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移动商务快速发展,O2O模式的移动商务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研究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行为对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及推进O2O模式移动APP的应用起到重要作用。[方法/过程] 以技术采纳和使用整合理论及感知信息质量理论为基础,构建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收集调查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所构建模型的适用性及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向及程度。[结果/结论] 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意向受到绩效期望、社会影响、感知信息质量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采纳意向未达到显著性影响;采纳意向和促进因素正向影响采纳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探究互联网情境下用户人格特质对互联网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为规制互联网行业发展及引导互联网用户信息采纳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基于信息采纳模型、人格特质理论,探究用户人格特质变量对互联网信息采纳行为的调节效应。采用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使用ologit回归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分析验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信息采纳模型在互联网情境下更为重要,互联网信息质量与来源可信度决定互联网用户信息有用性的感知水平,进而影响信息采纳行为;用户人格特质变量对互联网信息采纳行为存在显著的间接影响力,且这种影响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 ]掌握政府数据开放(Open Government Data,OGD)核心能力的生成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为核心能力构建找到关键点和发力方向。[研究/方法 ]基于知识发酵模型,分析OGD核心能力生成演化过程,围绕OGD知识发酵六要素提炼供需双方在核心能力生成演化中的影响因素,并通过DEMATEL法识别其关键因素。[研究/结论 ]OGD核心能力生成演化中,知识环境、知识酶、知识母体是关键影响因素,并由此提出营造良好知识环境、完善知识酶催化机制、提升参与主体知识水平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听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意义] 以大学生有声书用户群体为对象,探究其听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与图书馆界引入有声书资源或听书服务的理论设想相呼应,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听书信息服务提供实证参考。[方法/过程] 在整合式技术接受模型(UTAUT模型)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群体与有声书资源的特征,尝试性地引入感知成本、感知娱乐以及个人创新性三个听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构建大学生听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法收集相关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与修正。[结果/结论] 绩效期望、社群影响、便利条件、感知成本与个人创新性对大学生的听书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努力期望与感知娱乐性对大学生的听书行为意向的显著影响未得到验证,作为调节变量的学生类型的作用也并未得到验证。最后,在研究假设验证结果基础上,修正原有的大学生听书行为意向影响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移动应用程序(APP)的大量供给及用户注意力稀缺性,导致了其激烈的生存竞争。对于亟待发展的学术APP而言,研究其用户采纳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加以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技术接受模型、期望确认模型等经典用户行为理论模型为基础,结合学术APP的特点,构建学术APP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从而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满意度、感知权威及社会影响对学术APP用户采纳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学术APP开发者应当增加资源的可获得性,提升用户对有用性与易用性的感知;强化APP属性,提升用户满意度;严格控制资源的专业性,维护用户对权威性的感知;扩大学术APP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开放政府数据对于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服务有着重要的意义,自2012年中国加入开放政府数据的实践潮流以来,进展与问题并存,考察其制度设计、研究其运行效果,已是当务之急。[方法/过程]本文在政策文本量化评价部分首先对全国范围内564份开放政府数据政策相关文本中的高频词进行挖掘,构建出开放政府数据制度设计的评价模型,并将其结合PMC指数模型对29个城市的开放政府数据实施方案进行量化评价,系统比较其优势与不足。此外,在政策文本量化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制度逻辑视角、资源基础理论以及行政生态学理论进行变量设置,利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得出实现开放政府数据良好运行效果的4条路径,并通过提高PRI一致性的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开放政府数据政策质量等级平均状况为良好,但等级为优秀的城市占比不足,政策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安全保护、保障体系、监督考核体系、开放机制、平台管理、数据利用、数据治理、数据资源开放目录以及责任规定等指标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此外,我国市级开放政府数据制度的政策质量与运行效果之间并非一致,数据管理体制、财政资源、数据技术能力、数据平台建设以...