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网络媒体的迅猛的发展,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成为了众多大学本科新闻传播专业的必修课程。而此课程的内容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从事网络媒体的能力的。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网络新闻传播课程与传统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教学设计及实践上有较大的差异。在进行网络新闻传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更强调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整合的能力,此文结合了教学经验对网络新闻传播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网络媒体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承认或授权,基于互联网从事新闻和信息传播的组织机构.网络媒体社会责任是指网络媒体机构和从业人员进行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活动和经营活动时,对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民身心健康所承担的法律责任、道德责任、政治责任与慈善责任.  相似文献   

3.
陈香 《新闻前哨》2007,(4):74-75
标题在新闻媒介的传播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网络媒体的超级链接方式,使其新闻标题承担了吸引读者的全部重任。我国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基本上都是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网络版,而由于政策的限制,商业网站不能拥有自己的采访机构,只能转载规定范围内传统媒体的新闻,因此,我国的网络新闻传播实质上还只是一个新闻编辑机构。如何在编辑过程中巧妙地利用标题吸引人们的眼球,从而提高网站的点击率,这是关系到网站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网络媒体的超级链接方式使它的标题承担了全部的吸引读者的重任,因为大量信息的存在,使网络只能简明扼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新闻这个新的新闻传播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信息传播也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和传统媒体新闻相比,网络媒体新闻的容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使它成为新闻传播的一分子,而且网络新闻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地扩大。本文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趋势下,谈谈对网络新闻写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网络新闻传播功能的开发使网络新闻业迅速崛起。像报刊、广播、电视媒体一样,网络媒体已成为今天重要的媒体形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网络媒体成为人们了解新闻、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却使网络媒体的公信力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诞生,给信息传播带来了一次伟大变革,实现了数据化的多媒体传播。但是在网络飞速发展的同时。网络新闻的可信度低这一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些网络媒体为了提高点击率吸引更多的读,置正确的舆论导向于不顾,将道听途说的消息编发到网上,或转发、引用虚假新闻和有害信息,误导公众,混淆视听,使网络新闻失去了真实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信息呈现方式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应用持续加深,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网络媒体的发展,不断丰富了信息的来源,人们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又使信息内容和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改变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观审美特点,根据人们的工作方式进行多媒体信息的获取,这样才能使网络新闻传播更具有影响意义,也使网络新闻传播承载功能更为凸显。本文对网络新闻传播中多媒体信息呈现方式的传播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网络新闻不同于传统的报纸新闻,最主要的原因是网络的信息量大,网络媒体可以包罗各种各样的网络新闻.在组织这些网络新闻的时候,为给读者提供更丰富全面的网络新闻,网络媒体大都将各种新闻进行分类,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将新闻以标题的形式,在首页上做成超链接.面对如此大量的新闻,读者要浏览新闻获取信息时必然要有所取舍,一般是先浏览新闻标题,大体估计一下新闻所可能揭示的内容,然后根据个人的喜好以决定新闻是不是自己所想看的.如果是,才会点击进入阅读新闻,获取自己所需信息.因此,网络新闻标题的概括性、准确性、公正性及导向性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迅猛发展,各种虚假新闻被网络媒体大量传播,误导了受众,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因此,规范网络新闻市场、维护网络新闻真实性成为网络媒体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虚假新闻的表现着手,分析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结合实际提出治理网络虚假新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网络媒体已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工具,网络新闻也成了深受人们欢迎的新闻形式。在人们充分享受网络新闻方便、快捷、信息海量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网上防不胜防的虚假新闻。在《新闻记者》杂志评选出的“2001年十大假新闻”中,竟有六条假新闻的始作俑者是网络媒体,而十大假新闻都无一例外地在网上广为传播。网络媒体的可信度和公信力因此而受到极大的伤害。为何虚假新闻在网上“长盛不衰”呢?究其主要原因有四:  相似文献   

11.
