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我国文化产业现有的“健康型”政府监管模式,是以文化产业“健康”为监管理念,以克服“不能满足公共利益”的市场失灵为监管目标,以多部门为监管主体,全过程的行政监管,以政府为动力机制,行政监管为实施机制,以行政制度为保障机制.存在监管理念和模式定位偏差,政府监管结构不科学、不合理,机制不畅通等不足.因此,应当分业监管,确立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型”监管模式:建构科学、合理的监督结构,建构政府主导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结合动力机制和法律监管机制,强化法律制度保障机制,从而克服“不能满足公共利益”和“无效率”的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领域的外部性、自然垄断性、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性及消费者偏好不合理等市场失灵现象,决定了政府必须对文化产业实施适当规制。但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政府规制还存在规制法制建设滞后、规制体制不合理、规制方式存在缺陷、规制成本过高、规制权力缺乏制约等问题。为创新我国文化产业政府规制职能,应当完善文化产业政府规制的法律体系,健全文化产业政府规制的行为主体,构建适度型文化产业政府规制模式,提高文化产业政府规制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对规制者的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3.
论信息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从信息市场的外部效应、信息作为公共物品、信息市场的非竞争性和垄断性以及不完备信息 4个方面对信息市场失灵作了分析。政府干预在纠正信息市场失灵方面能发挥独特的作用。表 1。参考文献 18。  相似文献   

4.
传播失灵指特定社会系统下由于结构性功能缺失引起的资讯短缺及信息传递失真、扭曲,进而导致沟通不畅,资源配置无效率的状况.它表现为信息进入交流序列后出现的变异与扭曲.传播失灵与市场失灵及政府失灵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表里.传播失灵、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失灵是一种鼎足而立的三角关系.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都是造成传播失灵的重要因素,但在不同的社会体制下其表现有所不同.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传播失灵很大程度上是市场失灵的结果,但在社会主义等实施媒体国有化的国家,传播失灵则主要是政府失灵的结果.传播失灵也是导致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内在因素.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通过找出或设计一种“说真话机制”,能够改善传播失灵并有效克服信息不对称.这也将带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改善,增进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5.
文化所具有的双重属性——产业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使得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政府与市场定位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且较为复杂。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是指供给、需求和价格等市场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资源配置中处于基础性和决定性地位,政府管制的目的是纠正市场失灵,促进社会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入壁垒、外部性与内部性所造成的市场失灵在理论上界定了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边界,为政府管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且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文化产业特殊地位、市场失灵、政府与市场的价值互渗三个方面论证政府干预市场的必要性;但干预失当会导致寻租、行政耗损严重、供给效率低、抑制文化产业创新等弊端,政府应当做到干预有据、干预有度、干预有效,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7.
由于政府供给能力有限,我国农村图书馆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政府和市场的失灵,加之第三部门独特的优越性,给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农村图书馆第三部门供给提供了可能性。第三部门援建农村图书馆主要有独立援建、捐赠实物和志愿者活动3种模式。援建过程中存在的资金不足、制度不完善、志愿者缺乏等问题,可以采用完善法律制度、扩大资金来源等方法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8.
郝婷 《编辑之友》2016,(3):30-33
当前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主要制度安排,有市场准入制度、内容审查制度、行政执法制度等.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政府制度创新存在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文化市场发育的不完善、文化产业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等制约因素,政府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文化市场监管制度、提供有效的产权制度、构建文化市场信用制度,在政府制度创新方式的选择上应注意两点:“初级行动集团”与“次级行动集团”相配合,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并行.  相似文献   

9.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6,(3):101-105
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服务供给模式的变革。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的推动因素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服务理论创新、国内外实践经验的示范和图书馆服务市场主体的兴起,面临的现实困境是制度缺失、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完善制度规范、加强政府能力建设、培育和规范图书馆服务市场以及推动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是完善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我国公民文化福利的一项制度安排,具有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文化产业集聚区在制度使命、品牌战略和国际经验层面,具有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西安曲江新区的运行实践充分诠释了本命题的理论合理性与实践示范性,并在结合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战略及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趋势的基础上,充分论证了以曲江新区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路径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促动下,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报业在市场化发展道路上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与此同时,由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等因素导致的市场失灵现象在  相似文献   

12.
基于社会转型,全球化和地方化,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以及政府的职能转变等四个方面的原因来考察西方治理理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把握治理这个概念.西方治理理论不是标准,不是模式,它既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有一些不适用于我国现实的地方.我国公共治理实践的目标就是平衡利益,维持稳定与和谐的社会秩序,使公共利益或公共价值最大化.由此我们需要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策略:即公民参与,授权,信息公开,对话与共识,以及国家与市场、社会之间的联合行动.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规制对文化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对文化产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促进和保障我国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应着重从完善文化市场体系、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品内容多样化、创新文化产业走出去模式、维护国家文化产业安全等方面改革和完善政府规制职能.  相似文献   

14.
媒体监督的公共治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筠 《视听纵横》2009,(6):23-25
一、治理和善治理论 "治理"理论是随着欧美国家公共管理领域"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而出现的。西方的政治学家和管理学家们看到了在公共管理领域政府的失灵和市场的失灵,因而在政府和市场的基础之上.与传统的“Govenmant”(统治)相区别,提出了“Governance”(治理)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出版业垄断行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的出版业政府经营是建立在市场失灵的基础之上的.以此为基础由政府适当的垄断也是必要的.但依此来为中国出版业垄断行为的合理性做解释却是错误的,因为中国现在所谓的政府经营更主要是基于行政力量和原有经济模式而形成的.它实行的是绝对的行政性的垄断专营,这既不符合市场化精神,也不适应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一、政府介入公益性新闻出版物供给的动因与效率(一)公益性新闻出版物政府供给动因:正外部效益导致私人供给无效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市场机制在公共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上是失灵的。具有正外部性的物品如果按照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动配置资源,自发调节供求,往往会出现供给不足的现象,难以达到最优的供给水平。首先,价格和供求由市场决定是市场机制的运行法则。但是在公益性新闻出版领域,所生产出的物品并不能完全符合市场机制的要求,物品的价格也往往不是按照他们的实际价值来确定。因为公益性新闻出版物的显著特征就是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更…  相似文献   

17.
文化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部分。文化的进步来源于创新,文化产业的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也是我们改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动力与源泉。本文在阐释文化产业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论述了文化产业创新对改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媒介资讯     
正媒介资讯·时政要闻全民阅读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倡导全民阅读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在回顾2013年工作时,报告给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报告指出,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方面,推出一批文化精品,扩大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在部署2014年重点工作时,报告细化了文化领域的工作重点,包括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走出去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黄磊 《云南档案》2013,(5):49-50
本文用经济学中的外部效应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来探讨档案馆档案信息市场失灵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0.
广角     
档案局(馆)不是开展档案文化产业的主体吴国辉、张中华在《中国档案》2004年第5期刊登此文。作者认为,档案局(馆)不是发展档案文化产业的主体,其主要原因:一是政府不允许。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两个概念分别提出,文化事业单位承担的是政府交给的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任务,主要依靠政府扶持、社会赞助;文化产业单位主要面向市场,依法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依靠政府政策的宏观调控。结合我国已有的法律和政策,各级档案局(馆)显然只有归入文化事业单位才有利于档案事业的发展,发展档案事业的经费也只能依靠政府来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