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顶球     
一、背景简介 为满足新课程教学的需要,笔者对"水顶球"演示器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装置是依据水压产生的原理而设计的,主要是为教学演示使用,通过观察"水顶球"这一有趣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在初中<科学>第七册(上)的教学参考书中介绍了一种演示该现象的实验装置,但该装置需要使用高压气筒,而且操作上不易控制.与此相比,本装置设计制作非常简单,现象明显,持续时间长,操作和携带方便,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2.
一气顶多球     
气顶球这个演示实验因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趣味性,是在学习流体力学中伯努利原理时最受物理老师和学生欢迎的一个实验。1.气顶球演示实验原理气顶球演示实验所涉及的物理原理是流体力学的伯努利原理:  相似文献   

3.
本教学设计创造性地设计了3个探究活动,即:探究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的影响(演示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演示实验)、探究胰岛素对金鱼血糖浓度的影响(分组实验)。以科学探究为教学主线,教学过程中以实验为载体,驱动和引导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从而建构“激素”和“激素调节”的核心概念,并达到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1 变实验“观看”为实验“观察” 在科学教学中.演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最重要途径。教师做演示实验时,除交待实验器具、实验目的、实验注意点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提出观察的重点。教师对每一项演示实验都应制定相应的程序和方法,特别是依据学生的基础,预见到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缺陷。精心策划富有启发性的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5.
小学自然课中的演示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的重要方法。下面仅以“水的压力和浮力”(《自然》第三册第十四课)为例,谈谈如何进行演示实验教学。一、分析内容,确定难点在讲“水的压力”这课时,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各类事物中,已经使他们接触到:“水是有压力的”这个现象,因此无须进行演示实验,只须用讨论方式即可完成。但是,在进行“水的浮力”这部分教学时,学生中就会出现较多的问题。由于学生看见船、木块、塑料等物体在水面的漂浮现象,以及自己在水  相似文献   

6.
高祥龄 《山东教育》2002,(13):45-45,48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辅助作用日益突出。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一、计算机演示不能弱化或代替学生的实际操作有的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微机演示,轻视学生实际操作,甚至用微机演示完全代替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认为微机演示比学生操作更简明、更规范、更科学,并且避免了学生操作的笨拙和麻烦,提高了课堂效率,这种想法和做法是欠妥的。首先,它违反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这样的教学不能让学生充分参与、独立探索。学生只是被动地看演示、模仿演示,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水”的教学设计广东肇庆市第十二中学(526020)刘超一、设计思想“水”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二章中较为重要的一节,它介绍了水的重要性,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为了在教学中突出重点,使学生加深对有关问题的理解,在设计中选用设影录像、演示教具等多种媒体优...  相似文献   

8.
1 物理概念教学要以加强直观为基础。进行物理概念教学,教师应十分重视教学的直观性,例如,沸腾是生活中常见现象,我原来以为学生人人都看到过,上课不必再做演示或实验,但后来一想,学生平时见到的是家用水壶中水的沸腾,由于水壶不透明,他们对“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上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这一科学表述缺乏感性认识。我尝试在课堂上让学生做一个观察“水的沸腾”的小实验,着重指导他们观察“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汽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使他们有了沸腾的直观形象,出乎  相似文献   

9.
在趣味物理实验表演中,“水顶球”与“气顶球”实验都是运用伯努利原理。但二者在实验装置、实验现象、所涉及的物理原理等细节方面仍存在诸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演示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准确直观,现象明显,效果最佳。同时还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眼睛看、脑子想、耳朵听、手中写、口里讲,使学生能以“一种对新奇事物的兴奋感”,去攀撷化学王国的瑰宝。学生有了登山的梯,过河的桥,就会“不怕科学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演示实验的教学程序大体应为:  相似文献   

11.
实验是物理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 ,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物理教学中教师利用实验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 ,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一、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可加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实验是培养实验技能 ,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充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发挥其创造性。例如 :在“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等教学中 ,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实验前教师组织学生对实验目的、原…  相似文献   

12.
中班科学活动“认识水”,主要目的是让幼儿知道水的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等几大特征。为了让幼儿正确认识水会流动这一特点,教学时常常需要演示实验,但如果直观性不太强,往往达不到最佳效果。结合幼儿认识规律,我采用了一种新的演示法,教学效果比较理想,特推荐给...  相似文献   

13.
“比热”历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其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比热”的演示实验不容易做好,演示实验温度的变化不能被学生直接观察;二是学生对“比热”意义理解上的困难。要攻破这一难点,搞好“比热”的教学,关键是做好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4.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说过:“化学是实验的科学”,“没有实验,任何东西不能深知。”实践证明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最有魅力,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充分运用实验这一手段演示和验证物质的某些性质和化学原理,对学生进行形象具体、直观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演示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加强演示实验教学,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十几年的教学工作,笔者在运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素质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实践,现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课标》和新教科书已经将过去教学中的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明确写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如学生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变为"探究水的沸腾",演示实验"观察平面镜成像"变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等,通过多年的课改实践,物理教师已经对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多数教师能够较好地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6.
如何引导学生探索成功呢?教改实践证明电教媒体的正确应用是重要因素之一。我们的电教媒体主要是录像演示实验。本文着重从录像演示实验(以下简称“演示实验”)的设计和使用两方面谈谈如何使学生探索成功。总的讲,演示实验的设计和使用只有在切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时,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也才会使学生探索成功,所以编辑和使用演示实验时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设计过渡性演示实验,设计与每个演示实验相对应的实验报告,使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要探索的问题沟通在“细胞”一节教学中,学生对细胞的了解如果仅局限于一个学生实验中…  相似文献   

17.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种传统的、基本的形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运用十分广泛,而且它是一种不同于其它实验,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边”关系的活动。 但是,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作为学生的认识过程,亲自实验比教师演示自己看效果更好。因此,把学生推上讲台做演示实验,演示的学生由旁观者转变为当局  相似文献   

18.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演示和学生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十分重要。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教师口头上讲得再生动,再形象,不如让学生亲眼看一看,动手做一做。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是科学“树干型目标实验活动”在科学教学中,实验是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和研究科学的重要方法。然而,在当前的科学实验教学中,实验课往往还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有时甚至是教师以讲解代替操作,学生动手机会少。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缺少实践的检验。没有具体体验,  相似文献   

20.
王焕乾 《现代教育》2003,(5):120-120
生物学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更应该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科学探究过程,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的基础知识,即注重了对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的培养,更注重了对学生全面科学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扎实、牢固,从而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多年来生物实验教学实践,我认为做好生物实验探究必须坚持三个“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