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叶绿体中色素吸收的光能主要用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光反应阶段主要进行2个反应:  相似文献   

2.
周雪峰 《生物学教学》2011,36(12):62-63
光合作用被认为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反应",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其中一些科学家的研究被后人奉为经典,鲁宾和卡门对光合作用中氧的来源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笔者在查阅资料和教学中发现,不同著作中对此实验的描述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光合作用是怎样被发现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其吸收的光谱;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总反应式、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具体过程、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及光合作用的意义;应用所学的光合作用的知识,了解植物栽培与合理利用光能的关系。教学重点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解释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说明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教学难点阐明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以及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结合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困惑,制作简易式光合作用反应盒,开展"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活动。通过改进光源、检测方法等措施,解决了原实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1948年美国的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追踪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行踪,因揭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的机理而获得了196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卡尔文的做法是:在一个装置中放入进行光合作用的小球藻悬浮液,注入普通的二氧化碳,然后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长度向装置中持续注入14C的二氧化碳,在每个时间长度结束时,杀死小球藻,使酶反应终止,提取产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纵观近年高考试题,光合作用一直是考查的重点与热点之一。考查主要围绕光合作用的过程展开,对这个生理过程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场所、反应条件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考查,综合性强,联系实际紧密。笔者从近年试题中,精心选取典型考题,归类解析并设计变式训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光合作用是在植物有机体的内部和外部综合条件的适当配合下进行的.内外条件的改变一定会影响到光合作用强度的改变.在光合作用的进程中,一切影响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生化反应的因素都可成为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在诸多的内外影响因素中,限制因素往往是在特定条件下起最直接、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 1 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节有关的表述是“说明光合作用,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其中属于了解的是:化能合成作用;属于理解并达到应用层次的是: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相关的反应场所、反应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等基本知识,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依据新课标、教科书和学生实际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相似文献   

9.
<正>正确解读信息对于学生准确解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提取信息错误而失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知识点在生物高考中是必考题,下面我就以净光合作用题型为例说说信息提取错误与矫正。净光合作用强度=总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即:净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总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净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总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  相似文献   

10.
柯陵 《新高考》2007,(10):40-42
光合作用的知识是生物学科的重点和难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概念、反应式、过程、意义、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以及生产实践中运用光合作用知识解决问题等都是常考点,只有理清其内在联系才能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阶段生物教学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作为代表性较强的新陈代谢方式,是高中生物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必考的重点知识之一。关于光合作用的知识往往出现在试卷后半部分且有着较强的综合性,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应付,导致在解题过程中错误频出。本文针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光合作用的解题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合作用的全过程都能在同一个叶绿体内完成吗?我们知道,绿色植物的碳同化存在C_3途径(卡尔文循环)和C_4途径。由于C_3植物和C_4植物的叶绿体结构和物质基础是有差异的,因此,光合作用过程进行的部位分两种情况讨论。1 C_3植物光合作用的部位C_3植物的叶绿体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典型的结构和物质基础。其结构包括双层膜、基粒和基质,物质基础包括能吸收、传递、转换光能的色素和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等。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分别在同一个叶绿体的基粒和基质中完成。  相似文献   

13.
纵观近年高考试题,光合作用一直是考查的重点与热点之一。考查主要围绕光合作用的过程展开,对这个生理过程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场所、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等进行考查,综合性强,联系实际紧密。笔者从近年试题中,精心选取典型考题,归类解析,以供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光电比色法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菠菜离体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增加,离体叶绿体希尔反应活力提升,光合作用增强;适宜温度下,离体叶绿体光合作用最强,低温或高温均使得离体叶绿体希尔反应活力下降;在0.2—0.8 mol/L蔗糖的提取介质处理下,离体叶绿体光合作用先增强后减弱,并在0.4 mol/L蔗糖的提取介质中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生活中水池平衡的简单原理,分析光合作用过程中相关物质含量变化的实例及典型高考例题,为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相关物质含量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实验教学属于是生物教学环节中关键部分之一,开展实验教学是指在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探究性、创新性精神,尤其是对培养初中生的生物科学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以《光合作用》中"光合作用产物"为例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具体过程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1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的区别与联系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呼吸作用的反应物,另一方面呼吸作用的产物又可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但它们并不是可逆的反应,这是因为它们是在不同的场所进行,由不同的酶来催化;[H]和ATP的来源及去路不同;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而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是摆在我们每一位生物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深化生物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本文就作者在讲授“光合作用”一节中进行素质教育的作法谈点体会。1 利用光合作用发现史 ,了解科学实验的方法 教材在光合作用一节中首先通过几个经典实验讲述了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教学时 ,我重点介绍了科学家的实验设计思路和方法。例如 ,在介绍 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做实验材料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时 ,我简要介绍了水绵的生理特征之后 ,先请学生自己阅读“实验过程” ,…  相似文献   

19.
以“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为例,通过真实情境创设为主渠道构建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四步法”进行:第一步,让学生重温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尝试从科学家的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提升科学思维;第二步,借助网络视频资源和现场验证性实验,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阐明光合作用的原理及过程,总结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培养生命观念;第三步,引进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增强社会责任感;第四步,鼓励学生课余关注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现象和最新研究动态,指导感兴趣的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深入研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0.
绿色植物一个十分典型的生理特征是光合作用,它是生物圈中几乎所有生命存在、繁荣和发展的根本. 光合作用的机理非常复杂,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能量的转换贯穿于整个光合作用过程.从表面看,光合作用反应式仅为一个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但实质上包括一系列光化学步骤和物质转变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