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星阁 《现代语文》2007,(10):59-59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和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在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歌的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一股浓浓的乡情,一缕淡淡的乡愁。因为他的诗歌,余光中素有"乡愁诗人"的盛誉。  相似文献   

2.
台湾诗人余光中在第二届"台湾论坛"发表演讲。在演讲结尾,余光中与台下的听众互动,共同朗诵了他的名诗《乡愁》。有人问他《乡愁》有没有下文?年近八旬的诗人幽幽地吟道:  相似文献   

3.
胡俊 《文教资料》2008,(28):197-200
余光中称诗人是"自作多情"的,能使万物受而知报,领而知还.本文将余光中诗歌的研究成果分为三类:"乡愁诗"的研究、"传统与现代"的研究、"诗艺"的研究,提取主要观点述评之.  相似文献   

4.
刘建琼 《湖南教育》2001,(17):48-48
新版初中语文第三册选入的《乡愁》是余光中先生的代表诗作。余光中,台湾诗坛著述最丰的一位学者型诗人,作为一个在台湾成熟的诗人,余光中本来是一位“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然而由于放逐漂泊,使其诗歌常常神游于牵魂梦绕的故园,吟唱出了一首首“岛屿悲歌”。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过世,终年90岁。噩耗传来,中国诗坛一片唏嘘,叹惜诗歌天空一颗巨星的陨落。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写作的"四度空间"。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栖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对一位诗人最好的怀念就是读他的诗,在大江南北像冬雾一  相似文献   

6.
"乡愁"是中国诗苑园中一个长盛不衰的重要话题,从屈原到李白,从崔颢到李清照,又从马致远到余光中,千百年来几乎无一例外的文人墨客都曾吟咏过这一世间难遁的情感。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长期旅居海外,思乡日深,于是谱写出一支催人泪下的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乡愁》。诗人余光中继承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主题,又新意叠出。我  相似文献   

7.
阅读练习     
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余光中:一生一世永远斩不断的乡愁王钟的在海峡两岸,余光中一直以"乡愁诗人"著称。很多中国人都会背诵他那首《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在大陆和台湾因政治原因分割的历史背景下,不少饱受离别之苦的中国人以乡愁文学为心灵寄托,维系着跨越大江大海的精神世界。作为台湾乡愁文学的代表人物,余光中创新了传统文化中"乡愁"的  相似文献   

8.
<正>余光中的诗歌创作,原是主张西化的,在20世纪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走向了"回归",他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他是一个感情丰富而深沉的诗人,他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都极为细腻、柔绵,《乡愁四韵》便是余光中的代表作之一,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9.
流沙河是饮誉海内外的大诗人,也是台湾著名学者余光中的挚友。1996年8月,余光中应邀来四川大学讲学,流沙河全程相陪,两人在讲学间隙去诸葛武侯祠游览。当来到三国名将张飞塑像前时,他们发现一个"难以置信的大错误",解说牌上竟赫然写着  相似文献   

10.
诗词中的意象是作品中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形象。台湾诗人余光中在《论意象》中给意象下了这样的定义:"所谓意象,即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可见,诗歌意象在  相似文献   

11.
<正>一、比较诵读:初步领略诗歌情感"‘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这是余光中先生的诗句,今天让我们沿着诗歌的河流上溯,欣赏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送别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相似文献   

12.
余光中是一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诗人。本文主要从诗歌创作技巧这一层面上分析余光中诗歌所受到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物化”的情绪,“消融”的文法,“和谐”的音韵。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选自《余光中诗选》)余光中,台湾诗坛著述最丰的一位学者型诗人,生于南京。1948年入厦门大学外文系,开始发表诗作,次年转入台湾大学外文系,逐渐成为台湾诗坛的重要诗人。著有《舟子的悲歌》(处女作)《莲的联想》《五陵少年》《白玉苦瓜》《紫荆赋》等十几部诗集。作为一个在台湾成熟的诗人,余光中本来是一…  相似文献   

14.
余光中是台湾当代诗坛的大将,在中国当代诗史上有突出的地位。从题材与内容来看,乡愁是余光中创作的母题。诗人的诗作中,数量最多、思想艺术成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2月14日,著名诗人、学者余光中先生在台湾高雄辞世,享年90(虚)岁。是年10月,台湾地区的中山大学为余光中庆祝90大寿,这也是诗人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余光中致辞时幽默表示,很多人好奇他岁数已大是否还写诗、创作,他笑说,你们怎么不问我还有没有呼吸呀?余光中认为,写作与呼吸对他而言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不因年龄因素而有所改变。当日他以欧阳修的绝句《再至汝阴》抒发心情,"黄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朱轮昔愧无遗爱,白首重来似故乡"。  相似文献   

16.
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对余光中《布谷》一诗的读解陇西师范学校汪海峰新编中师语文教材《阅读和写作》编入了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代表作——《布谷》。这首诗借助布谷鸟的啼鸣这一独特意象,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思乡情怀。读解这首诗的关键,我认为在于分析和理解诗中拟声词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刘静 《中学文科》2000,(10):12-12
初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觉得有一种清幽曲折的东西充盈其间,令我难忘,现在重新拾起,仍是这样亲切而自然。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体会作品中诗意的漫想、诗性的意境、诗化的语言和诗人的气质。 教学过程 一、初识诗人,感受雨意1.读人:余光中——“乡愁”——乡愁诗人2.读题:  相似文献   

19.
人生忧喜     
点击名篇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人资料盒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台湾著名  相似文献   

20.
美点赏析《风铃》是余光中的一首抒情诗,诗人以风铃为载体,表达出一个游子对故人的无限牵挂和对祖国母亲刻骨铭心的思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