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喜欢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会玩的儿童才是健康的儿童。信息技术课堂融入游戏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玩,其实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注重操作性的实践型学科,教师应将游戏和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释放自己的天性,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在游戏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方法和知识,将"会玩"转变成"慧玩"。  相似文献   

2.
姜莹 《教师》2014,(17):57-58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情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喜爱游戏是每一个幼儿的爱好和天性,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开展游戏教学,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实现寓教于乐。本文初步探讨了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的必要性和方法,以期构建趣味化的小学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3.
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游戏进行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放手让孩子去玩,让孩子"玩"出好成绩。要想玩能产生正效应,就需要看得准,要看什么时候玩,玩点什么和怎么玩。列举了一些适合课堂和课间玩的游戏,让学生在玩的同时能学得更好。  相似文献   

4.
孙秀红 《山东教育》2020,(12):35-36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我们一直提倡放手游戏、发现儿童。然而,在日常游戏中,很多教师却常常担心孩子不会玩、玩不好,总想对孩子指手画脚,潜意识里仍想牵着孩子走。如果教师真正放手,会看到什么样的儿童?儿童又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呢?前段时间,我有幸跟随"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流动儿童学前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培训班。  相似文献   

5.
"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与儿童的身心成长和发展不可分割.游戏所具有的能量,即其开发儿童内部因固有的发展潜力及其所具有的身心治疗的效果是非常巨大的.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中,要积极参与幼儿的游戏,成为幼儿游戏的伙伴,这样能够调动幼儿的表演欲望,使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游戏,才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玩,组织学生们玩,和学生们一起玩,这样学生们才能玩得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游戏,才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玩,组织学生们玩,和学生们一起玩,这样学生们才能玩得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玩"的情境,让他们在快乐游戏中完成习作。在习作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积累习作素材;在游戏过程中有意渗透,指导习作技巧;游戏结束后,师生进行交流,丰富学生的习作语言。这样"将玩进行到底",就能"玩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9.
"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游戏具有种种教育的价值。"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化教学方式为教师提供了一种顺应儿童天性的法则,教师应珍视游戏化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得到真正、自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朱萍 《教师》2013,(23):76-77
儿童的天性就是爱玩、爱游戏。游戏活动对于儿童的教育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资源开发意识,通过数学游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过程中,实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论述了如何利用数学游戏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1.
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学龄前儿童更是通过游戏进行大部分的学习活动.通过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儿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更可帮助儿童消除紧张心理和焦虑情绪,使其从游戏中获得欢喜、愉悦的情感体验.然而,好玩的天性也常常使得部分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出现诸如锤桌子、扔玩具、攻击同伴甚至大喊大叫的过激行为.此时,要不要对儿童适时进行管束、批评甚至惩戒,成为考验幼儿教师教育智慧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思想与信息的主要过程,英语教学应努力使课堂教学交际化,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变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际。教学时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合适的情境成为一大考验。一般课堂设计有如下几种方法:一、玩一玩,说一说“儿童永远生活在游戏中”,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的情境中享受玩、体会玩,在玩中交际。如教英语招呼语时,我设计了“向七个小矮人打招呼”的游戏,游戏中还配上欢快的“士兵进行曲”,学生见到了童话中熟悉的人物,乐不可支,争先恐后地运用刚学的句子同他们打招呼;教完1—10的数字后,我让学…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奥妙无穷的,数学课堂也应该是趣味无穷的。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违背"幼儿玩的天性,变"疏"为"堵",让学生在数学课堂小手背后。学生貌似"认真"听讲,实则"心猿意马"。这样的课堂不仅扼杀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将学生永远挡在了奥妙无穷的数学王国大门之外。鉴于此,小学教师必须变"堵"为"疏",迎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将游戏引入数学课堂,将数学课堂游戏化。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分析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说,教授方式主要应该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将课程融入其中,让儿童"在玩中学"。其实游戏对于幼儿的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通过游戏可以提高认知能力;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在游戏中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游戏中合作与竞争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游戏课程,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学习真知。  相似文献   

15.
徐蕾 《考试周刊》2014,(99):189-189
<正>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是幼儿获得快乐的原动力。自主游戏,顾名思义,就是儿童自主地开展游戏,也就是儿童"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活动过程"。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更是孩子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让孩子在快乐、自主的游戏中发展,是幼儿游戏活动的目标。有些教师对自主游戏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自主游戏就是自由游戏,是没有价值的盲目游戏。其实不然,只要我们为孩子创造有选择、多元化、不限制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6.
依据儿童爱玩的天性,将游戏活动引入课堂,把数学内容寓于游戏之中,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让儿童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中进行的。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教师不但要任孩子的天性自由发展,还要帮助孩子开发玩的天性,"会玩"的孩子才能"会学"。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几个方面出发,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受、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吴映红 《中国德育》2013,(17):74-77
一到课间,孩子们就会跑到操场上疯玩。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怎么玩,既能玩出平安,又能玩出幸福呢?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克莱因说:"儿童的内心深处更具有原始的东西,必须要在自由的空间和活动中表达出来,这就是游戏。通过游戏,我们能够发现孩子内心深处压抑着的体验和感受,而且我们可能给予儿童的成长发展以根本影响。"于是,以"心理小游戏"为内容的"阳光操场活动"就这样产生了。动员:从"一封信"开始"心动不如行动"。基于孩子是学校的学生,更是家庭的孩子,为了让家长也  相似文献   

19.
<正>列斯加夫特曾说过:"我们应该利用游戏,为了教会儿童掌握自己动作的本领。"此话对于小学语文课堂而言非常受用。小学生天性爱玩爱动,只有转变观念,才能重新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游戏被很多语文教师特别是低年级教师采用,由游戏激发兴趣,让学生们边学边玩,然后通过课后思考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同时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小学语文课堂具有活力。一、游戏安设,兴趣激发  相似文献   

20.
玩是儿童最重要的天性之一,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就是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实施教育。古人说:"一身动则一身强。"实践证明,顺应天性育体,不仅有利于发展儿童的直觉功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造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儿童的健康体魄和勇敢精神。确定一个载体,让学生持续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运动兴趣源于好的载体。如果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