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日记给我的     
1月6日 晴 “写日记的习惯应从小养成”,这话一点都不假。然而在最初,我对写日记的概念是很朦胧的,每天只是记些“流水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日记的认识也有所提高,每天都会有一些感受和特别的事情被我宣泄笔端,逐渐养成了一种习惯。假如有哪一天没有写日记,我会觉得生活都不完整了。  相似文献   

2.
你的心事我愿意听GOGO姐:您好!我都十六岁了,上职中。我从小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他们对我特别的关心,呵护我也是无微不至。从小到大从来没自己独立做过什么事情,也没有自主拿过什么主意。想想我在家里的一切事务都是由别人给打理的,我似乎也有些习惯了,什么事情也不愿意自己去想,  相似文献   

3.
《当代职校生》2008,(4):39-40
GOGO姐:您好!我都十六岁了,上职中。我从小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他们对我特别的关心,呵护我也是无微不至,从小到大从来没自己独立做过什么事情,也没有自主拿过什么主意。想想我在家里的一切事务都是由别人给打理的,我似乎也有些习惯了,什么事情也不愿意自己去想,反正有现成的在那儿等着呢。  相似文献   

4.
“赔我十五分钟!”叶叶是个独生子,从小受到娇生惯养,渐渐地,任性骄横,听不进批评意见,什么事情不称心,就大发雷霆,不管谁都不买帐。一天,他又跟同学闹矛盾了。放学后,毛老师把他留下来个别谈话。“今天你为什么又欺负同学?”“他们干么不听我的话,不把电动汽车给我?要不我怎么会打他们呢?‘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嘛!”叶叶两眼瞪得圆圆的,似乎在往外不断喷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教育》2007,(11):24-25
高效经理人遵循了以下八个习惯做法: 他们会问:“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他们会问:“什么事情是符合企业利益的?”他们制定行动计划。他们承担起决策的责任。他们承担起沟通的责任。他们更专注于机会而不是问题。他们召开富有成效的会议。他们在思考和说话时习惯用“我们”而非“我”。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与数学课上的“知识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虽然貌不相似,神却相通。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就可以通过“数学日记”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沟通。一、数学日记——联结数学与生活的纽带生活本身是一本厚实精彩的数学书卷,每页都装有大量极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数学现象与所学的数学知识揉合起来写成日记,促使学生从小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的习惯,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相似文献   

7.
我是我们家的“罪人”,知道情况的人都这么说。可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我做得很对,而且,这也是只有我可以做到的事情。我促成了我爸和我妈的离婚。实际上,应该说是在我的动员和劝说之下,他们俩终于决定离婚了。我从小就习惯了爸妈的争吵。他们俩为了吃面条应该用大碗还是大盘子而一个晚上谁也不搭理谁。我小时候,听见最多的就是妈妈说爸爸“没本事”。爸爸回到天津,在造汽车的工厂里当工人,妈妈在一个国营企业当出纳。一般单位的财务部,都是女人多。女人和女人在一起,不是比老公就是比孩子——谁的老公能挣钱,谁的孩子成绩好,谁家的房子…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明确指出:“教育简言之,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发现很多所谓的“差生”并不是真正的学习差、智力差、能力差,而是学习习惯差。一旦他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从小抓起,从孩子的行为入手,引导孩子把决心、口号落实到行动上。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07,(3):12-13
做爸爸妈妈的贴身小棉袄 湖南省蓝山县辅仁中学“梦幻女孩”我从小就被寄养在外婆家,现在父母虽然把我带到了他们身边,但我丝毫也感觉不到他们爱我。我想跟他们沟通时,他们总是用冷冷的语气打发我。我该怎样与父母更亲密呢?  相似文献   

10.
真实感     
阿婆一辈子住在渔村,35岁那年先生就翻船死了,7个小孩最大的才17岁.她说她是以“我负责养小的,大的孩子自己养自己”的方式把所有小孩拉拔大的. 四男三女7个小孩后来都很成材,也许从小习惯彼此相互扶持,所以兄弟姊妹之间的情感始终浓郁. 他们唯一遗憾的是,阿婆一直坚持住在渔村的老房子里,怎么说都不愿意搬到城市和孩子们一起住.她的说法是:“一年12个月,7个小孩不好分,哪里多住哪里少住,他们都会说我大小心……而且一个人住,我自由,他们也自由.”  相似文献   

11.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基础。《新课程标准》对写字教学更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今的写字教学也是引起了全面的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而且把写好字作为学生一项重要的最基本的素质予以重视。任何事情的成功.都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说,“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可见习惯的重要性。学生要写好字,就必须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相似文献   