由于网络媒体本身有着大容量、交互性、超文本、超链接、超媒体等特点,网络新闻在网络上传播,只能通过精彩的标题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可以说,网络新闻标题已成为决定受众是否索取深层新闻信息的第一选择关口。所以,网络新闻要吸引受众的关注,激发读者深层阅读的欲望,其标题就必须具备比传统新闻标题更为讲究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互联网的传播和发展,使得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形成多样化的传播特色,网络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信息传播带来一定冲击。两者在新闻传播内容与方式上存在异同,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热点新闻事件,讨论和分析网络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在信息传播方式与内容上的异同点,形成对两种媒体传播特色的分析,并对改进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新闻传播信息表现出的非线性特点使相关研究人员有了构建互联网新闻传播新形式的想法,以便人们通过网络传播来认知网络新闻传播的特征。构建互联网新闻传播的新模式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相关新闻传播上的特点做比较,以人们全部反馈信息为着眼点,切实注重个体因素以及相关结构模式,通过对传播新闻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之间传输与共享信息过程的认知与分析,进而把互联网新闻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互动性与双向流动性精准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新闻传播信息表现出的非线性特点使相关研究人员有了构建互联网新闻传播新形式的想法,以便人们通过网络传播来认知网络新闻传播的特征。构建互联网新闻传播的新模式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相关新闻传播上的特点做比较,以人们全部反馈信息为着眼点,切实注重个体因素以及相关结构模式,通过对传播新闻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之间传输与共享信息过程的认知与分析,进而把互联网新闻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互动性与双向流动性精准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网络媒体时代的网络新闻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网络媒体凭借其多媒体、互动性、易于检索、海量信息、迅速传播等特性,已迅速成为新的主流媒体。网络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数字信息的传播速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如何利用好网络这种新媒体为我们的宣传工作服务,如何使自己写出来的新闻更具有可读性,使网络新闻的采写有着与传统新闻相比更为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度浙江省网络好新闻评奖4月13日在宁波揭晓。浙江在线、中国宁波网、杭州网、温州新闻网等省内十多家新闻网站(网页)的33件网络新闻作品被推荐参评,涉及原创新闻、网络专题、互动论坛、传播创新、网页设计等各种网络新闻形式。共评出一等奖作品4件,二等奖6件,三等奖9件。 随着网络新闻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宣传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新闻网站的主流媒体地位越来越得到传播业界和广大受众的认可。纵观本次网络新闻评选,我省网络传媒着力凸现新闻网站的新闻特色,打造网络媒体的新闻强势,形成网络媒体对传统新闻媒体的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多重功能和优势使新闻通过网络传播的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普及起来,相应地对网络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也日趋迫切。面对网络新媒体的人才需求,福建省的各大新闻传播院系的毕业生是否能满足各大网络媒体的招聘要求呢?如果不能满足,我们是否要对现行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呢?如果要改革的话,又该树立何种培养目标以进行改革?以上这些问题,正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走出网络传播的迷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明 《新闻界》2000,(6):20-22
江泽民总书记今年 8月 5日在北戴河会见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讲话中,谈到科技伦理问题时说:“因特网可以迅速、广泛地传播大量有用的信息,但也存在大量信息垃圾和虚假信息。如何区别网上哪些信息是真实的 ?哪些信息是被歪曲的 ?科学技术本身难以做到这一点。”   网络新闻出现后,有人欢呼它实现了新闻的绝对自由。不错,网络技术提供了这种可能。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却多多。仅以新闻的真实性来说,网络新闻的真实性与传统媒体的新闻真实性绝不可同日而语,而且网络新闻的真实性既不易辨别,更缺少防范的手段。   如何认识网络新闻的真实性问题 ?我们约请了清华大学传播系刘建明教授和胡钰同志撰文谈了他们的看法,供有兴趣的读者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且网络媒体本身的传播规律,使其在信息渠道上相对来说更为多元、繁杂,信息发布上也更为便捷、快速,传播效果上也更具有扩散、放大的特征,这也就使得网络新闻更容易造假,造假产生的危害性更大,在杜绝虚假新闻方面更具有挑战性,也更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新闻传播技术和媒介的不断发展,网络新闻逐渐充斥各大主要网络媒体,网络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也逐渐扩大,对公众价值观、社会关注视角等都产生着影响,给人们的生活、社会生活都带来了变化。本文就结合具体的网络新闻事件谈谈网络新闻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