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7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钧 《科学教育》2007,13(4):F0003-F0004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存在许多“例外”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不能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导致在具体解题过程中忽视一些“例外”特性造成失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素材,以备在相应的知识点教学中及时补充,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能在“例外”问题上引  相似文献   
2.
英国学者霍姆斯曾说过:“我们认为,兴趣已经激发起来即目的已经达到的标志,就是课堂出现一种“灵敏的寂静”的气氛:学生们仔细地倾听着每一句话,你可以逐渐地把声音放低,用不着使用那种专门的演讲式的语调对他们说话。而使用人们之间平常交谈的语调。”^[1]可不知何时起。寂静成为了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活力”的代名词。教师在公开课中尽心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气氛,教师预设的各种教学手段.就是为了挥动学生活跃的神经,避免受到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当光照比较弱的时候,请大家想想叶绿体应以怎样的形态接受光照?”学生纷纷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然后,我请回答正确的同学,用自己的身体代表叶绿体,来演示光照比较弱时叶绿体接受光照的形态。“那么当光照比较强时候,又是怎样的呢?”我的话音刚落,突然教室里爆发出学生的大笑声。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阶段,为人父母,为人师,都很忌讳学生早恋,可以说在中学阶段是“谈恋色变”,大有早恋就是地震的预兆、人生的滑铁庐。当今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语言是越来越少了,分歧越来越多,可是在对早恋的认识上,思想依然是高度一致的,比起阅兵式中步伐还要整齐划一。有时不得不感叹,如果在其它许多认识方面能有如此的步调一致,可能在处理问题上会有更多突破。李镇西说过:“当老师忙于找‘早恋’者谈话时.他已经当消防队员的角色了。”对早恋问题的认识,确实存在着很多偏差,  相似文献   
5.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尊严”一词在最短的时间内响彻华夏大地。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心声,呼出了炎黄子孙几千年来沉淀在精神世界的期盼。可以说,没有一种政策比能让人民有尊严地生活更为人性化,更贴近人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温总理的报告中,不自觉地想到一点,让我们的学子们也能有尊严地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6.
传统课堂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种隐性的敝病,那就是教学的去情境化.物理课堂教学本应是充满着情境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在物理中学会生活.但是,由于物理课堂教学的去情境化,使得物理课堂枯燥无味,再因为其逻辑性较强,使许多学生对物理学感到不可捉摸,甚至在中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个故事,阿凡提与国王对话,国王问:“一边是道德,一边是黄金,你选那边?”阿凡提说:“我选黄金。”国王说:“我选道德。”“缺什么,要什么。”阿凡提机智地回答道。多么简约的对话,几乎找不出一个多余的字,可它透射出的却是真知灼见,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震撼的感觉,直达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8.
诚实的代价     
教室里一片喧哗,教师气冲冲地走进来,大声叫道:“刚才是谁在说笑,给我站起来!”学生噤若寒蝉。一名诚实又胆小的孩子站了起来,教师不加思索就把他“请”出了教室,让他承担全班喧哗的责任。这是学校教育中常见的教育现象。可能许多教师都曾亲历过,却没有重视过。不可否认,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或多或少带有一些浮躁情绪,重视对事件处理的表面结果和所谓教师自身尊严的满足.而漠视事件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9.
如何看待学生的过错,不仅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问题,更是教师教学理念的问题,许多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心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言外之意学生犯的错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捉摸。许多教师每当谈起学生就说:“这届学生比上届差多了。”学生真得越来越差了?越来越让教师无策了吗?一次课堂上意外的小事让我改变了对学生的看法,我们的学生依然是可爱和可教的。  相似文献   
10.
1983年,在北京八中著名校长陶祖伟的倡导下,提出了“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的教育目标,是最早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者会议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素质教育进入到国家政策层面,教育部的两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十五”计划均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