12.
西西信箱     
遵义县泮水中学 洋 洋我从小不在妈妈身边长大 ,所以我觉得很难与她相处 ,而她也处处与我为难。还有弟弟 ,他对我的态度也特别不好 ,我该怎么办 ?洋洋 ,因为你从小不是在妈妈身边长大的 ,所以你和妈妈之间可能沟通不多 ,所以你们之间肯定会有一些误解 ,所以你才会觉得妈妈不喜欢你 ,爱唠叨。我想世界上没有一位母亲会不爱自己的孩子 ,没有一个孩子不渴望得到母亲的爱。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洋洋 ,有的时候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 ,许多事情也许就能相互理解了。如果我是你 ,如果我和母亲面对面的沟通有问题 ,那我会…  相似文献   

13.
作为教师,我见过太多的家长埋怨孩子与自己感情疏远,不听家长的话,不愿意与家长沟通等等。作为一个母亲,从我亲身经历感知,与孩子的沟通要从小开始,并且要把沟通渗透到平时的生活中,这样的沟通才是最有效的,也是孩子最愿意接受的。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套用一句老话,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相似文献   

14.
父母为什么不能理解我呢,好像对我所做的什么事情都不满意,整天眼睛就盯着分数,分数。难道真的只有好分数,才是好孩子吗?”“妈妈老是把我还当成3岁的小娃娃一样,什么事情都要唠叨,一件小事也会询问半天,我就不能有点自己的秘密吗?难道在他们面前,我就应该像个透明的玻璃人一样吗?”“爸爸对我追星很是反对,  相似文献   

15.
别来告状     
“老师,小宇又打我了。”“不是的,老师,是小志先用脚踢的我!”学生又来告状了,当班主任以来,最令我头疼的就是学生来告状。双方都有各自的理,很多时候根本分不清谁是谁非,经常把我这个当老师的也搞糊涂了。为了避免“告状”整天围着我转,我在班里郑重地宣布:别来告状!“别来告状”虽然已作为一条班规,但学生却做不到,“告状”的事情还是经常发生。我也在思考:为什么学生遇到一点儿小事都要来找老师呢?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告状”看上去是一种表面现象,其实反映了学生的心理品质问题。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于以“我”为中…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偏爱小团队的管理者,不喜欢铺陈开来,只喜欢少而精,成员只有分工,没有等级界限,一起来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大团队需要极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我不太习惯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习惯为了目的而去设计看起来不相干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叫做渔王的人,他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从小跟随父亲出海,但是,捕鱼的技能却还在一般人之下.更不用说和父亲相比了!所以,渔王特别沮丧。后来,来了一位哲人,问渔王:“这三个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跟你捕鱼的?”渔王说:“他们从小就在船上长大的,他们没离开过渔船。”哲人问:“孩子们都是跟你学习捕鱼技术吗?”渔王说:“从小我就手把手地教给他们,一丁点儿闪失都没有。我总是把我最重要的决窍毫不保留地教给每一个儿子。”哲人问:“孩子们自己捕鱼的时候都在哪里?”渔王答:“当然在我的船上。每次都有我给他们把关。他们就不可能有闪失。我常告诉他们,哪种征兆有大鱼.怎么样起网会有最好的收获。”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叫做渔王的人,他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从小跟随父亲出海,但是,捕鱼的技能却还在一般人之下.更不用说和父亲相比了!所以,渔王特别沮丧。后来,来了一位哲人,问渔王:“这三个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跟你捕鱼的?”渔王说:“他们从小就在船上长大的,他们没离开过渔船。”哲人问:“孩子们都是跟你学习捕鱼技术吗?”渔王说:“从小我就手把手地教给他们,一丁点儿闪失都没有。我总是把我最重要的决窍毫不保留地教给每一个儿子。”哲人问:“孩子们自己捕鱼的时候都在哪里?”渔王答:“当然在我的船上。每次都有我给他们把关。他们就不可能有闪失。我常告诉他们,哪种征兆有大鱼.怎么样起网会有最好的收获。”  相似文献   

19.
佚名 《教师博览》2010,(2):19-21
“他们什么都不缺?恰恰缺少意义和追求。他们不知道有什么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于是他们想:为什么我们活着呢?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呢?父亲辛辛苦苦干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去做?我自己如果有喜欢的事情我要去干,但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到底喜欢干的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20.
我天生就胆小;我天生就觉得自己平凡得不能争取别人的一点注意。 从小,家庭变故给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影响,莫名的自卑占据着内心最大的面积。我的性格很内向,习惯把自己放在一个没有窗和门的空间,我习以为常。我很少和别人沟通,可能是日积月累的自闭使得自己已经缺乏了“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