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课程结构直接影响到公选课实施质量。在选取26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基础上,对它们公选课的设置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其存在课程总量不足、课程类别比例失调、不同内容或性质的课程比例不均、师资结构不尽合理、课程趋同现象严重等若干问题,公选课实施质量缺乏保障。因此,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亟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优化公选课课程结构,提高公选课课程的设置质量。  相似文献   

2.
对高校公选课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王玉琼 《教师教育研究》2005,17(2):50-53,63
阐述了公选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高校公选课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课程遴选、学生选课指导以及公选课学业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培养工科学生经济学素养,提高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为工科学生将来从专业技术岗位走向管理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文章基于经济学类公选课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防灾科技学院公选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经济学类公选课设置进行研究,提出丰富公选课课程网站信息量,为公选课课程选择便利;增加经济学类公选课开出量,设置综合性经济学类公选课等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4.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公选课在教学和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师开课、学生选课和课程监督等方面。高校应加强课程建设,构建符合学校特色的公选课课程体系;鼓励名师开课,提升公选课师资队伍水平;引导学生积极正确选课;加强课程监督评价体系建设,提高公选课质量。  相似文献   

5.
国内许多高校的公选课开设存在一些问题:公选课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较窄,网络选课的方式使得学生选不到想要的课程,一些学生盲目选课和选而不学的态度使得教师失去了上课的激情与动力等.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对公选课开设的现状进行调查,对公选课存在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问题分别进行归纳和分析,提出丰富公选课形式、加强选课指导、提高公选课地位、创新教学方法、优化公选课考核制度等改进措施,使高校的公选课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6.
素质公选课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开阔视野,优化知识结构,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但就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状况来看,素质公选课的内涵和价值并未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对某高职院校素质公选课学生学习态度、课堂教学、考核方式、课程设置以及网络公选课的相关调研分析,发现公选课存在重视度不够、课堂效率不高、考核单一宽松、网络公选课流于形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选课指导,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网络公选课水平等建议,以期切实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素质公选课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动机视角下公选课教学与管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动机为视角分析公选课教学及其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教师缺乏成就动机,形成"教学倦怠";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形成"学习倦怠";工作人员缺乏成就动机,形成"工作倦怠"。缓解、消除各方面的倦怠,提高公选课教学与管理质量,应优化公选课课程结构,整合公选课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建立教师与学生参与公选课管理与决策机制,加强选课指导,建立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制度。也就是要通过提高教师、学生及教学管理人员的动机激起水平,促进公选课教学管理质量不断提高,发挥其在实现教育理想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校公选课普遍存在着开课数量不足,随意性大,课程定位不科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从提高思想认识、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学生选课指导以及在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基于PHP+MySql的学生选课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针对学生自主选课、教师查课评分以及管理员课程设置三方面进行了设计,基本实现了学生的在线信息查询、选课功能和教师对课程信息的查询、期末评分功能,以及管理员的课程设置和数据管理等功能,初步解决了三者在访问和管理系统上的权限问题。  相似文献   

10.
职业院校的公选课开展的风生水起,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引入了公选课的平台。目前在高职院校公选课数量充足,但公选课课程内容体系、课堂质量、课程评价以及管理部门对于课程的管理都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着重从这些问题着手,以期提高公选课通识教育的质量,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地方院校公选课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选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产物.目前,地方院校公选课的开设与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总量严重不足,鲜见优质课程;课程结构不合理,文理工学科难以兼容;难以形成稳定的优质师资队伍;公选课的监督体系不完善,这些严重制约了公选课的发展.高校应积极探索,引导学生选好上好公选课;确保高素质师资队伍;加强公选课课程建设;严格公选课考核制度,适当减少学生公选课的学分;时间的安排应体现人性化;进一步深化公选课的改革,切实提高公选课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志宏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3):28-29,44
按照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培养目标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从任课教师的角度出发,结合学院目前的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进行了船院开设经济管理类选修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阐述了选修课程设置和安排的一些教学设想,包括的内容有选修课程设置的原则、所开设的课程、选修课程教学安排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融合教育的实施对幼儿教师素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一直承担着培养幼儿教师素养的重任,但学前教育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却一直都忽视了特殊教育的诉求。因此,以培养学前融合师资为目标,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融合教育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构想主要包括三方面:探索学前教育专业融合教育导向的课程结构,构建学前融合教育方向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管理。  相似文献   

14.
关于综合文科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当前综合课程的教师培养已经明显落后于中学的课程改革,对于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研究已经刻不容缓。我们通过资料检索、课标分析、对中学教师的调查和访谈,认为综合文科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必须有主次地安排与综合文科相关的学科课程、加强教育科学理论课程和增加教学实习。在删除以往过于陈旧的和深奥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根据知识内在的逻辑体系,严密整合必需学习的内容,构建培养综合文科合格师资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The arts are under threat in English schools. But some schools and teachers work against the trend. To understand how they continue to offer rich arts experiences to students, we bring Bourdieusian thinking to arts teacher practices that were common across the 30 secondary schools we studied for three years. In addition to a flexible approach to the curriculum which encouraged independence, intellectual challenge and risk-taking, teachers also engaged in arts brokerage – embodiment of arts engagement, ensuring students regularly visit cultural events/institutions, using local cultural resources, organising visits from artists/cultural organisations, enabling students to exhibit and perform for wider audiences, connecting students with arts workplaces and enhancing community arts participation. We approach this as a logic of practice associated with arts broker dis/positions drawn from teachers simultaneously occupying two chiasmatic fields – art and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6.
刘宇  崔东泽 《教育技术导刊》2009,19(10):276-279
为了解我国大学通识MOOC课程论坛的交互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选取中国大学MOOC六门文科和理科通识课程,从论坛交互数据、时间进程、教师参与度和社会交互网络,以及帖子内容的角度进行量化和质性分析,即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法对师生交互结构特点、论坛讨论水平及特点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文科教师在组织讨论、设置讨论主题方面表现突出,学生对论坛的交互相对比较积极,活跃度较高,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多;理科课程论坛以教师主导为主,学生提出问题相对较多,但学生间交互非常有限,学生更渴望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并讲解;助教对于论坛的交互数量和交互活跃度起着重要作用,但缺乏对讨论区主题的引导和组织。最后对文理通识课程论坛交互实践提出可行性建议与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Drawing on pre-service teachers’ curriculum, the promises and pitfalls of three orientations to arts integration—making, analyzing, and balancing—are described. While few pre-service teachers create balanced curriculum where students make and analyze art, even fewer implement such lessons as student teachers. By contrast, most pre-service teachers initially approach arts integration by asking students to make or analyze art. Such patterns imply teacher educators need to identify fieldwork placements supporting arts integration, frame pre-service teachers’ initial arts integration as steps to be nurtured by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prepare teachers committed to the arts to resist narrow definitions of learning in a climate of standardization.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文科学生的特点,讨论了文科高等数学课程开设的意义、文科高等数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置原则,并提出了文科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相关问题的一些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高考的选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性是新课程高考改革的原则之一。本文以选择性由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两个渠道汇聚于新课程高考为切入点,对选择性在招生方式、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试卷结构和试题设问等各个层面的种种表现及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对选择性认识的误区,建议关注新课程高考之选择性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影响,并对该影响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  相似文献   

20.
以问卷调查为依据,对杭州某普通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学生选课、课程管理等进行了分析,并就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提出了四点建议: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完善选课制度;优化和改革教学管理;实行政策激励,提高师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