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互动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课内与课外,师生互相活动、互相讨论、互相观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情境再现】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出示长方形木框,说“:如果给这个框子配一块玻璃,玻璃要多大?”学生茫然而未答。“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请各人说说自己的想法。”留心小组讨论情形,有的学生在嬉笑并未参与讨论,有的学生在互相推扯。几分钟后,教师让各组汇报情  相似文献   

3.
李秀荣 《师道》2006,(1):31-32
新课标要求把“学习还给学生”,“以生为本”,倡导和实践“尊重教育”的理念。因此,在音乐课中师生之间也要互相尊重、真诚相待、彼此互相交流、互相感染,使课堂教学充满平等、温馨、和谐气氛。教师要充分发挥促进者、组织者的作用,使音乐课堂既有知识的传授又充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第一、关爱学生,调控情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音乐教学中常会发现这种现象:教师偏爱某些学生,并有较高的期望,这些学生就会喜欢上音乐课,而且课堂上精神饱满,自信心强,对老师的指令心领神会。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音乐教师在…  相似文献   

4.
学会讨论     
到学校听课,常会看到如此现象:教师提出问题,或摆出矛盾现象,然后让学生“讨论”。学生分组后,或各说各理争做一团,或一二能人侃侃而谈,多人敬陪未座,三五分钟后,教师宣布“讨论”结束,再请学生说出正确答案,“讨论”任务即告完成。有人问我,这是讨论吗?答曰:然,然,非也。说它是“讨论”,因为从语义的角度说,只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议论同一话题,都可以称之为讨论,且不论这种讨论目的为何、效果怎样,只要形式上交流了,对话了,你总不能说人家在唱独角戏吧?然而,这种形式主义的讨论并不是我们今天教育改革所倡导的讨论式学习方式,因为,真正…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革“讲授型”、“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正在进行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改革.提倡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不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与学生共同讨论、互相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据笔者了解的情况看,有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与学生互相探索互相讨论,而只是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回答,不分学科、也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老师面向集体发问,学生集体回答,整堂课一问到底。并且多数问题毫无深度,学生根本无需思考,  相似文献   

6.
三、平等之心:“拜小孩为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陶行知的伟大正在于他对学生真诚的平易亲切。他说:“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  相似文献   

7.
讨论式教学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一问题或社会现象的某一方面,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积极的讨论、争论甚至辩论,各抒己见,互相质疑,互相启发。以求弄懂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在课堂上参加讨论活动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见解和发挥才能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较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有利于学生质疑问难、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还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如火如荼的课改热潮中,年轻的我满腔热情地探讨着适合课改的内容,尽情地阐释生物新课标的理念。初一生物上册“种子的萌发”一节有两个探究实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测定种子发芽率”。“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侧重训练学生设置对照实验,“测定种子发芽率”侧重训练抽栏检测的方法。这两个实验都适合学生亲自动手,是进行探究教学的好机会,于是我大胆地让学生尝试。一、实验片断回放片断1师:请同学们以8人为一个小组,互相讨论,确定本组实验方案。一阵热烈、积极、活跃的讨论后,同学们纷献奇策。生1:我们小组建议修改书上的设置,因…  相似文献   

9.
本学期开学以后,党政领导给我们提出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任务;并且要求我们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备课和进行教学。根据领导上的这一要求,我组老师首先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排队。经过摸底排队,我们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突出问题,是有许多人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在课外作业中有互相抄袭的现象;至于互相“讨论”以及对答案等等现象就更为普遍了。以高三甲班为例,全班52人中能独立完成课外作业的不到三分之一。同时我们发现有些学生课外作业完成得很好,但课堂作业和课堂提问的成绩却很  相似文献   

