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宁 《兰台世界》2017,(7):104-107
伪满时期,东北交通事业的发展受到日伪当局的异常重视。日本侵略者为实现殖民统治,对海、路、空交通体系进行的严格统制。统制手段多元、统制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不仅包括交通营业管理、交通安全管理,还包括了交通税务的管理。日伪当局不仅通过垄断交通经营、控制交通税收,谋取了大量利益,而且通过交通统制有效维护了殖民统治,对东北地区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伪满时期,日本在东北地区横征暴敛,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思想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经济上实行统制政策,大肆掠夺各种资源,进一步恶化了东北地区普通民众的生存环境,城市平民、农村农民、劳工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8,(10):30-39
东北沦陷后,国人报业饱受日伪新闻统制摧残。伪满《出版法》限禁了新的国人报纸的出现,伪满洲国通信社垄断了新闻媒体的信息来源,伪满弘报协会的整顿使国人民办时政大报实质性消亡。1932年至1937年"满"苏边界纷争的舆论鼓动是东北地区国人民办报纸在日伪新闻统制下拥日反苏的实际表现。"不法越境"、外交抗议、军事冲突等新闻选题是日方对苏思想战在伪满地域内民间形式存在的新闻媒体中的具体反映,日方这些舆论鼓动的实质在于形成对苏外交的宣传攻势和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4.
陈康  齐辉 《新闻大学》2023,(12):104-115+120-121
纸张是报刊生产的物质条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宣传工作所需的重要材料之一。抗战时期,由于纸张输入受限、自产不足,陕甘宁边区报业饱受纸荒之苦。围绕纸张供需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外来纸输入、大力发展本地造纸业的同时,适时调整边区报刊数量,强化党报在边区报业结构中的中心地位。直至1944年前后,纸荒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党报体系也在边区日趋成熟。研究表明,作为媒介物的纸张不仅影响着边区报刊的生产,更是搭建中国共产党报刊宣传网络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张彦台 《档案》2014,(5):24-27
抗战时期,日本在华北乡村市场推行贸易统制政策与日本国内经济体制的转变息息相关,也是为获取支撑战争所需的各类物资和为防止社会物资流入抗日根据地。其采取的贸易统制政策主要包括:建立统制机关、固定贸易场所和严格统制农产品的收购。这使农村市场的中枢---牙商的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对农村市场的贸易统制,还是对牙商的剥夺,都暴露了日本侵略者“以战养战”的险恶目的。  相似文献   

6.
杨锦波 《记者摇篮》2004,(11):45-45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具有更大的互动性、开放性和引导舆论的潜移默化性。那么,作为同属一个报业集团的纸媒体,应该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媒体中的“论坛”,这个“新闻集散地、观点集散地”,抢占独家新闻,增强互动发展。就成为每位报业人应该认真思索的一个问题。以下本人仅以辽宁日报报业集团北国网同集团内其他纸媒体的合作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陈李君 《兰台世界》2024,(1):136-139+144
伪满洲国的黄金走私始于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后的关税提升,兴于日伪策动的华北走私。黄金走私最主要的原因是朝鲜、伪满、天津等地的黄金价格不一致,导致走私者有很大的利润可图。走私者借助陆路、海路等途径从朝鲜、伪满洲国走私黄金。黄金走私促使日本加大了对伪满洲国的黄金统制与金矿开发力度,加速了其对东北黄金资源的掠夺。  相似文献   

8.
媒体发行量应有公正的市场监督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报业市场还处于生长发育的初级阶段,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报业竞争需要自由当然也需要规范,没有规范的自由是不利于报业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的。在众多涉及报业市场竞争规范化的问题中,目前我认为亟待解决的是“公平竞争”的问题,焦点在报纸的发行量上。  相似文献   

9.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策划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包括当时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热河省)。这个傀儡政权,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直接操纵下,统治东北长达14年之久。历史学家一般把东北这个时期称为“伪满时期”。目前,对伪满历史的研究,在我国尚未充分展开,对伪满广播的专门研究则更少见。研究伪满广播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广播这种舆论工具性质、作用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全面地了解中国广播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0.
《新闻前哨》2008,(4):96-96
宋建武、董鸿英在2008年第2期《新闻与写作》撰文称:“报业”不是“报纸业”.而是“报道业”。“报业”以纸这种特定介质作为信息显示终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那么.“报业”的基本功能和核心价值是什么呢?是信息的收集、加工以及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个信息加工商和信息传输网络运营商,同时它也会因为营利模式的需要.成为媒体运营商。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报业作为一个以生产、出版纸媒体为主的行业,一个特殊的社会单元,也概莫能外。而且因为报业本身的特殊性,尤其作为党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新兴媒体的崛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新形势、新阶段和新任务,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不但不能削弱,反而应该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以保证报业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图书馆编的《伪满洲国史料》 ,已由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出版。全书大 32开本 ,共精装 33册 ,定价 96 0 0元。本书分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史志四编 ,汇集了伪满洲国以及相关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共 88种。时间跨度从 192 7年至 194 5年 ,即从日本帝国主义阴谋发动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出笼 ,到日本投降、伪满傀儡政权倒台为止。文献是从吉林省图书馆特藏中精选出来的 ,有日本和伪满当局的出版物、档案资料、民国时期出版的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资料等 ,其中有 18种为孤本 ,均首次汇编影印出版。本书的…  相似文献   

