呀!”李老师…  相似文献   

3.
幸耶,不幸?     
巴山 《师道》2003,(12):11
那天,一个年轻人突然撞进我的家门,手里提满了大包小包的礼品。可我根本不认识他。一个无权无势的穷教师,竟还有陌生人给我送礼。我好生奇怪。那青年一进门就自我介绍说,他叫肖强,是我的学生,早就想来拜访我,可这些年一直在国外没有机会。这就更奇怪了,在我印象中,没有叫肖强的,更没听说有出国的学生呀。“彭老师,您是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那青年边说边拿出一扎崭新的百元人民币往我手里塞,“彭老师,这一点小表示,不成敬意……”“别、别、别,”我后退不迭,“我好象没教过你呀!你是……”我一下子警觉起来。“您确实没亲自教过我,但您比教…  相似文献   

4.
记得那是三年级上学期的一节语文课,上课前,李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张没鼻子的娃娃脸,还准备了一只红色的大鼻子。我感到很奇怪,一打听,才知道下一节语文课要玩贴鼻子的游戏。上课了,李老师用手拿着那只红色的“鼻子”,对大家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玩贴鼻子的游戏!”他的话刚一说完,凳子就像突然长出了钉子,大家再也坐不住了。李老师看了看全班同学,说:“张昌耀,你先来吧!”李老师边说边从讲台里拿出一条彩色的围巾,用围巾蒙住张昌耀的双眼,让他拿着“鼻子”上去贴。只见张昌耀慢慢地走上讲台,拿出手中的“鼻子”,毫不在乎地往上一贴。这时…  相似文献   

5.
在校学生叫他的班主任、任课教师“王老师”、“李老师”,学生家长照例也跟着孩子一样叫“王老师”、“李老师”,称呼虽同,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完全不同,显然是无须多说的废话。正如孩子叫他的姥姥曰“外婆”,其父也跟着叫“外  相似文献   

6.
曹懿 《早期教育》2007,(8):28-28
一天放学是,安安的妈妈跟往常一样准时来到幼儿园。李老师例行幼儿园的规定,以便跟安安妈妈招呼,一边示意她出示接送卡。向来不苟言笑的安安妈妈明显生气地说:“没带。每天都是我来接的,用不着。”李老师愣了一下,看了她一眼,带着迟疑的声调对她说:“那请你到教室里来签一下名,好吗?”  相似文献   

7.
原晋霞 《教育导刊》2004,(18):38-40
上午10点40分,小班的小朋友在户外拍皮球。晨晨的皮球不小心滚到了邻班,邻班的王老师捡起球,边拍边逗晨晨:“这是我的球。一、二、三……”晨晨哭着喊:“这是我的球,这是我的球!”王老师装没听见。晨晨气急了,举起双拳打起了王老师。晨晨班上的高老师见状,劝晨晨说:“不能打老师,请你向王老师道歉,王老师是和你开玩笑的。”晨晨拗着就是不肯认错。这时,王老师想把皮球还给晨晨,被高老师挡住了。晨晨一气之下就把稚嫩的拳头挥向了高老师。高老师一把把晨晨抱到了一个大型玩具上,晨晨大哭。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公开课上得更生动,李老师打算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动物角色。明明演的是“跳跳虎”,李老师还特意剪了一个“王”字贴在他的额头上。公开课上,李老师把穿着“跳跳虎”服装的明明说成是一只“跳跳虎”。但是在公开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李老师依然管明明叫“跳跳虎”。您认为李老师这样做会误导孩子吗?您对这个问题怎样看呢?  相似文献   

9.
【案例】男生小伟气冲冲地跑进老师的办公室,边哭边大声质问他的班主任:“王老师,你为什么不许同学们和我交朋友?”“孩子,你消消气儿,有话慢慢说……”小伟不但没消气,反而把嗓音提高了八度:“王老师你是人,我也是人,你有权利,我也有权利,你凭什么要那样做!”……小伟似乎得理不饶人,非要跟班主任理论出个究竟。办公室里所有老师都被这位孩子的异常表现给震住了。  相似文献   

10.
一、案例描述上午10点40分,小班的小朋友在户外拍皮球。晨晨的皮球不小心滚到了邻班,邻班的王老师捡起球,边拍边逗晨晨:“这是我的球,一、二、三……”晨晨哭着喊:“这是我的球,这是我的球!”王老师装没听见。晨晨气急了,举起双拳打起了王老师。晨晨班上的高老师见状,劝晨晨说:“不能打老师,请你向王老师道歉,王老师是和你开玩笑的。”晨晨拗着就是不肯认错。这时,王老师想把皮球还给晨晨,被高老师挡住了。晨晨一气之下就把稚嫩的拳头挥向了高老师。高老师一把把晨晨抱到了一个大型玩具上,晨晨大哭。过了一会儿,等晨晨情绪稍稳定下来后,高老…  相似文献   