10.
在我听过的一些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现象(一):当教学环节进行到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先是提出问题,然后就说“现在开始讨论”!此时,教室里立刻发出一阵阵“嗡嗡”的讨论声,让人感觉到好像每个学生都在小声发言。但教师大多在宣布“开始讨论”后仍把自己限制在讲台前,要么是一味站立等待,要么是借学生讨论的时间看自己的教案,要么急急忙忙准备下一步教学环节的内容,不下讲台,更不到学生中间去听一听讨论的内容,使教师与学生严重脱节。  相似文献   

11.
[教例简述] 教师开讲语:《死海不死》是一篇饶有趣味的科学小品。从课文的构思布局看,作者使用了三处妙笔:开头写死海的奇特现象,这叫“悬一笔”,中间穿插传说和神话故事,这叫“插一笔”,末尾处再附带说说死海的现在和将来,这叫“补一笔”,这三笔决定了文章的趣味性。如果我们来探讨课文的严密性,我可以交给你们一把钥匙,课文中处处有因果关系,请大家阅读、讨论。学生圈点勾画,互相讨论。  相似文献   

12.
【片断回放】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后——师:通过刚才的研究与讨论,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且相等。现在我们可以说对边互相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吗?生:可以的。教师自言自语,不断轻声地说“:对边互相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学生在教师的自言自语中先是默默看,然后好像略有所思。这时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我手中这把尺子也是对边互相平行而且相等啊,不过,它是长方形,并不是平行四边形啊?”师:对啊,它确实是对边互相平行且相等的长方形啊,这是怎么回事儿呢?生:老师,我知道这与正方…  相似文献   

13.
“分组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该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形式上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每组5~6人,各组综合实力相对均衡,以便于互相讨论交流;实质上是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不要害怕     
没有人喜欢孤单地一个人活着。但是,人一旦集中在一起就总是会发生各式各样的矛盾和不快,所以不少人害怕交往。对这么现象,哲学家叔本华形容为“豪猪现象”:两只豪猪为了相互取暖而将身体靠近,但是一挨近就彼此刺痛了。其实,人的交往也是一样。创造一个既不互相伤害,又能互相感到温暖的关系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5.
生生互动就是指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也就是强调合作学习,具有交流、分享、促进的特点。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与学生之间蕴藏着巨大的学习资源。从生生互动的形式看,包括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互相辩论、互相问答、互相倾听、互相呈现、互相演示、互相教学、互相考查、互相修正、互相评价、互相督促和互相激励等。与师生互动不同的是,生生互动是同一学龄段、个体发展水平相似的学生在平等互惠基础上的交往,更能拉近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相似文献   

16.
课堂讨论在教育学中是这样定义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交流意见,互相启发,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在实践中,它至少有下列几种表现形式:1.全班学生对所探究的内容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解决问题的师生对话。2.按语文课的需要编排的“四人小组”(互助组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正常的讨论和辩论,营造平等、和谐、互相尊重的氛围,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8.
王友民 《青海教育》2003,(10):76-77
“奥斯本智力激励法”是通过集体讨论、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的一种激发人创造思维的课堂教学活动,实践表明,它是创新物理课堂教学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相互沟通的过程,不但有助于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也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可是我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在小组讨论时,看似气氛十分热烈,但是加入他们中间就发现了很多问题:学生讨论问题时你争我抢,在别人发表意见时不听或听不全;或是坚持自我,不愿接受别人的意见……种种现象让我感到合作学习中十分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听”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最早的一本教育专著《学记》曾指出:“相观而善谓之摩”,并认为这是“教之所由兴”的四个重要因素之一。面对新课程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这不失为一条传统的好经验:学生相互切磋琢磨,探索研究,教师引导并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各抒己见,互相交流,合作学习,创新提高,共同进步。在新课程教学中,学生们就会渐渐地培养出“摩”的兴趣和风气,养成自主探究,互助互学的学习品质和良好习惯。如何在学生中尽快形成“摩”的学习风气,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要讲究一些方法策略:(1)鼓励学生敢于怀疑,勇于探索,踊跃争鸣,积极创新,既尊重教师和教材,又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