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人物,或为人类作出过杰出贡献,或在某一领域取得过杰出成就。人们为了表达对他们的崇敬之情,往往给他们一个“誉称”。下列历史人物分别有哪个“誉称”?请用线连接。 ①张仲景 诗圣 ②孙思邀 神医 ③扁 鹊 塑圣 ④李 白 书圣 ⑤杨惠之 药王 ⑤吴道子 医圣 ①王羡之 画圣 ③杜 甫 诗仙 圃历史名人与誉称@英子  相似文献   

2.
<正>杜甫作为我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以其强烈的仁爱精神和忧患意识创作出大量充满现实主义风格的诗作,记录下唐朝中后期社会巨变下人们的流离失所和悲惨生活,反映社会矛盾和民间疾苦,传达出传统儒家的仁爱精神和普世价值,因此被世人称为“诗圣”,其诗歌被称为“诗史”。。一、杜甫简介杜甫,我国唐代最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与李白合成“李杜”。杜甫的诗歌具有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梳理发现,入选统编教材的杜甫诗歌共计6首(见表1)。分析探究入选诗作发现,诗人一生上半场追求“自我”、建设“小我”,下半场追求“无我”、建设“大我”,在完成上、下半场的伟大转折中,成就了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诗人——“诗圣”。“诗圣”的形成,既基于个人追求,也基于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谋圣张良     
胡序知 《山东教育》2005,(17):54-55
近代人以行业为类别,评出了中国古代的十几位圣人,张良的名字赫然列于其中,被冠为“谋圣”.与书圣王羲之、诗圣杜甫、医圣张仲景等人并列,令人肃然起敬,燃栈道瞒项羽、“约法三章”、立太子平韩信.到最后又从汉宫的信任危机中及时抽身,张良的每一着棋都想在常人三四步之前.其足智多谋令人叹服。下面,让我们撩开历史的面纱,认识一下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谋圣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5.
人所共知,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而唐代还有  相似文献   

6.
“诗圣”一词在中小学课堂上常被提到,但对于其内涵以及为何单单称杜甫为“诗圣”却少有人提及。杜甫被称为“诗圣”除了他忧国忧民的精神外,主因其实是其各体兼擅的诗歌创作能力。在古体诗、近体诗创作上,杜甫都体现出强烈的继承与创新的意识,取得了很多开拓性的成就。义务教育阶段统编语文教材所选杜诗,时代跨度大,体式更是众多。借助纵向梳理比较,能够使学生对杜甫的精神境界、诗歌造诣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真正把握“诗圣”的内涵,最终提升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唐代大诗人李白与杜甫,一位号称“诗仙”,一位号称“诗圣”。这两个雅号冠在两位大诗人头上,是再恰切不过了。“仙”让人感到豪放、飘逸;“圣”令人感到端庄、肃穆。“仙”是超凡的形象,自然天马行空、来去自如;“圣”是人中精英,受崇人世尘寰。古代人用比喻对两位大诗人加以褒誉,正与当今我们所说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创作方法所形成的文风相吻合,一位作家用什么样的创作方法去处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与前人的昭示、同辈的影响有关,更与其本人的世界观与性格密不可分。所以创作方  相似文献   

8.
杜甫的诗歌创作因其对现实的关怀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则被誉为“诗史”。对此,清人仇兆鳘《杜诗详注·序》有一总结:“宋人之论诗者,称杜为诗史,谓得其诗可以论世知人也。明人之论诗者,推杜为诗圣,谓其立言忠厚,可以垂教万世也。”仇氏之论指出,宋人以“诗史”誉杜甫,是“知人论世”之文学接受方法;而明人之以“诗圣”誉杜甫,则是“以意逆志”的结果。然无论何种方法,对杜甫的赞誉则一:他们都是心折于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平民情与入世心,即对现实社会之强烈关怀。  相似文献   

9.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是和“诗仙”李白齐肩并称的“诗圣”,在我们的印象里,他忧国忧民,很多时候处于困顿之中,不过,你可知道,诗圣也有世俗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文章用大量的资料论证了圣的原型是远古之巫祝。巫祝藉气与神相通,这就是“虚静”、“心斋”的由来。圣最显著的品格是与“天地合其德”,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最根本的人生关怀,圣是道的体现者,由此确立了中国文化的内倾性特征。在远古时期,圣被认为具有极大的超自然力量,至今“圣”仍有“智慧”之义。随着“圣”的逐步道德化,圣最终被作为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政治的理想。  相似文献   

