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教学概念的分析谈教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是教学论中的元概念。它规定了教学论研究的对象,而且由于对它的不同理解,也规定了研究的层次与取向。因此,对它作深入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反思过去教学论研究的思路,而且对进一步发展教学论也不无启发。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比较西方与我国对“教学”的理解与用法,查找阻碍我们发展教学论的原因,并通过指出对  相似文献   

2.
我们广州市109中学构建和实施的“以美育人”教学基本模式是一个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并得到理论界认可的成果。由全国著名教学论专家查有梁教授编著出版的《课堂模式论》一书的第一章《模式论与教学建模原理》中,就选人了我校构建的“以美育人”教学基本模式,作为案例进行推介。该模式是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以“整体优化、渗透美育”为方法论原则,通过反复实践,有机整合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诸要素而形成的,体现109中审美办学特色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理论界,对教学论学科特性的阐释因其研究对象的模糊性一直处于“语焉不详、言而不明”的状态。基于对两种传统教学论研究模式的深度思考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学论研究的现状分析,我们认为,教学论作为人类理性的存在方式也因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分化而产生理论沉思、行为实践和技术制作三个层次。不同层面的教学论又因各自不同的研究取向及其与实践的关系而呈现不同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教学理论、课程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学研究前理论时期和教学理论研究二元取向的确立 尽管最早使用“教学论(Didactc)”一词的是拉特克和夸美纽斯,但严格地说,教学理论学科地位的确立始于赫尔巴特,夸美纽斯以前的教学思想只是教学研究的前理论时期,因为,他们并没有提供一种明确的学科基础和一种有关教学问题的解题方法。他们所用的“教学论”一词的涵义比现在人们对“教学理论”的意义的理解广泛得多,是与“教育学”同义的。例如在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里不仅谈到狭义的教学,还谈到各种教育: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并且涉  相似文献   

5.
教学论体系仍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已出版的教学论著作因为教学论传统的延续、理论研究的哲学取向等原因在形式与实质上主要是“教论”。由于终身学习、课程改革等原因促成了新形势下“学”的张扬,教学论要重新纳“学”为内涵。在体系构建上,可从主体论、目的论、实施论、反馈论四个大部分,从“教”与“学”及其辨证关系的角度来安排纳“学”为内涵的教学论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考察了三百余篇有关中学语文美育文章的基础上,从语文美育的发展概说,理论探讨,实践总结和总体评价四个方面对二十年来中学语文美育研究进行了述评,勾勒了我国二十年来中学语文美育研究的轨迹,肯定其取得的成果,也指明了研究中还存在的几个问题,并认为语文美育不是一种具体操作方法,而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呼唤构建语文美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高校美育是落实立德树人、实现培根铸魂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通过梳理相关美育学术史,阐述了构建相对全面,富有学术性、普适性、可操作性的“新六艺”美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基于对“新六艺”美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内涵、原则及实施框架等内容分析,从夯实课堂教学、推进美育科研、丰富校园文化、服务社会需求等方面对燕山大学美育课程体系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呈现,以期在推动燕山大学美育教学研究、完善“新六艺”美育课程体系的同时,为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教学论自建立开始,就在研究范式上更多地遵循着体系构建的逻辑,这一研究取向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学论学科的发展,同时也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体系取向的研究更多地关注概念、范畴本身的确定性和概念与概念、范畴与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而问题取向的研究更关注教学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解决。作为一门研究教学现象和教学问题、揭示教学规律的实践性科学,教学论应在研究本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和构建开放的、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教学论研究中的构建体系和关注问题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共存、互补关系。教学论应重视变化了和变化着的教学实践以弥补过去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9.
“五育融合”是推进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当下,如何推动高校美育与其它四育的融合路径有待进一步探索。作为加强和改进美育的主要场所,高等教育机构应当着重强调全面育人的导向性原则,对教育资源进行统筹配置,完善理论和实践相互交融的教学体系。推动美育的创新,开发和探索新的教育载体,构建开放性和协同性的管理机制等,从而确保高等教育中的美育能够实际有效地实施,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并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最近,笔者阅读了《论教学理论的批判》一文后受到一些启发。正如文中所说:“我们把教学理论当作教学实践基础上的思想客体来考察,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矛盾作为批判的中轴。”文章论述了教学理论批判的三个角度:自教学理论的批判(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批判),对教学理论的  相似文献   

11.
自组织理论及其教育研究应用前景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组织理论包括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和超循环理论、分形理论、混沌理论,是系统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研究成果。在教育技术领域内,教学设计的产生直接得益于系统科学研究的第一阶段成果——"老三论",遂将其置于四大理论基础中的首位。近几年,后现代课程研究中已经率先引入了自组织理论分析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领域引介与应用这一重要的科学研究思想方法也势在必行。当前引入与借鉴的落脚点,主要表现在自组织理论为数字化学习理论——关联主义(Connectivism),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协同学习、协作学习提供核心理论支撑,并对整个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面。如果在一个更开阔的研究视野下看待自组织理论与教育技术研究的结合,发现人脑(或认知结构)中知识的自组织演化问题也很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胡宜平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5):138-141,149
EFL教师专业化是英语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专业化的基础理论必须在职前的学习中得到整合,它包含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通过在反思性教学、课堂观摩教学、微观教学和教育实习中对整合理论的综合应用,使得相关性理论与系统性理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在外语教学法教学中得到整合,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加速专业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critically examines two sorts of theori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 the informal and the formal. It argues that defining the problem of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erms of “theory into practice” is not useful; practice is continually informed by theory. However, there is a tendency to ignore the contribution of formal educational theory, which is experimental and forward‐looking, in favour of an essentially amateur approach to improving teaching, which is driven by institutional imperatives, rewards compliance rather than risk‐taking, and trivialises the teacher's experiences. Examples of this process are given; they include the Higher Education Council's draft advice on quality and the use of student ratings of teaching. The problem is redefined as one of bringing formal and informal theories into a fruitful relationship in order to develop, through democratic means, the practice of integrity in teaching. Some implications for the role of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4.
本立足于经典的美育理论,从教学研究的实践出发,分析四种审美能力的相互关系,论述美育在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实质是自身的理论与他者实践的脱离,教育实践总是一定理论的实践。由于教育理论自身性质和教育实践的复杂性,两者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理论不可能为实践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教育理论对实践作用性质是多样的,具体分析,有利于全面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也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目前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通过实践与反思性结合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结合体验学习理念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英语口语教学的特点,教师有必要改变教学理念,运用体验学习模式,采取多元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强调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环境以符合真实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7.
郑庆全 《教育学报》2007,3(2):35-40
针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结合对20世纪国外新教学论处理类似问题的思路考察,总结出20世纪国外新教学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如下启示:如何对我国教育传统进行继承与批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理论和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原有的理论如何匹配和衔接;如何衡量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条件性因素;如何调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隔离;如何更好地应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来反思教育理论的实践性:一,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并反作用于教育实践,两者是统一的;二,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存在着合理的“距离”;三,汪重教育科研的实践性,使教育理论在实践中丰富并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十分重要又相对较难,特别在教学方法上需要根据内容的变更和现实的发展不断研究与探讨。在领会"05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特点及其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提出了"问题设置→理论讲解→资料分析→组织讨论→社会实践→总结反思"六步教学法"。  相似文献   

20.
从介绍专业发展学校出发,阐述了专业发展学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师培养模式,并进一步提出合作、教师专业发展、反思、系统四种理论是专业发展学校的基础理论,最后指出专业发展学校的理论体系是动态的和开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