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利用好现有设备和技术,实现较高的油层钻遇率,是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关键。通过分析影响水平井油层钻遇率的因素,总结了水平井靶点深度确定、入层角度控制、水平段钻进、出层的判断及调整这四个提高水平井油层钻遇率的关键技术,并在营451断块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水平井的油层钻遇率。  相似文献   

2.
地质导向技术能有效提升水平井目的储层的钻遇率,在长宁区块的页岩气开发中被普遍应用。以长宁区块L209H25-1井为例,引入元素录井资料作为地质导向依据,通过该井的钻前地质设计学习,地质导向中的入窗点的卡取和水平段的轨迹控制,详细探讨元素录井在页岩气井地质导向中的应用方法。研究表明:利用地层元素分析资料进行精细地层对比与地质建模,是一种在川南地区页岩气开发中行之有效的水平井地质导向工作方法,能够完成水平井的安全、高效钻进,达到提高优质页岩储集层钻遇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水平井井眼在油层中穿行往往出现钻遇油气显示差油层或疑似水层的情况,采用基于分段封隔器及酸洗胀封一体化工具的水平井筛管分段完井工艺可以基本满足这类情况的生产要求。以A井和B井为例介绍水平井筛管分段完井工艺的现场应用情况。A井根据随钻数据分析得到井眼轨迹在同一油层存在不同油气显示段的情况,通过实施筛管分段工艺实现水平段具备完成裸眼防砂和砾石充填两套完井工艺的条件;B井针对井眼轨迹末端进入异质层(如泥层、疑似水层等)的问题,通过筛管分段工艺和管内封堵技术实现封堵水平段底部异质层。目前,两口井完井工艺均成功实施,效果验证有待进一步跟踪。  相似文献   

4.
为动用川西中江气层储量及验证气藏地震预测模式,在中江-回龙构造向西倾末端部署了一个2口长水平段水平井的井组。结合2口水平井相同的井身结构、不同的造斜点井眼尺寸等情况,采用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优化钻井参数和钻具组合、优选钻井液体系等技术措施,成功钻达目的层并顺利完钻。本井组的顺利施工,为今后在川西中江气田的长水平段水平井钻进及气藏开发积累了实钻经验,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地球物理无线随钻测井技术,对常用随钻测井(Logging While Drilling)仪器进行了介绍,随钻测井主要应用于对采用常规钻井技术难以开发的薄层油藏、复杂断块油藏、边远油藏、低渗透剩余油藏等油藏的钻井开发任务,总结了测井实际应用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针对吐哈油田在深井钻井过程中,特别是遇到研磨性强的硬地层时钻井钻速低的问题,吐哈钻研院根据该油田的地层特点研制出了YDC-168型旋转冲击钻井工具。研究及实验结果表明,YDC-168型旋转冲击钻井工具对于研磨性强的硬地层机械钻速的提高具有一定效果,较好地解决了在钻井过程中遭遇研磨性强的硬地层钻速低的问题,对进一步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有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针对春光油田地层特点,在适宜PDC钻头区块进行PDC钻头选型、井眼剖面优化、钻井参数优化、钻具结构优化和钻井液优化等方面研究,二开后直接使用PDC钻头+螺杆一趟钻完成了二开井段直井段、斜井段、水平段所有施工任务,形成了春光油田的一趟钻配套钻井技术.2014年春光油田运用一趟钻技术累计完成了11口井,平均机械钻速25.14m/h,比该区块的平均机械钻速19.49m/h提高了28.99%.  相似文献   