11.
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代誉为“诗圣”,他的成就和影响几乎无人可及。但清初王夫之却对其存有严重的偏见,竭力贬抑杜甫人品,贬低杜诗成就。王夫之抑杜、贬杜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认为杜诗有悖风雅传统;二是厚古薄今倾向;三是重汉魏轻唐宋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正>秋阳尽染扶疏草木,曲水拨动斑驳流光。锦城之西这片曾被诗圣杜甫足迹覆盖和诗句生成的土地,街道名都充满诗意,以至于在人潮熙攘和车水马龙之间、商业鼎盛和烟火浓郁之外,让人默诵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际,想象诗圣当年茅屋为秋风所破的窘迫际遇与即兴赋诗的浩阔慨叹。  相似文献   

13.
石雯卿 《少年月刊》2024,(Z1):14-15
<正>本期好书:《杜甫传》分享心得:“读完这本书,我被杜甫心系家国的伟大情怀和无以伦比的文采深深折服。”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诗圣杜甫也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给同学们推荐的书是《杜甫传》。在这本传记中,作者融杜甫生平、诗作、时代于一体,通过“家世出身”“长安十年”“两次流亡”“走向人民”“成都草堂”等十三个章节的生动描述,形象立体地叙述了诗圣杜甫游历,为官,漂泊的生命轨迹。  相似文献   

14.
寻·常     
子晨 《中文自修》2010,(5):64-64
诗圣杜南在他的《曲江》诗中,有这样两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被认为是对仪非常工整的妙句。为什么说它对仅工整又很巧妙呢?因为其中“寻常”二字,利用了汉字的多义性,从诗句的内容而言,既有“平常”“普通”之意,从对仗的角度,“寻”和“常”又都是我国古代的度量单位,与“七十”这两个数字,组成了绝妙的对仗。  相似文献   

15.
列举老师     
列举老师叫谢如斗教历史。谢老师记忆力很好表层光光的脑袋里面井然有序地排列着许多古人的档案。他说,学好历史并不难,关键是在熟悉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基础上,进行归类总结,找出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于是,在他嘴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列举”。比如,让我们列举一下,中国历史上曾经是农民的皇帝。又比如,我们列举一下中外曾是木匠的思想家,等等。我们都叫他“列举老师”。关于谢老师,有许多趣事。有个同学常在课堂上睡觉。一次,谢老师叫醒他说,我向你列举一下中国历史上被尊称为“圣”的人物,杜甫为诗圣,顾恺之为画圣,张仲景为医圣,…  相似文献   

16.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被后世喻为“诗圣“,其诗歌被喻为“诗史”。杜甫诗歌在艺术上的造诣,是后人顶礼膜拜的对象。然而,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并非仅仅体现在杜诗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上,更重要的体现在杜诗所蕴涵的懦家文化内涵和深广的人文精神。杜甫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士”.在他身上折射出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当然杜甫之圣并不仅仅表现在诗歌艺术方面,更表现在其人格境界方面。如何准确把握杜甫人格之圣的核心内涵,是杜甫研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说到杜甫人格之圣的核心内涵,"忠君""爱民"四个字似乎已成为不可磨灭的烙印,甚至是不可推翻的定论。考察杜甫的生平与创作,笔者认为杜甫的人格之圣至少包含了正道直行的凛然风骨、承担现实的责任精神、怨而不怒的温厚情感等三方面的核心内涵。而考察杜甫人格之圣的成因,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文化启示: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的高度统一是成"圣"的基本前提,心性修养与注重实践的高度融合是成"圣"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集大成的诗人,他的诗对后世影响巨大,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歌被接受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宋代则是一个关键时期。他的诗在唐末五代已颇有影响,到宋代则形成了一个学杜的高潮。通过《旧唐书.杜甫传》和《新唐书.杜甫传》的比较,可以看出杜甫诗歌接受从唐末五代到宋代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Jokes and Humor     
有三个人死了。分别是一名医生、一名会计和一名律师。他们来到了圣彼德面前。圣彼德对他们说,如果他们想进入天堂,就得每人回答一个问题。圣彼德看着医生开始发问,“以前电影院放过一部电影,说的是一艘船撞击冰山后沉没,电影的名字是什么?”医生回答,“《泰坦尼克号》,”医生随即被允许进入天堂。然后圣彼德看着会计说,“船上有多少人遇难?”  相似文献   

20.
"诗圣"杜甫与"曲圣"关汉卿,同列世界和平理事会所选出的中国古代"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中,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诗坛与曲坛最高成就的代表,杜诗与关剧的思想、艺术,在以下诸方面有相似之处:一、关注民生,立足现实;二、同情弱者,怜悯女性;三、曲尽人情,雅不离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