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抒情散文重点在于抒发作者的内心之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抒发的一种作文技法?“人生如酒自斟酌,文章似茶随调和。”如何鉴赏和写好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重点就在于把握好情与景的关系。笔者以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为例,简述这两种表现形式。从而以点代面,分析写景抒情散文情与景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林海》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一篇抒情散文.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描绘了大兴安岭的壮丽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川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3.
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最初发表于一九六一年《人民文学》三月号,这是一篇用日记体写成的优美的游记。作品以多姿的彩笔,描绘了长江两岸的壮美景色,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和奔放的激情,对自然美和生活美作了诗意的哲理概括,唤起我们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提高了我们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4.
《草莓》是语文版九(上)的一篇自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用联想结构全篇的构思美,品味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通过联想所抒发的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秋天的赞美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乐观的情怀,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引导学生欣赏这篇情理相生的抒情散文。一.导入——感受逝者如斯的惆怅美  相似文献   

5.
《土地的誓言》是东北作家端木蕻良写于1941年"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强烈思念之情。文章的调子是悲怆的,情感是炽烈的,虽然时代久远,但我们不妨在"七七事变"七十周年的今天来重温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6.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于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用如诗的语言,生动而真切的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冬天的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7.
语文第九册《桂林山水》,是一篇绚丽多采、图文并茂的抒情散文(游记散文)。作者以饱蘸激情的笔墨,点染了一幅清秀玲珑、旖旎典雅的山水画,纵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作者喜爱自然风光,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文章辞采华美,意境清幽,融情于景,激情如诗。确是一篇陶冶美的情操,激发爱国之情的佳作,也是一篇让学生效法作者严密构思、细致观察、生动描绘的范文。教学时应紧扣本文特色,加以引导、点拨,以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8.
课例之一:《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描写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抒发了"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请观察校园内的花草树木,写篇托物寓情的散文.  相似文献   

9.
《林海》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一篇抒情散文。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描绘了大兴安岭的壮丽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川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10.
《林海》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一篇抒情散文。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描绘了大兴安岭的壮丽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川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11.
《别了,我爱的中国》(五年制小语第九册30课)是著名作家和文学史家郑振铎撰写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于1925年到1927年在上海和茅盾一起从事革命活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作者也遭到迫害,不得不离开祖国前往欧洲。本篇记述作者离开祖国时的情景,抒发了他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读来感人至深。教学这篇课文,大致可以这样进行——  相似文献   

12.
茅盾的《白杨礼赞》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抒情散文,文章借白杨树为题,赞美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广大军民,歌颂中华民族的革命战斗精神.全文激情洋溢,清新雄健,富于感染力.一九四○年五月,作者离开新疆回重庆,途中经过延安,曾在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同年十月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根据从  相似文献   

13.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文中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意境之美、绘画之美、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14.
《春酒》是台湾女作家琦君写的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这是一篇民风美、人情美、语言美、细节美的抒情散文。文章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典雅隽永,不愧为散文艺术的瑰宝。一、民风美。  相似文献   

15.
《云赋》是孙荪同志发表在《北京文学》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上的一篇抒情散文《星云月三赋》中的第二节,被选作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材,标题是选编者加上的.《星云月三赋》,通过对星、云、月这三种自然景物及其变幻莫测的各种情态的真切、生动的描摩和作者对这些美好的自然景象内在情韵的追求、体验和把握,抒发了作者对风云变幻的自然和社会生活丰富的观察和感受,凝聚了作者对宇宙、人生哲理性的思索,寄托了作者对无限美好的未来的憧憬、理想和愿望.“状飞动之趣,写真奥之思”(唐·皎然:《诗评》),作者落笔虽在美的自然,立意却在人类的生活现实.因而整篇文章读来令人感到情思邈远,意境开阔.  相似文献   

16.
《春酒》是台湾女作家琦君写的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敏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这是一篇民风美、人情美、语言美,细节美的抒情散文。文章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典雅隽永,不愧为散文艺术的瑰宝。  相似文献   

17.
《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是毛岸青和邵华同志在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一周年前夕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这篇情文并茂、脍炙人口的散文,通过记述作者的切身经历和感受,热情歌颂了毛泽东同志崇高的革命精神,讴歌了杨开慧等烈士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业绩。文章一开头,便开门见山地叙述了作者在毛泽东同志逝世后的第一个春天回到故乡湖南的见闻和感受。“我们伫立桔子洲头,漫步湘江峭岸;回清水塘,登岳麓山;徘徊板仓小径,依恋韶山故园……”作者用庄严凝重的笔调,饱含激情的语言,说明了他们所到之处,都是  相似文献   

18.
《醉翁亭记》可和前一课《岳阳楼记》结合起来教学.从体裁看,都是抒情散文,从表现的思想来看,前者是评价“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并阐发自己的观点,后者是抒发作者受贬后的览物之情,从表现手法看,都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精讲这篇课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和《岳阳楼记》对比,除求同外,更应该求“异”.  相似文献   

19.
张云华 《江西教育》2007,(12):14-14
课例之一:《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描写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抒发了“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请观察校园内的花草树木,写篇托物寓情的散文。  相似文献   

20.
~、单项选择且 1。纸浆原料一一芦竹的调查是一篇()的调查报告。 ①介绍经验②反映情况 ③揭露问题④科学研究性 2.华老栓是鲁迅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①孔乙己②一件小事③狂人日记 ④药 8.散文《青山翠竹》的作者是() ①秦牧②杨朔③刘白羽④袁鹰 4.黄宗英的报告文学《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