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载体。文章通过文献调研法、网络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作系统梳理,深入分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主要有文化铸魂型、文旅融合型、文农互助型3种模式。文章还针对环境业态、参与主体、产品服务、实现方式等关键要素分析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如何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有助于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获得感,激活乡村文化振兴活力。论文以宁夏为例,探讨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对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获得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对大部分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且可获得性与可适应性均对可接受性的正向影响较大。因此,推动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建设,增强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可以从提高资源包容性、发展综合性角度定位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优势特色,从引导服务公平性、投入均衡性角度完善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政策机制,从完善内容匹配性、结构互动性角度提升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段雨 《图书馆》2024,(3):55-62
乡村振兴战略是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共同富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在构成要素,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与行动方略。乡村文化通过发挥凝聚价值共识、构筑精神家园和消弭成员矛盾的“软治理”功能,为其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空间。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冲击使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主体流失、发展空间受阻、传承危机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错位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多措并举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根基、强化保护乡村传统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良好的乡村文化生态,以乡村文化振兴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因此,十四五时期关于文化服务推动乡村振兴建设,需要从管理逻辑转向治理逻辑,多主体协同供给进而优化供给结构,激活乡民主体性提高参与度和获得感,采用全媒体供给增强供给能力,全方位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实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处理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乡村文化自组织之间的关系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抓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国家行政力量推进,也需要充分发挥乡村文化自组织的民间力量。二者的双向嵌入能够实现国家公共文化建设与乡村文化自组织发展的有效衔接,让村民享受到国家文化惠民的成果,同时也能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双向嵌入的有效途径是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来引导、培育、扶持乡村文化自组织发展,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乡村文化自组织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形成合力,共同塑造乡村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加载着传统乡土文脉,记录着乡村文化的延承和发展,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从精神文化空间和场所文化空间及民俗手艺文化空间出发,梳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整体形象的现状问题,营建乡村公共文化整体形象的体系,并提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整体形象建构的传播策略,以文化自信价值导向为指导建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整体形象的新系统,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整体形象建构提供价值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在理清基本样态的前提下寻找实践路径。文章以成都、重庆乡镇综合文化站41位工作人员的访谈资料为基础,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振兴基本样态与实践路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乡村公共文化振兴是以公共文化空间建构为导向的,基本样态包括以文化站设施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形成别具特色的公共文化场景;第三方参与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文娱活动、讲座、培训等作为内核,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基于场域理论视角,要注重发挥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促进作用,要积极培育文化人才,注重村民“惯习”改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CiteSpace信息可视化工具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轨迹和发展态势,从发文量、作者合作网络、发文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突现、关键词时间线聚类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生成知识图谱,得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研究较少、研究团队分散,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家书屋、文旅融合、乡贤文化、文化振兴、乡村治理、创新发展等方面,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文化扶贫、精准扶贫、乡村治理、服务路径、价值实现五个方面,提出了后续应加大文化振兴主体、数字技术驱动、阅读普及、图书馆联盟、社会化合作、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探寻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突破方向、重点任务、路径方法,是推动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平衡充分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首先需要全面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确立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构建县域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是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突破口;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是高质量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要求。目前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管理运营服务的方式来激发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活力,取得了成效,也暴露了问题。疏通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通道的着力点,首先应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承接组织的培育力度,其次应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再次是政府监管应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乡村文化站、图书室为代表的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重要的"塑形"与"铸魂"功能,关系着乡村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数.结合服务设计思维进行美丽乡村公共文化智慧服务设计研究,从认知、链接、使用和反馈四个方面进行公共文化智慧服务触点设计,结合融合传播情境、用户体验行为、服务设计思...  相似文献   

