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70~71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认识11~20各数,直观了解11~20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正确地读。数学思考: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过程,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初步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解决问题:学会与同伴合作,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在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设计理念:数学的发展与生活、生产及科学的发展有密切联系。所以,只有学生能意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广…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数。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体会11~20各数的组成。3.在实践操作中,初步了解"十"的计数单位,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5页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数数,会认读1~10各数,理解1~10各数的意义,熟练进行10以内各数的数数。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培养数感,学会数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在熟练掌握10以内各数的大小和相关的加减法后数的扩展。学习20以内的数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写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教学目标:1.正确数出11~20每个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进制,正确、迅速读、写11~20各数。2.通过数11~20的物体的个数,增加数感,了解数的顺序;学生自由数一数,读一读,写一写,提高学生学习能力。3.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中,增加学习兴趣。具体编排例题安排例1.数一数,初步…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数数,会认读1~10各数,理解1~10各数的意义,熟练地进行10以内各数的数数。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培养数感,学会数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第一册“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目的是: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学会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与此同时,培养学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具体阐述"数学思考"中提出":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在"问题解决"中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根据上述理念,数学教材在"数与代数"领域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迅速地数、读、写11~20各数;2.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  相似文献   

9.
《认识11~20各数》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看似简单,其实很难把握。因为它是学生认数的一次飞跃,是建立十进制概念的开始。本课通过读数、数数等活动,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和"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直观感知11~20各数的大小和顺序,初步发展数感。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8~79页的内容。教材简析本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和相互交流,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并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及它们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第一册第十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体会11~20各数的组成,并正确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了解十进制。 3.联系实际,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4.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6~67页例题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运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的分数知识,通过实际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的含义,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整体感知: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11——20各数,学习了十加几得十几的基础上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6~18页。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整千数的含义,会认、读、写整千数及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的复习内容包括:准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复习时,必须依据教材,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重点,使学生通过总复习,能够系统地全面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分析解答一步计算的加减法应用题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加强结合,复习有关数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8~7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操作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初步感受"十进制"的关系。学会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能正确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大小和顺序,初步感知11~20各数的组成。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学习估计物品的数量,培养初步的数感。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 ̄85页。教学目标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20各数。3.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创设情境师:白雪公主的美丽引起了皇后的妒忌,凶狠的皇后把白雪公主抓走了,关进了智慧宫。在冰冷的智慧宫里,白雪公主是多么寂寞呀,你们想把她救出来吗?那先要看看同学们有没有这个本领。[意图:白雪公主是大多数学生熟悉和喜爱的童话形象,开课伊始,提出“拯救白雪公主”的任务,牢牢抓住了…  相似文献   

18.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是新课标重要理念之一。"良好的数学教育,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体悟数学的内在价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基于这样的理念,在《一个数除以小数》备课之初,我一直在考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如何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9.
数学实践活动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课程形态。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初步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初步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  相似文献   

20.
教学探索。从问题出发 《认识11~20各数》是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生认数的一次飞跃,是建立十进制概念的开始。本课通过读数、数数等活动,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和“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直观感知11~20各数的大小和顺序,初步发展数感。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是从以下问题的思考开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