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是乒乓球运动的大国,在世界上有“乒乓王国”之你,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开展较为普及,而我省属于边远高寒地区,这项运动的开展是比较落后的。在我省的高校中,乒乓球运动水平更为低下。我省只在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上派出过乒乓球选手,后几届大学生运动会都未派出乒乓球队。如何提高我省大学生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应是我们高原体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健身跑就是指以健身为目的的一种慢跑和快走的体育运动。从体育教育的角度看,健身跑课程对于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质等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普遍对这项运动有着一种本能的畏惧和厌烦。在健身跑课程上。很多同学有抵触的情绪,请假、偷懒现象明显增多,使这项对大学生身体健康有着重要价值的体育教学课程得不到同学们的认可。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体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改进我们的教育模式,从思想上转变同学们的认识,在行动上改进我们的教育方式,使这项体育运动能被学生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采用这种运动方式以达到体育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皖北地区高校大学生参与花样跳绳运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得出此地区大学生参与花样跳绳运动情况不容乐观,在了解花样跳绳运动、参加课程、社团和培训等方面都明显不足.根据现状提出借助讲座增强学生对花样跳绳运动的认识、开设课程并丰富课程内容、引进专业教师、建立健全奖励机制等建议.旨在分析皖北高校大学生参与花样跳绳现状,引起高校学生对花样跳绳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各高校大力开展花样跳绳运动,加快该课程的建设,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以促进花样跳绳在高校中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篮球运动深受当代大学生的喜爱,为了便于这项运动的顺利开展,培养更多的学生裁判员投身到这项竞赛工作中去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随机访谈法等对我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员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索出适合我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员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对促进民族院校篮球裁判人才培养和推动校园篮球运动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从健美操运动以必修课、选修课等教学形式纳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后,以其健身、美体、节奏鲜明和广泛的适应性等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参与.然而健美操教学质量的好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何使这项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健美操运动蓬勃发展,提高其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影响健美操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啦啦操是一项青春活泼的运动项目,符合大学生健康、青春靓丽的形象。高校体育课开设啦啦操这项运动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啦啦操受到广大大学生的普遍喜爱,特别是舞动啦啦操,更是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本文通过对高校女大学生舞蹈啦啦操开展的现状及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中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对策,为舞蹈啦啦操在高校女生中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羽毛球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爱这项运动,羽毛球运动逐渐进入了高校体育课堂,成为大学生最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本文通过四川理工学院羽毛球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的开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对策,对促进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建设,提高本校羽毛球课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排球运动是大学生公共体育课教学大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体育活动并且深受群众的喜爱,在我国的运动项目中已经普遍开展。同时在大学生的课外运动锻炼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排球课程教学很早就已经普及到高校校园中了,但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及调查等方法对高校排球普修课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对此问题提出见解,便于以后为提高排球课质量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羽毛球这项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而在现阶段的羽毛球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教学课程的互动设置、提高大学生训练热情等角度,探讨了培养大学生有关羽毛球健身习惯等问题,以给相关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所谓大学生村官,是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 "大学生村官"计划,在一定程度上被看成是新一轮的"上山下乡运动",在各省、市、地区开展的如火如荼.可是在最初的轰轰烈烈之后,出现了大学生村官"留不住"、 "呆不长"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大学生村官自身和这项计划政策两方面因素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Some older people describe learning to stay fit and healthy and exercise as a regular part of their lives. There is evidence that exercise is beneficial in terms of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unctioning in older adults. This paper is unique in that it is an analysis of the spontaneous discussion of exercise by older people as a priority in their lives. It also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kinds of exercise they choose. An online written data forum in Australia with responses from 103 people aged 50 to 92 years (F52, M 51) was analysed for all mention of exercise. The respondents were prompted to comment on sustainable lifestyles as they aged. Thirty per cent mentioned exercise as a priority in their lives. Activities included irregular exercise (11%) routine organised exercise such as golf or tennis (8%) and purposeful exercise such as regular gym attendance (11%), where the respondents explained why they needed to exercise. A few (7%) talked about the need to stay healthy without explaining how. Some (2%) described barriers and conditions that made exercise difficult. These figures for engaging in exercise are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in 2018 by the Australian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Welfare. As evidenced by the literature in the area, lack of awareness of the specific benefits of exercise and barriers to exercise for older adults are not new problems. However, given the increase in the percentage of older people in the population and the demonstrated beneficial effects of exercise, it is worthwhile to document the motivation for exercise and engagement in older adults and to suggest strategies to increase their activity.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学生课堂教学和课外锻炼的情况,在体质测定和身体健康状况询问的基础上,通过开具运动处方,对学生体育活动的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项目等进行控制与干预。本文对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教学对增强学生的体质有明显效果,是提高学生体质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和交叉分析法,对新疆喀什大学5149名大学生进行疫情期间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居家健身情况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课前调查)学生运动方式多种多样、男生肥胖多、女生偏瘦多且参加体育锻炼习惯较为明显;(课中了解)学生锻炼意志力弱、锻炼的次数较多、锻炼类型较单一;(课后反馈)学生锻炼效果较突出、影响锻炼的因素多、锻炼的意愿不明显。因此,根据学生锻炼的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力争为喀什大学线上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法,对辽宁省公园群众练习武术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活动已经是普遍现象并形成相对固定的形式和规模。其在锻炼方式、练习项目和锻炼群体均呈现各自的特点,参加武术锻炼的初始动机和维持动机均较为明确。建议以“太极拳”作为全民健身运动项目重点推广、形成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中心的教练体系、给中老年人提供舒适的锻炼场所。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教育中有着重要的现实地位和历史使命,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是终身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和研究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影响锻炼的相关因素,对指导学生长期从事体育锻炼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知识分子体育行为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知识分子体育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知识分子职业分布有明显的倾向性;经济收入逐步提高;余暇时间主要用于看书报、家务劳动和体育活动;体育人口数量与全国相比有显著提高:锻炼场所以公共体育场所、单位体育设施、公园广场为主;锻炼的形式是与朋友、同事一起或个人锻炼;锻炼项目呈多元化;影响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时间等。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Lecture-oriented teaching is the principal pedagogical technique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lassrooms but instructors will sometimes turn to non-lecture techniques in an attempt to provide a more active learning experienc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mock trial exercise that has been used over several semesters to provide criminal justice students with an active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increas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quisitorial process in comparison with adversarial proceedings. We provide sufficient detail to allow interested instructors to conduct a similar exercise in their own course. Results of a multi-semester evaluation to assess student perceptions of the exercise show that students expected and found the exercise to be an enjoyable and informative classroom experience that advanced their learning.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套路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分析,采取分性别、运动年限、练习类型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不同年限、不同练习类型、不同组别、不同性别的武术套路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差异性,从而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平时训练提供参考依据,避免运动员因伤病而影响比赛的成绩,以促进武术套路运动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校练习本作为一种特殊的研究资源,正在不断得到国际儿童、教育研究界的广泛重视,却尚未在国内学界引起广泛关注。从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学校练习本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练习的内容、练习和练习本的形式以及练习本的研究价值三个方面;而历史学、语言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则是其最主要的方法论来源。国际学校练习本研究对于国内相关学界、包括中小学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A sentence variety exercise, used to help student writers consciously consider and control the lengths and types of sentences in their essays, is discussed. Students revised paragraph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and reflected on whether they found the exercise useful in improving their writing. Reactions were mixed, although most students were able to reduce wordiness and make their work more concise. The author was able to recognize flaws in the exercise and refine it for future less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