11.
宋琦 《山西档案》2007,(4):46-48
狭义的档案文化指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记录与反映的档案信息及其载体,即档案实体文化。广义的档案文化除包括档案实体文化外,还包括人类有效管理和利用实体文化成果而采取的活动方式及其创造出来的档案事业文化。我国的档案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是社会和谐文化中的一只奇葩,要把档案文化融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中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概述大学阅读文化涵义以及从阅读价值观念和阅读实践活动两方面总结大学阅读文化的结构特点。大学阅读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关联性在于大学阅读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营造书香校园的重要内容,有益于引导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舒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压力。从另一方面来讲,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校园文化又对阅读文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建设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吴凡 《图书馆》2006,(5):91-93
文章阐述了图书馆文化的构成及其特点和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如何加强图书馆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公民文化权利与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民的文化权利需要通过政府创造条件而逐步实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保护公民文化权利的责任体现.作为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档案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是其应承担的文化责任.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就是档案馆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满足公众档案文化需求为目的,向社会和公众提供档案文化产品与档案文化服务的活动和过程.档案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应该坚持公益性、公平性、便利性和多样性原则.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面对大众文化、网络文化这种新的文化境遇,要充分认识它们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发挥图书馆各项社会职能;宣传和引导大众文化、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步伐,发展中国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在校园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文化的构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除了必要的物质、制度方面的建设外。精神方面的建设尤其重要。与当前图书馆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相对应,精神方面的建设应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服务态度的进一步端正和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17.
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凝聚着中华民族努力奋斗的精神,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文化的传承是通过图书馆文献保存未实现的。所以,文化传承本身必然离不开图书馆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达变求新的文化理念,也促进图书馆文化的创新建设。文章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理念提出研究图书馆文化中的服务管理新视角:拓宽读者阅读渠道,提高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增进图书馆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
阅读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阅读文化的构成及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探讨了阅读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对阅读文化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Popular Culture     
WAITING FOR PRIME TIME: THE WOMEN OF TELEVISION NEWS by Marlene Sanders and Marcia Rock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19.95, ISBN 0-252-01435-9)

FAIR PLAY: CBS, GENERAL WESTMORELAND, AND HOW A TELEVISION DOCUMENTARY WENT WRONG by Burton Benjamin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8—$17.95, ISBN 0-06-015928-6)

BEHIND THE FRONT PAGE: A CANDID LOOK AT HOW THE NEWS IS MADE by David S. Broder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87—$8.95, paper, ISBN 0-671-65721-6)

BAD TIDINGS: COMMUNICATION AND CATASTROPHE edited by Lynne Masel Walters, Lee Wilkins, and Tim Walter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89—price not given, ISBN 0-89859-951-2)

MEDIA, MYTHS AND NARRATIVES: TELEVISION AND THE PRESS edited by James W. Care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1988—$35.00/16.95, ISBN 0-8039-3049-6, paper)

PREDICTIONS OF PUBLIC OPINION FROM THE MASS MEDIA: COMPUTER CONTENT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by David P. Fan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88—$42.95, ISBN 0-313-26296-9)

JOURNALISTS AT WAR: THE DYNAMICS OF NEWS REPORTING DURING THE FALKLAND'S CONFLICT by David E. Morrison and Howard Tumber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1988—$49.95/18.95, ISBN 0-8039-8057-4, hard 0-8039-8058-2, soft)

NEWS COVERAGE OF THE SANDINISTA REVOLUTION by Joshua Muravchik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4720 Boston Way, Lanham, MD 20706—$19.95/9.95, ISBN 0-8447-3661-9 hard, and 0-8447-3662-7, soft)

IMAGE WARS: PROTECTING YOUR COMPANY WHEN THERE'S NO PLACE TO HIDE by Stan Sauerhaft and Chris Atkins (New York: John Wiley, 1989—$22.95, ISBN O471-60936-6)

THE IQ CONTROVERSY: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by Mark Snyderman and Stanley Rothman (Rutgers, NJ: Transaction Books, 1988—$24.95, ISBN 0-88738-151-0)

NEWS AS HEGEMONIC REALITY: AMERICAN POLITICAL CULTURE AND THE FRAMING OF NEWS ACCOUNTS by Allan Rachlin (New York: Praeger, 1988—$37.95, ISBN 0-275-92534-X)

BEYOND MALICE: THE MEDIA'S YEARS OF RECKONING by Richard M. Clurman (Transaction Books, Rutgers University, New Brunswick, NJ 08903—$24.95, ISBN 0-88738-234-7)

MASS MEDIA, CIVIC ORGANIZATIONS AND STREET GOSSIP: HOW COMMUNICATION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IN AN URBAN NEIGHBORHOOD by W. Phillips Davison (New York: Gannett Center for Media Studies, Columbia University, 1988—price not given, paper, ISBN not provided)

NEWS AND NUMBERS: A GUIDE TO REPORTING STATISTICAL CLAIMS AND CONTROVERSIES IN HEALTH AND OTHER FIELDS by Victor Cohn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121 South State Ave., Ames, Iowa 50010—$17.95, ISBN 0-8138-1442-1)  相似文献   

20.
Popular Culture     
10 titles (some from Frank Oglesbee)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