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随着政府开放数据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政府开放数据"已成为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热点,但较少文献探讨政府数据开放后的服务失误问题,这将影响政府开放数据的效果。[方法/过程] 聚焦政府开放数据服务的失误补救问题,探讨数据质量视角下的政府开放数据服务失误类型,构建基于用户敏感度的政府开放数据服务失误补救时机策略模型,并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对模型求解。[结果/结论] 模型求解与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补救时机、用户对开放数据的敏感度和用户对失误补救的敏感度对政府开放数据服务失误补救时机策略有重要影响。政府部门应充分重视用户敏感度,选择恰当的补救时机,及时进行失误补救。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现有研究意识到创新对政府数据开放绩效的重要影响,但鲜有深入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影响机制。本研究旨在剖析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及其匹配关系产生的平衡效应与互补效应对政府数据开放绩效的具体影响,为实践提供行动参考与科学依据。[研究设计/方法]基于文献调研,引入双元创新理论,构建解释模型,通过抽样调查采集来自北京、成都和贵阳三地公务员的问卷数据,使用Smart PLS 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论/发现]研究发现:(1)探索式、利用式创新对政府数据开放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利用式创新的影响更强;(2)平衡效应、互补效应对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互补效应只在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处于高度平衡状态时才会被激发;(3)考察政府数据开放绩效的三个构面,即准备度、执行度和影响力,发现探索式、利用式创新对准备度影响显著,但平衡效应、互补效应对其影响不显著;探索式、利用式创新及平衡效应和互补效应均会对执行度和影响力产生显著积极影响。[创新/价值]识别了双元创新对政府数据开放绩效的影响机制与作用边界,进一步拓展了政府数据开放绩效的论域与视角。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虽然已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社会化问答用户信息搜寻的影响因素,但是目前研究还未探究影响因素间的搭配组合对信息搜寻的影响。为解决这一研究局限,从混合方法的视角出发,在回归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借助定性比较分析法(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QCA)来深化对用户特征因素和激励因素之间搭配组合产生影响的认识。[方法/过程]通过回顾先前关于网络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指出可以采用QCA来尝试解决存在的研究局限,并以社会化问答用户信息搜寻为实例,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和QCA方法分析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比较和总结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回归分析有助于研究者发现哪些因素会对网络用户的信息搜寻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而QCA方法有助于研究者发现这些影响因素如何组合搭配来产生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内在机理与模式,以促进数据流动和深度挖掘,释放更多数据红利,创造更大公共价值,为政府数据管理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设计量表并进行实证分析,在验证相关变量关系基础上,建构基于跨界融合的多方协同式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阐释。[结果/结论]平台、数据、机制与绩效产出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现阶段,应健全统一的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创新基于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政府数据管理,实现数据跨界融合,为促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数据驱动"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目前我国政府开放数据面临数据开放规模小、应用价值难以体现等应用管理问题。只有集中解决开放什么样的数据,能产生什么样的价值的核心驱动力,才能有效破解数据资源在各委办局中条块分割,开放意愿不足的根本问题。本文的研究目标旨在构建政府开放数据的应用分析模型。[方法/过程]本研究将政府开放数据集、政府开放数据应用案例以及其复杂的处理逻辑,解耦在资源域与模型域,形成模型4个维度上的"要素点"以及模型各维度间的映射关系("结构线"),将这些"点"和"线"组成模型行为表;并通过一个可连动收割的数学模型构建模型动态发现机制。[结果/结论]最终构建政府开放数据应用分析模型,并归纳模型在应用中主要的应用场景类型,以及由应用场景组成的应用路径结构,解决模型在具体应用场景下的应用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厘清政府开放数据公众初始接受行为影响因素层级关系,有助于提高政府开放数据公众接受度与使用效率,为我国政府开放数据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过程] 基于情境理论和专家调查法提炼出影响政府开放数据公众初始接受行为的13个因素,利用解释结构模型辅助建模,构建政府开放数据公众初始接受行为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模型。[结果/结论] 结果显示,政府开放数据公众初始接受行为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模型包含5个层级,可划分为3个层次:表象层、中间层与根本原因层。表象层包括系统资源、任务紧急程度与平台操作;中间层包括需求明确程度、任务主题、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根本原因层包括文化程度、年龄、政策法规、社会影响与平台设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成瘾危害日益凸显,厘清社交媒体使用从成瘾到不持续使用的行为转变机制,为用户减轻社交媒体问题性使用提供新的视角。