13.
1932年3月1日日本侵略者在我国东北炮制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开始了对我国东北人民的殖民统治。日本侵略者在以武力镇压东北人民反抗的同时,于1932年7月25日成立伪满协和会,开展以伪满“建国精神”、“民族协和”为中心的思想宣传,欺骗东北人民,泯灭东北人民反满抗日的思想意识,服从日本侵略者的殖民统治。伪满洲国元首执政溥仪担任伪满协和会名誉总裁。直到1945年8月17日,伴随着伪满洲国的垮台,伪满协和会才随之自动解散。伪满皇帝溥仪兼任伪满协和会名誉总裁时间长达十四年,对于伪满协和会各项职能的发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研究溥仪伪满协和会名誉总裁的身份,能够进一步揭示伪满头号汉奸溥仪的全貌。  相似文献   

14.
王雪驹 《现代传播》2023,(12):40-47
日语“情報”一词即指情报、信息,这指涉了两者的同义关系。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情报、信息、新闻三者之间本身存在着共通之处,近代日本间谍即与日本在华新闻活动密切相关。1886年,日本军人荒尾精创办了日本在华首个正式情报据点汉口乐善堂,展开了对华情报调查活动。汉口乐善堂的日本间谍将“办报”作为“集体行动形式库”,加入东亚同文会所,通过办报刊延续其情报生涯。将汉口乐善堂情报活动纳入日本在华报业活动中予以考察,可厘清近代早期日本在华报业的人际网络、地域分布、情报属性的历史语境,也充分证明了近代日本在华报业的性质、特点、走向与日本对华战略在结构性关系上的共存一致。  相似文献   

15.
汪伪全国商业统制总会述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国商业统制总会(简称商统会),是1943年初汪伪政府向英美宣战,参加“大东亚战争”后设立的物资统制机构。对这一机构及其主要活动展开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汪伪统制经济的本质,对研究沦陷区的经济结构、日伪与资本家的夫系等课题也不无神益。一、商统会成立的背景与经过商统会的成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日伪原有的物资统制政策日益陷入困境,日本被迫实行“对华新政策”,改由汪伪政府出面进行经济掠夺的背景下产生的。其形成经历了一个日伪互相勾结又彼此摩擦冲突,最后达成妥协的过程。1.日伪的物资统制日益陷入困境物…  相似文献   

16.
赵明 《当代传播》2002,(6):50-51
1973年,美国出现了协调与监督报业的“全国新闻协会”,并成立了20多个社团以及由各州兴办的名目繁多的各种新闻协会。①英、法、瑞典、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都有与报业有关的行业协会对业内外的许多事务起协调和监督职能。 报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报业管理面临的难题也层出不穷。其中既涉及有偿新闻、新闻官司、假新闻、假广告的问题,也涉及发行大战、新闻纸争夺战及审读制度的建立、报纸发行量稽核等问题,同时还牵涉到报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因此,成立行业协会协调报业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正> 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报业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几次较大的技术革新,激光照排、新闻采编、资料数据库等系统的建立和普及,宣告报业告别了“铅与火”、“纸与笔”、“剪刀加浆糊”的落后作业方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出版时代。如今报业信息化手段  相似文献   

18.
台湾报业在“报禁”①解除前,与政治的关系密切而暧昧,中国时报与联合报的董事长都是当时执政的国民党之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而两报从创办伊始,也都因为与当局关系良好,得以扩展规模,形成报团,并垄断了台湾报业。1988年,“报禁”解除后,虽然台湾报纸种数在一年之内从31家暴增至100多家,但中国时报与联合报的垄断地位依旧屹立不摇。至1992年,自由时报企图打破两大报的垄断②,获得良好成效,该报于1996年宣称发行量突破100万份,成为台湾三大报之一。至此,台湾的报业形态似乎大势已定,三大报团垄断台湾报业…  相似文献   

19.
数字报业应用需求分析 我国报业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几次大的技术革新,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激光照排、新闻采编、资料数据库等系统的建立和普及,使报业相继告别了“铅与火”、“纸与笔”、“剪刀加浆糊”的作业方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出版时代。如今报业出版信息化手段渐趋成熟,多数大中型报社都拥有适于生产流程和资料管理的系统,实现了全数字化的报纸出版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丁敏华  邱扬 《新闻前哨》2001,(11):32-33
一、新闻信息技术是现代报业发展的生产力 回顾我国报业的发展历程:报业从“铅与火”,走进了“光与电”,丢掉“笔与纸”,跨入到今天的网络时代,报业的三次大发展证明,只有技术革新和发展,才能推动报业的发展和前进。 现代报业的生产特点是:新闻采访、编辑网络化,新闻摄影数字化;新闻产品的发行和传送方式的趋势是无纸、无人化。这就意味着电子新闻信息技术、多媒体传播技术在报业的生存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现代报业的发展更离不开新闻技术的进步。 依据现代报业发展的特点以及报业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有许多新技术、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