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以学生动手"做数学"代替教师"说数学",就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什么是"做数学"呢?简单地说,"做数学"就是将学习对象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对象,通过自己(独立或是几个伙伴的)探索性活动,  相似文献   

2.
中职学生大都没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使得中职数学教学举步维艰.本文主要通过“做乐赛”教学模式改革,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该教学模式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使学生在浓郁的数学氛围中接受学习,进而主动学习,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应当提倡学生"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积极动手,认真思考,从而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数学教学模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现今教学需求,引导学生"做"数学更适应课程改革以及学生的学习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做"数学提供更多机会,使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来直观有效地学习课本知识。  相似文献   

4.
传统教学中学生学数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学生的反复练习来进行的,为了保证所谓的课堂效率,很少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注重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这样虽然在短期内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提倡让学生"做数学",让学习建立在活动的基础上,强调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把"书本的数学"变为"活动的数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理解和反思,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小学"做数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它把小学数学学习的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数学学习",数学教材中也专门编排了"做数学"的相关内容。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做中归纳""做思结合""做中优化"等策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数学建模思想,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正>众所周知,课题研究是数学家研究数学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立足学生的数学基础,强调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创造"与"发现"的过程,亲身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这与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倡导的"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以及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从做中学"等理论不谋而合。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做思共生"的学习活动。借助信息技术,能萌生学生"做思欲动",能激活学生"做思情绪",能催化学生"做思想象"。在教学中,通过"暗箱式活动""微观性活动"和"精细化活动",能将学生的做思共生学习活动引向深入。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做思共生"活动,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具备数学核心素养,而数学推理能力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推理是数学思维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它贯穿整个数学教学的始终。良好的推理能力离不开有效的实践操作,课程标准将"做"数学确定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师以"做"数学为基石,开展数学探究活动、猜想验证活动、数学实验活动、手工活动等,来促进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前提,让学生通过"做一做""说一说""想一想"等活动来实现经验的积累,可以实现"行"与"思"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做"数学中体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做"是探究的意思,"做"数学就是在"做"中学习数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激发学生"做"数学"亲其师则信其道."一般来说,某位  相似文献   

11.
听能忘记,看能记住,做才理解。有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识,如果动手做的话,可达到90%以上。《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应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动手"做"数学正是基于这一先进理念之上,它强调我们的数学教学应从儿童的数学现实出发,注重儿童主体性参与发现过程的经历,使儿童在动手"做"数学的过程中学会思考,理解知识,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成功体验,有效地提高数学素养,发展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谢华勤 《快乐阅读》2013,(24):126-127
在数学教学中,我发现我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性都很高,做的题目也很多,但是一碰到新颖一点或者综合一点的题目,学生的问题就暴漏出来了。他们只是单一地在做题目,并没有很好地去研究题目,更没有通过做题,悟出一点数学的本质和解题方法来.如何让学生从"做"数学到"悟"数学,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望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这充分表明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组织教学,怎样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怎样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  相似文献   

14.
徐扬德 《成才之路》2014,(27):45-45
初中阶段是数学教育的关键阶段,只有把初中阶段的数学基础打牢了,才会更加有利于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情境设计中认识所学的知识,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不断学会做,而不是说。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学会成长,而且有助于学生通过活动主动去探究与之相关的数学知识及学习数学的规律,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下,应更加把"做"放在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围绕"发展"这条主线,通过找准生长点、巧用联系点、抓住渗透点、强化反思点,来开展具有现实意义的数学活动。数学课堂要让学生实现由外在知识技能的掌握到内在思想经验的提升,才能为学生的终身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取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数学文化是数学文化的启蒙,主要包括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和数学趣题、数学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这些知识的了解,可以丰富学生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所以小学数学的数学文化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应该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强化数学文化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17.
"支架式"教学主要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学生和教师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教学课堂变得更加有效,通过情境、讨论等手段搭建一个可以让学生不断提高的支架,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能力。本文主要就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做进一步探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探索,从"做"中"学".数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9.
孙永刚 《考试周刊》2013,(94):53-53
在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做数学",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一听就懂,一做就错"是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过的切身体会,特别是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感受。那么,为什么会"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呢?笔者通过仔细琢磨学生的典型错误,终于发现了其中的一些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