11.
秋月     
华凯 《湖南教育》2004,(16):44-44
山里的小学留不住人,张老师走了,李老师也走了,只剩下王老师一个人。王老师一个人教不了三个班,他就轮着教,每天教一个班,让两个班的学生回家。秋月是王老师班上最漂亮的学生。她回到家,问父亲:“阿爸,张老师和李老师为什么要走?”父亲说:“山里苦,他们怕娶不到老婆。”有一天,  相似文献   

12.
王静邦 《教育文汇》2013,(13):43-43
一节语文课上,我说要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话音刚落,后排一位小组长站了起来。“报告王老师,我们组刘小刚同学没做作业,他说忘了带。”“老师,他常常说谎,经常不做作业,就说没带来,数学李老师都拿他没办法,不信你翻翻他的书包,作业本就在书包里。”同桌的女同学也指着刘小刚说。这时,全班同学哗然,目光齐刷刷地扫向刘小刚。小刚一见这阵势,便慢慢腾腾地站了起来,但他的目光始终注视着我……  相似文献   

13.
新邵县新田铺中学王井文老师,多次请求调动,得到批准以后,又坚决要求留下来。为何出尔反尔? 原来,王老师家在农村,责任田全靠妻子一人耕种。如果调得离家近一些,多少能帮一点忙。可是正当领导考虑他的困难时,他教的初中毕业班吃了败仗。王老师惭愧地想:“教学没抓好,哪有脸面见江东啊!”他爱人知道后也说:“井文,你以后就少想些家吧。不要去请求调动,先把工作干好。家里事再累,我也顶得住。”王老师精神一振,暗下决心:工作上不打个翻身仗,决不提“调动”二字!  相似文献   

14.
一、没考第一名朋友带孩子到我家玩,我和家人逗她:“婷婷这次考试得了第几名呀?”“第三名”“为什么没考第一名啊?”“我没抄。刘小雨抄了,得了第一名!”“你评上三好学生了吗?”“妈妈没有给老师送礼,所以我没有评上三好学生。”  相似文献   

15.
一航 《学前教育》2008,(1):45-45
语言活动中,王老师和孩子一起阅读图画故事书。王老师带着孩子一页页翻看。边看边根据画面提问,并及时梳理孩子们的答案。孩子们都很投入,表情专注,不时地还有会心的微笑。但是回答问题的就那么几个幼儿,王老师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鼓励、启发,但是好像并没奏效。  相似文献   

16.
双簧     
<正>我的新搭档王老师刚走进办公室,数学组长们就将数学作业送了过来。"王老师,我们组张海东没交,他说忘记带了。"欣然边放作业本边汇报情况。"怎么回事?让他到办公室来一趟。"王老师说道。海东来了,眨巴着大眼睛看着王老师。"作业做了吗?是没做还是忘记带了?"王老师开口问道。"我……没有做……"海东吞吞吐吐地说。"说说吧,为啥不做作业?"王老师平  相似文献   

17.
上课铃响了,校园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李老师领着一队新入学的孩子走出教室,来到校园里观察秋天的景色。这是老师结合实际,给孩子们上语文第一册中《秋天》这一课。“同学们,秋天来了,天气凉了,有些树叶变黄了……”李老师领着队伍边踱步、边讲解。“这是一棵高大的杨树,”李老师停下步来指着一棵大树说,“叶子已经变黄了。”“啊,是杨树,杨树!”孩子们仰望这棵枝干  相似文献   

18.
老师,您说     
又是一个教研日。我们原本安排的教研活动地点——会议室。正在安装窗帘。于是。园长建议我们改去幼儿阅读室。“好了。老师们,按照我们上次的安排,开始讨论张老师的科学区的案例。”……“今天怎么回事。教师们发言这么踊跃。水准这么高?”我心里暗暗纳闷。活动后。我和园长直嘀咕。园长说:“找老师问问吧。”李老师说:“今天心情很放松,没压力。”王老师说:“坐地垫上,多舒服呀。放松呗!”  相似文献   

19.
5632     
王老师是音乐教师,他的妻子也懂音乐。一天,他家中没米下锅了,妻子就到办公室来找他。恰巧王老师有事外出了,妻子就在他的办公桌上留下一张字条,上写“5632”。和王老师同室的几个老师看了半天也没看懂,只好等王老师回来后再请教。  相似文献   

20.
《学前教育》2008,(5):30-31
语言活动中,王老师和孩子一起阅读图画故事书。王老师带着孩子一页页翻看,边看边根据画面提问,并总是及时梳理孩子们的答案。孩子们的反应都很投入,表情专注,不时地还有会心的微笑,但是回答问题的就那几个幼儿,虽然王老师也采取一些措施,比如鼓励、启发,但是好像并没奏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