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教育厅制发的“省、市、县、乡(镇)对小学、幼儿园分级管理试行方案(草案)的规定,小学、幼儿园、民办学校的教师工作(包括校长、主任、职员、工友下同),均要由乡(镇)具体管理。教师工作在党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的社会责任就是幼儿园自己为构建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所要承担的责任,其本质上是权利与义务、责任与职权的统一。幼儿园的社会责任内容主要包括幼儿园对教师、顾客(家长)、社区、竞争者(其他幼儿园)和环境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幼儿园社会责任的实现主要依赖加强幼儿园道德形象建设,建立道德型幼儿园等路径。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山西省在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以进行幼儿园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针对长期以来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园课程随意化等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初步建构了包括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对提升全省幼儿教育水平、推进幼教改革的进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幼儿园(Kindergarfen)一般招收5岁~6岁的幼儿(包括已超过6岁。准备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幼儿),或设置在托幼中心,或设置在公立小学,大多是半日制的。2006年底,笔者在密西根大学访学期间,全天跟踪观察了一所附设于公立小学内的幼儿园两个班级。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旗有各级各类幼儿园(班)和小学学前班300余所(个),其中批准设立的民办园(班)51所。调查发现,无论公办的还是民办的,除少部分能基本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授课外,多数幼儿园、幼儿班开设了一些小学课程,如识字课、英语课、数学课等。同时在教学形式、方法和常规管理等方面,也不符合幼儿教育的要求。他们严重的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幼儿成长规律,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用小学的方式教育幼儿。所谓"小学的方式"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在2011年底教育部发出的《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中,小学化被描述为教育内容和方式、教育环境方面的小学化。然而,从现实层面来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它不仅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环境方面表现出来,而且渗透在幼儿园教育的方方  相似文献   

7.
闵宪鲁 《山东教育》2002,(12):12-14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园教育规程》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教育手段有显性手段(即日常生活、教育活动、游戏等)和隐性手段(即精神环境等)。所谓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就是要使显性手段和隐性手段之间互相渗透联系,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发挥最佳的教育效果。所谓隐性教育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创设的学习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是指以幼儿园为中心的幼儿园的园舍、场地等较大的外部环境;创设的学习环境主要是指室内外的各种设施、玩具、图…  相似文献   

8.
当前教育类网站主要包括县(市、区)级教育行政或业务部门的门户网站,小学(包括幼儿园)、初中、高中校园门户网站,学科教学网站,专题资源网站等。作为教育行政或业务部门与学校的网管,我们要天天更新网站内容,下面笔者就教育类网站谈谈对更新网站内容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是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作为直接实施者的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对幼儿教师教学责任的内涵及特征的分析,能进一步地揭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幼儿教师在面临教学责任冲突时进行了不合理的选择,为了实现幼儿教师的教学责任进而有效地规避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需要以下五个条件的保障:(1)创造自由的教学环境;(2)提升幼儿教师的教学责任能力;(3)增强幼儿教师的教学责任感;(4)加强学前教育督导工作;(5)加强宣传,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  相似文献   

10.
常旭 《辽宁教育》2016,(6):71-73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段和空间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一直是学校、老师、家长以及教育部门关心的大事。我们知道,幼儿园与小学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儿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家庭和学校对不同学段的孩子也有着不同的期望,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中,许多幼儿园开设了拼音、算术、英语等本该属于小学阶段的课程。幼儿园小学化  相似文献   

11.
综合、整体的教育观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 ,个体的身心发展除了受到显性教育因素(如教材、教具、教法等)的影响外 ,还受到隐性教育因素(如环境等)的影响。从“美术”的角度看 ,富有审美因素的“美术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一、环境的概念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物质和精神的境况和条件。环境是一个生物的、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自然的和人类行为等多种因素统一的复杂综合系统 ,它包括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二、幼儿园环境的概念幼儿园环境是指围绕在以幼儿为主体的周围事物或背景以及主体和背景的…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究竟应该教些什么?”讨论之二:确定对幼儿教什么的一些基本策略皮军功从理论上讲,同中、小学一样.幼儿园(包括学前班)作为一级教育社会机构对“教什么”是应该有所确定的。但当前实际中的情况却不是这样。随着幼教的发展,随着《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颁...  相似文献   

13.
省领导上最近作出决定:小学、幼儿园都下放由乡(镇)直接领导。这是我省教育事业体制管理上的一件大事情。小学、幼儿园为什么要下放由乡(镇)领导呢?主要原因如下:小学、幼儿园数量多,县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有困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明确指出了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即幼儿园不同于小学,强调幼儿园是通过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来帮助幼儿学习的,而幼儿是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共同生活来获得经验,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王素旦 《教育》2014,(1):58-59
正幼儿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幼儿园大班为小学一年级做准备。小学一年级是学校教育的开始,是幼儿园大班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提高,二者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幼儿园教育是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学校教育是以正规的课业学习为主要形式。在环境设置、学习安排与生活制度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幼小过渡衔接的是否合理、科学、恰当,尤为重要。课程目标衔接德国哈克教授认为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  相似文献   

16.
<正>一、问题提出2021年3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目标是要“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以及“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基本形成”。《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的相互衔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幼儿园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7.
刘占兰 《学前教育》2010,(10):12-14
郭老师: 您好!鲥谢您提出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中的评价和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必要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对教师教育工作的评价和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价两个方面),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  相似文献   

18.
雷志东 《教师》2013,(31):52-52
日前,湖南省教育厅授予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等40所初级中学、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小学等45所小学“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学校”称号,授予长沙市教育局幼儿园等43所幼儿园“湖南省幼儿园教师培训基地园”称号。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葛建中为省级教师培训基地校(园)高级研修班授课,指导我省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9.
李亚玲 《甘肃教育》2008,(18):34-34
幼儿园课程具有基础性,即要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而,幼儿园课程必须是有价值的。同时,幼儿园课程还要追求适宜性.即要适宜于幼儿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文化。幼儿园课程改革要求幼儿园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园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20.
今年,我省全面实行幼儿园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这是2012年以来在福州、厦门、三明及省属学校开展试点的基础上向全省铺开,将原来相互独立的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系列统一设置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并首次在幼儿园设置正高级职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