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熟悉小学语文教材的老师都知道,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图色彩鲜艳,形象具体,且富有童趣,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插图是一朵鲜艳芬芳的花朵,不能让它夹在书中干枯。"由此可见,恰当使用文中的插图,发挥其直观、形象、色彩明丽的特点,来组织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用活教材中这些丰富的插图资源,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相似文献   

2.
<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学段越低,插图越丰富;学段越高,插图的寓意越深。这些插图或写实,或形象,或饱含哲理,或富有童趣,与课文完美结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在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时,除了拓展阅读内容之外,还充分重视课文插图,合理利用,让插图成为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点,使小小插图发挥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发挥教材优势充分使用插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教版教材的小学语文课本上有许多精美的图片,一幅幅细致传神的插图对学生非常有吸引力,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有些语文老师却忽视了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语文课本,把课文中的插图束之高阁.我们教师要开发和利用好宝贵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插图的诸多妙用.  相似文献   

4.
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为了突出课文的某一部分重点,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某一内容,编印了不少数量的课文插图。如四省市六年制第七册语文,所有课文,配有彩图3幅,黑白图30幅(其中有两幅彩图与黑白图重复),其数量之多,应当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现就插图的教学问题,谈点拙见,恳望大家指教。一、对插图的认识课文插图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语文的教学规律、课文的具体内容特点精心绘制的。这些插图内容不同、作用各异,或表现课文中心思想,或描绘故事情节,或描摹人物肖像,或突出课文某一重点。  相似文献   

5.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只要充分利用插图,就可以发挥以下几方面作用。一、利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低年级语文课本大部分配的是多幅图,少部分是单幅图,这些插图是为课文内容服务的,其绘画的  相似文献   

6.
张又方 《教师》2014,(16):31-32
正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大多出自名人之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课文相辅相成,是教材内容的形象再现,是一种形象化了的课程资源,能发挥文字所做不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目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往往忽视了对插图的使用,对教材中插图的指导常常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又或者是运用不当,甚至干脆弃之不顾。以至于使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语文课本在学生眼里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文字书,使原本有趣精彩的语文课成了沉闷深奥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课本中每一幅插图都有一定的意义,决不是随意画上去的。如果老师充分发挥课文中插图的作用,就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符合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学生容易接受,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我们决不能忽视语文课本中的插图。  相似文献   

8.
正比之于单纯由文字组成的课文,插图更具有直观性和吸引力,它对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与理解能力起到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可以说,课文插图是语文老师进行阅读教学的有效抓手,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特殊教具,是重要的语文教学资源。一、欣赏插图,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立体形象实景式的课文插图所承载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资源无处不在。课文插图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资源。作为教师,应该具备一双慧眼,时刻关注课文中的每一幅插图,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的插图有百幅之多。这些插图和文字同等重要,是课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插图对学生预测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深化阅读效果以及启发其探究学习是有极大辅助功能的。遗憾的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很多教师却常常忽略了它的作用。现将初中《语文》全六册教材中的所有插图进行统计、归类并略作分析,希望对教学有所启发。一、人物画像17幅,照应课文,补充课文,形神兼备此类插图以单个人物为画面主体,人物面貌、表情、目光、须发、衣着等形神兼备,展示了画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悲或恨,或悠然或执著。如《鲁迅》那冷峻的…  相似文献   

11.
现行七-九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各类插图150多幅。其种类之多。内容之广。数量之众,堪称历届语文教材之最。这些课文插图。不是对课本的装饰.而是教材内容的延伸。它不仅凝聚了课本编辑者的匠心独运.还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也拓展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视野。然而,仍有不少语文教师,没有把这种类繁多、画面精彩、数量颇丰的课文插图利用起来。为语文教学服务。却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课文点缀;在教学中他们视而不见,见而不用,用而不全。这种严重浪费课程资源的行为和忽视课文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课本中,大部分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几幅插图。这些插图是编者根据课文的内容精心安排绘制的,或表现课文中心,或揭示课文重点,或是课文难点的直观图示,或描绘人物形象,或展开故事情节,或表现自然现象……插图与课文有机结合,构成一个整体,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课文插图,合理利用插图,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很多教师忽视了这些插图的价值,尤其是随着多媒体技术广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共选编课文172篇,其中插图106幅。这106幅课文插图恰似106颗珍珠,璀璀璨璨地,在课本中闪烁。长期来,一些语文教师对课文插图视而不见,弃而不用,不能不说是一大失误。如何让插图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笔者认为有下面几条途径。  一、走出认识误区,文图和谐发展。课文插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美育的重要范畴。因此,重视课文插图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将课文插图当成“画蛇添足”,当成是图画…  相似文献   

14.
<正>打开小学语文课本,我们会发现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课文插图却正越来越被忽视,越来越边缘化。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对课文插图要么视而不见,要么轻描淡写、一语带过。特别是多媒体课件进入语文教学之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课本中,大部分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几幅插图。这些插图是编者根据课文的内容精心安排绘制的,或表现课文中心,或揭示课文重点,或是课文难点的直观图示,或描绘人物形象,或展开故事情节,或表现自然现象……插图与课文有机结合,构成一个整体,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课文插图,合理利用插图,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很多教师忽视了这些插图的价值,尤其是随着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课件越做越复杂,而插图却倍受冷落。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并利用好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让“小插图”发挥“大作用”,让语文课堂因插图而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6.
图文并茂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和课文密切联系,相得益彰,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借助课文插图阅读,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阅读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插图,充分发掘课文插图的实用价值,引导小学生通过插图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或认识不熟悉的事物,或感知不熟悉的情境,让课文插图切实为小学生理解课文服务。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引导小学生借助插图理解课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一 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然而,在我们的常态教学中,很多老师没有很好领会教材的编排特点,没有准确把握插图与课文的关系,没有摆正插图在教学中的位子,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18.
<正>在小学课文中,有很多课文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在儿童的记忆里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想、情感和内心感受。用好这些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都有直接引导作用。本文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插图,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指导学生看插图对于一幅课文插图,在观察的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展开表象、联想和想象等形象思维,又要指导学生运用概  相似文献   

19.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与课文内容和韵意相关的精美插图.这些插图或一幅,或多幅,都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与启迪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里,每篇课文几乎都有一到两幅精美的插图,特别是低年级,就连课后题目的要求,也没有离开图画.这些精心设计的插图,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它是一种可贵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