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是一个资源依赖型组织,大学主要通过计划审批、评审竞争和市场交换三种方式获得外部资源,这三种资源配置方式分别受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经济实力支配,体现出以权力为轴心的分配特征。在缺乏规范的制度约束和良好的科研文化引导下,这种以权力为轴心的资源配置方式容易为权力寻租提供空间,催生权力腐败和学术腐败,人为地加剧了高等教育的区域及校际不均衡。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是政府调控、市场调节、高校自主三支力量相互制衡、博弈的结果,三者之间彼此互动,此消彼长: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管控力量逐步消减,市场介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领域和力量日益扩大,高校作为政府力量的执行者、教育资源的消费者和市场力量的承受者,通过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学生自主已经成为资源配置中不可忽视的第三支力量。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原有的政府—市场二元模式随之被政府—市场—高校"三位一体"模式所取代。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的比较与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的比较与构想上海理工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孙绍荣关键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一、引言资源配置指对资源在各方面的使用量进行分配。这种配置的合理与否,对能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有很大的作用。就我国来说,高等教育资源(即可以用来办高等教育的...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教育资源配置理论及相关政策设计中,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办学资源和教师资源,教育资源配置即是以学校为单位,采取行政手段将这两类要素配置到各个学校中.然而,当高流动性社会背景成为教育资源配置的现实前提时,需要将学生资源纳入到教育资源的要素构成范围内.从流动性上看,办学资源、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相应出现了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权力性资源配置与非权力性资源配置,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造成了权力性资源配置的扭曲失灵,由此给乡村教育的发展带来困境.因此,从应对社会高流动性出发,本研究提出需要重新检视教育资源配置的理论假设,扩大资源要素范围,重构乡村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化空间,建立受教育权分配与教育资源要素配置之间的适配性关系,平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来实现权力性资源配置最优化.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模式是制约高等教育整体效益的关键因素,本文对教育资源配置模式中的经费来源以及分配方式、资源配置模式的类型、特点、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途径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论国外高职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资源的配置是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配置合理、充裕与否,直接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因此,在研究大众化阶段国外高职教育的发展情况时,高职教育的资源配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高职教育资源同样包括这样两个层次的配置:宏观配置——社会资源流入高职教育领域,形成高职教育资源;微观配置——流入高职教育领域的社会资源在高职教育内部的再分配和使用过程。一、两种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加雷斯·威廉斯曾经把高等教育经费的分配方法分为三种模式:官僚模式、学院模式、市场模式。官僚模式即经济决策由政府作出,资源根据明确规定的…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产品属性及其资源配置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是纯公共产品的理念导致教育由政府垄断供给,而财政不足必然出现教育供求资源配置失衡。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应走市场化改革模式,多渠道分担高等教育成本,培育并完善竞争性高等教育市场,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调整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在高等教育领域建立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模式,从而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等一系列问题.要优化配置河北省高等教育资源,建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运行机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河北省高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河北高等教育在科类、层次、布局上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
优化配置高校课程资源,对于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率,推动高校课程改革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关于课程资源,学者们对课程资源的相关理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关于资源配置,学者们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人财物等具体资源的配置以及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模式等理论进行了研究;关于高校课程资源配置方式,学者们既有关于高校课程资源配置的系统研究,也有相关的具体研究。总体来看,我国对高校课程资源配置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理论性。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成功实践,紧密结合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尝试构建适合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资源配置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扩招"引起高等教育规模的变化,大学生资助资源供给不足,且区域、院校层次、经费结构三个层面存在配置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公平。文章基于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分析我国大学生资助资源配置现状,遵循优化配置原则,通过增加有效制度供给实现创新和结构优化,实现教育供给端的转型升级,进而建立"精准资助"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学生资助"精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