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沉默权制度的起源、确立和发展,解释了沉默权的内在涵义,指出沉默权是法律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提出沉默权背后蕴含着权利至上、无罪推定、程序正义等法律理念:分析了在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并且就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提出了一系列设想;希望我国能够合理引入沉默权制度,加快法治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沉默权,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诉讼权利.然而,一直以来我国的法律对沉默权态度并不明确,使其至今未能走到法律的前台.基于沉默权制度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方面的重要性,通过沉默权的价值功能、确立沉默权的重要意义和确立沉默权的基本原则,提出立法建议.为最终完善我国的司法改革和实现司法公正、公平的目的起到程序上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3.
沉默权起源于西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从其提出并得到法律的确认和广泛适用,经历了漫长的道路。"米兰达"规则使沉默权制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在对沉默权的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沉默权制度的利与弊,并对中国的沉默权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应该引入沉默权制度及其价值取向和规则设计,以及我们对引入沉默权制度所应持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沉默是诉讼程序中人们保护自我的消极言论方式,具有法律意义.沉默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沉默权问题涉及证据规则的告知,涉及沉默与沉默权之间的区别.国家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应当履行被追诉人行为后果的告知义务,使涉嫌其中的人了解影响其重大利益的相关法律规定,使其充分知悉相关情况后,选择沉默还是作出言辞陈述,形成证据意义上的口供.当前,沉默权争议的焦点在于"有权沉默"的赋予与是否进行"有权沉默"的司法告知.基于法律的精神,我国不应确立沉默权制度,但应当告知口供证据的法律意义及言辞陈述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5.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否确认该权利以及是否建立了保障其实现的制度,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对待实体真实与程序正当、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这些相冲突的诉讼价值的选择态度,而且也反映出一国刑事程序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状况和刑事诉讼文明进步的程度。本文拟从沉默权历史发展谈起,探讨在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建立沉默权制度的设想,以求保障人权和被追诉人的诉讼权利,实现权利制度的公正。  相似文献   

6.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刑事程序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状况和刑事诉讼文明进步的程度,可以说没有沉默权的权利体系是不完备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并没有正式承认沉默权,本文从司法公正、司法文明等角度对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进行研究并提出构想,以期对确立我国沉默权制度略尽绵薄。  相似文献   

7.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刑事程序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状况和刑事诉讼文明进步的程度,可以说没有沉默权的权利体系是不完备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并没有正式承认沉默权,本文将从司法公正、司法文明等角度对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构想,以期对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沉默权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承认的一项基本诉讼权利。我国现有的制度和传统的司法观念对于沉默权的建立有一定的障碍。我们必须从观念上、制度上和立法上进行改革,以利于我国沉默权制度的建立,适应国际人权制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沉默权起源于西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从其提出并得到法律的确认和广泛适用,经历了漫长的道路。"米兰达"规则使沉默权制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在对沉默权的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沉默权制度的利与弊,并对中国的沉默权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应该引入沉默权制度及其价值取向和规则设计,以及我们对引入沉默权制度所应持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是一个国家诉讼民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在阐述我国设置沉默权制度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设置沉默权保障程序的相关配套机制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对追诉者的讯问和询问可以拒绝回答的权利,是国际司法准则中最低限度权利保障之一,但在中国《刑事诉讼法》中仍没有明确沉默权.然而从事物发展的角度分析,沉默权终将根植在中国法律地土壤之上.笔者从沉默权的含义出发,深入地分析和论证了在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沉默权制度是保障人权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目前在许多国家得到普遍确立。随着我国签署加入了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由此引发了有关沉默权的争论,而且讨论日趋激烈。在沸沸扬扬中,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那么到底什么是沉默权?我国现行法律有没有规定沉默权?我国要不要引入沉默权?这些问题都急需解决。本文从沉默权制度的概念、沉默权制度在中国面临的情况、沉默权的限制及构建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力图通过本文来表达一种关注。  相似文献   

13.
袁霞 《考试周刊》2011,(34):238-239
一、国内外沉默权制度的综述 沉默权,虽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但这种权利对于我们来说,仍属于一种观念上的权利,还未属于制度上的权利。大体上来说,沉默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上讲,沉默权是公民言论自由的具体表现,即任何人有权决定他愿意说什么或不愿意说什么,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因此面对其他人或机构的提问,  相似文献   

14.
沉默权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诉讼规则和诉讼权利,确立沉默权有助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实现程序上的公平。但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并未确立沉默权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现象屡禁不绝。为使我国刑事诉讼法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应明确确立沉默权制度,并在司法实践中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5.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而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制度却没有沉默权的相关规定.国内理论界要求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呼声很高,借鉴西方司法制度中的好的做法与历史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司法资源,应当建立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法学界对我国是否实行沉默权制度存在着分歧。笔者认为从法律权利的角度来看,实行沉默权制度有利于权利主体充分自主地行使自己的权利。这不但有利保护人权也有利于促进侦察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沉默权是当代西方法治国家的一种重要建制,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讯问或出庭受审时有保持沉默而拒不回答的权利。从历史和辨证的观点看,我国目前已基本具备实施沉默权立法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无罪推定原则的确定为实施沉默权奠定了基础,对于沉默权立法应予以限制,要建立配套法律制度和实施规范。  相似文献   

18.
沉默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被刑事追究的一方有权对追诉方的任何发问所享有的拒绝回答、保持绒默、不作任何表态或者进行陈述的权利.沉默权制度至今仍然是我国立法的空白.随着"赵作海冤案"的发生,我国是否应当引进和建立沉默权制度已成为法学界和社会各界争议的热点话题.冤假错案的恶果不但会使无辛之人蒙受不白之冤,而且还会让真正的凶犯逍遥法外,最终影响的是我国的司法公正.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建立沉默权制度,但同时要立足于本国国情,还要考虑到我国目前的诉讼成本、民众的可接受程度,也就是我们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有限制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9.
沉默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在西方国家得到普遍承认。但我国目前对是否引进该制度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而这些讨论多从理论出发,缺乏实际操作性的研究。本文在对沉默权制度和当前我国法律环境进行联系分析的基础上,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层次上对沉默权的实践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认定沉默权是被告人的一项诉讼权利,是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真正享有辩护权的基础之所在。是否确认该权利厦是否建立了保障其实现的程序机制。不仅体现出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对实体真实与程序正当、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等相冲突的诉讼价值的选择态度,而且也反映出一国刑事程序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状况和刑事诉讼文明进步的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应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应我国刑事司法需要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