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是开启语文教学的又一把金钥匙。为了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质量和语文素养,教师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教学实践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一、指导方法,突出课外阅读的实效性1.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课内精耕细作,课外跃马平川"。大家知道,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扩展,要由课内带动  相似文献   

2.
正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很有必要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来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1+X"阅读是"部编本"语文教材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拓展和延伸。小学语文课内教学要把握好精读与略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课外要积极推行"悦读、跃读、阅读、月读、越读"。课内课外阅读教学密切联系,内外融合,学生方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4.
周红英 《考试周刊》2014,(32):53-54
正语文教学绝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完一篇篇课文就算结束了,它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吕叔湘先生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乃至语文能力都是很重要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凡爱好课外阅读的学生,其语文水平、语文成绩往往比较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九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对学生而言,读书的积极意义众所周知。课外阅读使语文变得丰盈。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何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得积累,感受阅读带给心灵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主要表现为:鼓励"创"读,尊重独特体验;引导"研"读,培养探究学习;强化阅读的个性化反思;指导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的书。"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没有丰富的阅读,语文能力就不会有很大的提升。所以,加强课外阅读成了新课程倡导的语文教学理念。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案例一:在进行《清平乐·村居》的"拓展延伸"环节时,向学生介绍了辛弃疾的另一名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并且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是需求的动力 ,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 ,自然就如花香引来了蜜蜂一样 ,努力寻求阅读机会 ,从中获得信息 ,得到阅读满足 ,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笔者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三个有效途径是 :一、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在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的今天 ,由课内对课外的过渡 ,显得尤为重要。要有意识、有系统地课内外结合 ,扩展学生课外阅读量。在这方面 ,我采…  相似文献   

9.
吴小民 《中国教师》2013,(24):44-45
语文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又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和发展能力。《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必须与课内阅读紧密结合,以课内阅读促进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必要补充和延伸,让学生明晰课外阅读是课内阅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明确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要达到上述规定要求,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课外阅读作为辅助和补充。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正式颁布,在新修订的语文新课标中特别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语文新课标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对阅读量作了具体要求,要求学生9年的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课外阅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活动,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内学习的有益延伸和补充,是中学生求知、启智、奠定良好素养的重要平台。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  相似文献   

12.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要达到145万字,如此之大的阅读量光靠课内阅读是达不到的。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不光要重视课内阅读,也要重视课外阅读。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将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既能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把课内和课外阅读进行有机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4.
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为学生创设课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自主阅读,自由阅读,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从而保持恒久的阅读动力。如何创设积极的课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切实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本人结合这几年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5.
课外阅读不是语文学习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因此,我们要重视课内外阅读,大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衷地爱上阅读。身为教师必须要开放语文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使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通过创设阅读平台,养成阅读习惯;延伸阅读内容,培养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组织阅读活动,分享读书乐趣等路径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终生与书结缘!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拓宽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延伸,搞好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纭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从而使其身心得以健康地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掘。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总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所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笔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延伸阅读指导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既要注重课内阅读能力的培养,也要加强课外阅读,更要注重课内教学、课外阅读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尝试进行了拓展式课外阅读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的延伸和补充。一、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使学生想读激发小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使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渴求性的自觉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