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扇形统计图”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以及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统计与概率”领域第三学段的学业要求中明确指出:“能根据问题的需要,从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上获取数据,或者通过其他合适的方式获取数据,能把数据整理成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功能,会解释统计图表达的意义,能根据结果作出判断和预测……能在认识及应用统计图表和百分数的过程中,形成数据意识,发展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22页。教学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2.会用折线统计图整理数据,读懂数据所表达的意义,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3.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学会依据数据信息预测问题发展的趋势,形成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22页例1、“练一练”,练习四第1题。课前思考:“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经历了较为丰富的统计活动过程,积累了一些基本的统计活动经验,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开展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主要是要帮助学生在已有的数据分析经验基础上,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的变化作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测,发展数据意识。  相似文献   

4.
<正>“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会了数据的收集与汇总,认识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从已有经验来看,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图表绘制经验,初步的数据意识和能力,能够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决策和判断。从教学内容和目标来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提供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22页例1、“练一练”,练习四第1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用单式折线统计图描述和分析数据。2.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初步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发展数据意识。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03页信息窗1。课前思考:《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领域的要求是:“(1)根据实际问题需要,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能合理述说数据分析的结论。(2)认识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会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呈现相关数据,解释所表达的意义。……”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03页信息窗1呈现了滨海市和临江市2008~2016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的情境,借助问题“滨海市2008~2016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样呢”“临江市2008~2016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样呢”引入对折线统计图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戴芬 《小学教学参考》2023,(26):49-51+55
以“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为例,从数据表达、数据分析和数据推断三个层面出发,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及功能,体会数据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形成数据意识。  相似文献   

8.
黄斌 《江西教育》2023,(22):39-42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04~105页。【教学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合理解释,并能根据数据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2.经历探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感受从具体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3.感受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4105页,例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与对比,认识折线统计图区别于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从中获得价值体验。2.结合实例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地分析,能初步进行判断和预测。3.能根据提供的资料,在网格图中有条理地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4.经历数据的整理、分析与表示的过程,培养统计素养和认  相似文献   

10.
<正>折线统计图是小学数学统计知识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教学折线统计图,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我认为,应让学生学会用统计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统计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统计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下面,就以“折线统计图”一课为例,讨论核心素养导向下数据意识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4~105页。教学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合理的解释,并能根据数据信息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2.经历探究折线统计图的分析过程,感受从具体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3.感受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相似文献   

12.
统计图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我们学到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其特点分别是: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选择统计图时,要根据它们的特点并结合数据的实际背景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征.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  相似文献   

14.
统计图是表示统计数据的图形,它能直观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而备受人们的喜爱.画统计图是数据整理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三种,在这三种统计图中要注意根据数据的特性进行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15.
曾潇洁  蒋敏杰 《小学数学教育》2022,(Z2):119-120+127
<正>“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相关内容,掌握了一些统计方法,积累了一些统计活动经验。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简单的“描点连线”,并能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进行必要的分析以及合理的推测、判断,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培养统计意识。  相似文献   

16.
聂玲玲 《新疆教育》2012,(16):242-243
新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时,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对于统计,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把目标定位在让学生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统计图并且会根据图分析,实际操作中背离了目标,把教学生画折线统计图作为了重难点。现将我教学这一课时的课堂实录及反思呈现出来,欢迎同仁指导。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94~95页“折线统计图”。 1.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在表格上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相似文献   

18.
折线统计图是一种重要的统计图形,它对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折线统计图”的教学案例,具体说明如何以真实情境驱动教学进程,以高阶学习带动低阶学习,以任务设置靶向数据意识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折线统计图是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领域的重要内容,怎样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呢?笔者以《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为例,谈谈学生数据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 2.经历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进行描述、分析的过程。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折线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