8.
针对小井眼侧钻井防砂存在井筒与油层接触面积小、井眼尺寸小、缺少配套成熟的机械防砂技术、管柱后处理难度大等难点,研制开发了小井眼侧钻井机械防砂技术,形成了7 in和5殎殞 in小井眼侧钻井套管固井射孔机械防砂配套技术及侧钻(水平)井固井防砂完井一体化技术。该防砂工艺在在胜利油田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了很好的防砂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9.
致密砂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及砂体分布的不规则性导致优质储层钻遇率低,常钻遇大套泥层和干层。为了研究在气测值较高的泥岩层段进行压裂施工的可行性,选择处于相邻两条河道的三口水平井进行对比,其中一口井钻遇大段泥岩层。结合产量参数、微地震裂缝形态、示踪剂监测结果对泥岩层段最长的JQ1-8-H1井进行压裂必要性分析。通过对比,试气产量与河道宽度、砂体厚度呈正相关关系。微地震裂缝形态显示对于泥岩层厚度小于5 m的层段,裂缝纵向延伸较砂岩段小,但可以沟通远处有效产气层。示踪剂产出剖面结果显示,泥岩层段的产水率和产气率较高,取得较好的穿层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10.
辛镇地区沙四段高压盐水层作为一套特殊储层,距离油层较近,这套高压盐水层从钻井施工到滚动投产均对勘探产生了负面影响。从研究大的沉积背景出发,分析储层特征、断裂体系和成藏动力与油水充注的关系,探索高压盐水层的形成机理,规避因钻遇高压盐水层所带来的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在齐604块薄层稠油油层中应用水平井技术,对水平井的实际生产动态、效果与直井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践证明,用水平井对齐604块薄层稠油注蒸汽吞吐开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BP算法的自动送钻钻压优化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地进行了神经网络钻压控制器的硬件及软件设计,采用SIEMENS S7—300 PLC作为控制器的硬件核心,应用SIEMENS PLC相应的编程软件SIMATIC STEP7 V5.3进行了控制器的软件编制,并应用PROFIBUS DP网实现了钻压控制器与外围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讯.基于设计出的神经网络钻压控制器,通过MATLAB仿真测试,测试证明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训练过程可进行有效的收敛,其泛化能力也达到要求.钻井现场试运行实验证明该控制方式控制效果良好,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增加系统稳定性,改善系统非线性,提高绞车下放速度的控制精度,各方面性能指标都达到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3.
阿克里姆油田位于土库曼斯坦西南部,含油层HK1-HK14层,随着油田老井生产时间日久,原上部油层井段出水严重,产量下降,为恢复下部油层生产能力,采取加深钻井技术打开下部油层.阿克里姆油田地层压力高,多口井完钻时钻井液密度在1.7~2.1 g/cm3之间,且下部地层部分井段存在破裂带,压力系数大,井底温度较高,易产生井漏、井壁坍塌、溢流甚至井喷等复杂事故.针对井壁稳定、防喷和润滑防卡3大技术难点,经过大量的试验,确定在该地区高密度井段加深钻井施工时使用聚磺防塌高密度钻井液体系.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解决井壁失稳和润滑防卡等问题,保证加深钻进施工的顺利进行,满足阿克里姆地区高密度钻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免钻分级固井技术是目前国内外一项前沿的固井工艺技术,该技术不仅可减少双级固井后钻分级箍内套的作业环节,缩短建井周期,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且能有效提高填充段的封固质量,对延长气井开采寿命,提高油井综合开采价值具有显著的效果.本文阐述了免钻分级箍在延长气田延长区块应用效果,探讨了免钻分级箍的应用工艺技术和实际操作要领,为免钻分级箍使用成功率和免钻成功率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主力断块均已进入“三高”开发阶段,由于断块复杂且小、构造和储层复杂,含有条带窄,难以实现一次井网对油藏的充分控制,形成了小断块局部高和井间、层间剩余油滞留区。根据油田的实际情况以及侧钻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应用开窗侧钻技术挖掘复杂小断块局部剩余油潜力无论从开发效果上还是经济效益上都是较好的。  相似文献   

16.
杨登科  汤强  罗云 《茂名学院学报》2012,22(4):61-63,71
PDC钻头给钻井带来了高钻速、高时效,降低了钻井总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但由于使用PDC钻头钻进时,机械钻速快、岩屑细小、钻时变化不明显,也给地质录井造成了困难。依据现场工作经验,通过分析PDC钻头破碎岩石的特点,探讨了使用PDC钻头对录井工作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在PDC钻头条件下提高录井质量、卡准油气层的方法,以期在准确提取地质资料的前提下,加快钻井速度,减少对油气层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自动钻井有钻井过程优化、自动控制、优质高效钻进、井身高效钻进、井身质量好,能精确控制井身轨迹,钻深井、超深井、复杂井的功率大,成本低,钻井实效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本文简要介绍了自动化钻井系统地面自动控制系统,井下自动控制和钻井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原理。以大庆油田为例,介绍几套实行自动化钻井技术方案,通过可行性分析,得出自动化技术结论,并建议加快自动化钻井计数速度,以提高自动化钻井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稠油油井的试油过程中,提钻吨位过高下钻困难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射孔后油层中的稠油进入井筒中,累积到一定数量后粘附在管柱上,从而导致提钻过程吨位过高,目前有多种方法来解决稠油粘附管柱问题。对准噶尔盆地准东地区的台59井及台601井两口稠油油井提钻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提钻方法,最后提下钻取得的效果也不同。这对解决稠油井的提下钻过程中困难的问题可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物照片,介绍了几种新型钻削刀具及其实施工艺。包括采用一把钻头实现钻、扩非定尺寸加工及沉孔加工、深孔加工的多工序复合刀具,加工深孔和微小孔用的特种刀具等,并介绍了刀具涂层技术的新进展。这些新型刀具和工艺的应用对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制造成本有着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沿煤层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煤层气开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煤发育地区采用垂直井压裂井、多分枝水平井、水平对接等钻完井方式,很难获得经济产量。构造煤破碎松软,钻、完井困难,如果加大钻井液粘度,又会对煤层严重污染,难以形成有效的渗流通道。如果采用沿煤层顶或直接顶板底部钻水平井,进行水平井分段压裂,可有效提高煤层气渗流率,避免钻井液、压裂液直接作用于煤层而造成的储层污染。通过分段压裂在煤层及顶板处形成大范围的三维裂隙网络,可大幅度地提高单井产量和经济效益,有效超前解决煤矿瓦斯突出和涌出问题。基于上述理念设计施工的宣东二号煤矿XC-01H井,在液柱高度325 m时的排采初期已开始产气,该技术有望突破构造煤采气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