[方法/过程]文章基于自我差异理论,构建社交媒体用户不持续使用意愿模型,揭示社交媒体成瘾、负面情绪(社交焦虑、抑郁)与不持续使用意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自我效能在社交焦虑和抑郁与不持续使用意愿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网络调查问卷收集到399份有效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方法进行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社交媒体成瘾正向影响社交焦虑、抑郁、不持续使用意愿;社交焦虑正向影响抑郁、不持续使用意愿,抑郁正向影响不持续使用意愿。自我效能对社交焦虑、抑郁与不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意义]旨在探索用户使用开放政府数据的影响因素,为不同国家的开放政府数据工作提供一定理论启示和实践经验。[方法 /过程]对29篇定量研究进行元分析,研究开放政府数据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文化和技术发展水平进行元回归。[结果 /结论 ]结果发现,感知有用性、社会影响、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系统质量、相对优势以及信任是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文化和技术也在开放政府数据使用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针对英美新三国政府开放数据用户参与案例的研究,探索政府开放数据用户参与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方法/过程]基于第三份《开放数据晴雨表》的统计数据,利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系统梳理英美新政府开放数据用户参与的价值定位、主体权责和实现机制,破解为什么参与、谁参与和怎样参与等政府开放数据用户参与的关键问题。[结果/结论]通过实践案例研究,结果显示英美新三国政府开放数据用户参与形成了供给主导型、平衡控权型和供需适配型等基本模式。我国政府开放数据用户参与的发展,应立足于以助益民生服务和创造数字经济价值为核心的阶段性价值定位,健全用户参与组织架构、明晰参与主体及其权责、完善制度保障体系,构建供需双侧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探索用户持续使用短视频背后的心理机制,引入冷漠依赖这一构念解释为什么用户在感受到短视频应用带来的消极体验后依然继续使用。[方法/过程]基于"情境刺激-性能体验-持续意愿"框架,构建短视频应用的持续使用机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采用PLS-SEM对381份问卷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由碎片化所代表的负面情境刺激对情感疲惫有正向影响,由娱乐性、信息性、社交性所代表的正面情境刺激会正向影响活力;沉浸感对活力和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冷漠依赖正向调节情感疲惫与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17.
袁红  王焘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17):13-25
[目的/意义] 政府开放数据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为数据价值实现提供充分的保障,因此,探寻其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立足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梳理政府开放数据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并构建开放数据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型,根据Vensim PLE仿真结果提出实现路径。[结果/结论] 仿真结果发现,在政府开放数据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法律政策对其影响最大,消费者信息素养、开放数据平台开发程度及数据创新能力组合、组织管理水平、资金投入及技术支持组合等对其影响显著。最后提出促进政府开放数据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陈一  李斯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15):120-129
[目的/意义] 以社交媒体用户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对于自身的社交媒体数据被采集用于研究的接受意向,并探索熟悉度、信任、利他主义对接受意向的影响,剖析知情同意程序的必要性,同时提醒学者进行伦理反思,为建立社交媒体数据研究伦理规范和与用户开展伦理风险沟通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建立用户从知情到同意的心理机制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来自新浪微博用户的数据,共获得320份有效问卷,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 验证出两条有效的心理路径:熟悉-利他主义-接受意向和熟悉-信任-利他主义-接受意向。发现熟悉度和利他主义是影响用户接受意向的重要因素。在社交媒体数据研究中,用户有较强的伦理需求,知情同意程序很有必要。研究者还可以主动表达尊重及认可,以提升用户的利他主义,提升用户的接受意向,规避研究过程中的伦理争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针对地方政府数据开放门户构建成熟度评估模型,对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政府数据开放评估理论和方法,定位门户问题,提出门户改进建议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信息构建理论建立"五级三维"的地方政府数据开放门户成熟度模型,并结合数据管理成熟度模型、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标准以及政府数据开放成熟度模型确定各维度下评估指标的测度标准,最后以8个省级门户为例展开成熟度评估和分析。[结果/结论]通过成熟度评估,发现各门户在"数据管理" "数据服务" "用户参与"三维度的具体问题,并指明门户改进策略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推动政府开放数据的有效利用和价值实现,本研究以SOR模型为框架,结合社会认知理论和动机理论,探究用户参与政府开放数据价值共创动因,构建研究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信息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是用户参与政府开放数据价值共创的主要动因;平台性能和组织支持显著影响信息需求,进而影响用户参与意愿;数据质量显著影响价值实现;自我效能显著影响信息需求和价值实现,进而间接影响用户参与意愿;组织支持也对自我效能起到正向影响作用并间接影响用户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