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珍  王利平 《家教世界》2013,(10):263-265
校讯通已经成为家长和教师共同推动学生成长的桥梁与纽带,家长和学校共同推动学生成长的情感助推器。"校讯通"提供了更及时、更经济、更便捷的沟通方式,有效地保证了家校沟通的顺畅,促进了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素质教育。它的优势是"家校互动"。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因为学校是以班级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和开展工作的,所以班主任工作也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它是有效联系学校和家长、学生的桥梁与纽带。因此校讯通就义不容辞的成了班主任工作的强有力助手。  相似文献   

2.
张芳 《考试周刊》2013,(22):181-182
在日常教育中,建立一个家校联系簿作用很大。家校联系簿可以成为学生奋进的鞭策,成为学生美德的引领,成为家校合作教育的干道。一本小小的家校联系簿,架起了一座沟通彼此的桥梁,让老师、家长、学生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校讯通对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相关性",从"协同教育"等角度分析了"校讯通"的理论及技术基础,并从"社区运用"等角度分析了"校讯通"的基本功能。本文认为"校讯通"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带来了便利、有助于传统家校沟通的改善、有助于强化家长的监管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在争取家长合作时,如果说提高认识是基础,那么积极参与就是重点。但在实际工作中,家校联系多局限于有数的几次家长会,或是利用校讯通、电话和家长进行联系。在有些学校,家长委员会往往只是徒有其名,并没有真正达到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目的。近几年兴起的"家长进课堂"活动,是家校联手的一条有效途径。家长是孩子最有亲和力的老师,是孩子成长最好的教育资源。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享受到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孩子们  相似文献   

5.
正教育是一张网,随时随地,处处可见;点点滴滴,润泽无声。今天,教育有了"家校网络"这个新的元素,让"家校网络"这个现代教育技术加入了教育这古老的行业,让教育有了新的机体,呈现出新时代亮丽的风采。"家校互动网"是指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家长与教师、学生与教师、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借助互联网这一媒介,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6.
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在35岁以上的人恐怕多数会清楚地记得当年班主任家访的情形。事实证明,家访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随着时代的变迁,一种全新的家校沟通方式校访出现了。它既是家访的辅助手段,又和家访相辅相成,成为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新方式。家访是教师为了促进家校信息交流,主动到学生的家中和其父母联系有关事宜的一种沟通方式。校访则是家长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主动和教师取得联系,以便更好地促进孩子发展的一种新的家庭和学校…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一生当中必须要经历的两种教育方式,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这就是说教师和父母都是孩子无可替代的教育者。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学校与家长要多方面、多途径地进行联系、沟通,有针对性地做好家长工作,在家校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校讯通即成为了首选。通过校讯通和家长快捷、有效地传递信息以及便利的交互,这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也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8.
2002年至今,校讯通作为一种新的家校沟通方式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文章通过对使用校讯通平台的家长、学生和教师的调查,总结出影响其沟通效果的各方面因素,为促进基于校讯通平台的家校沟通提供有效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9.
2002年至今,校讯通作为一种新的家校沟通方式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文章通过对使用“校讯通”平台的家长、学生和教师的调查,总结出影响其沟通效果的各方面因素,为促进基于“校讯通”平台的家校沟通提供有效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校讯通"能够快捷、方便地满足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信息需求。中职班主任可以利用"校讯通"平台发送短信,把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及时传递给家长,传递校讯信息,布置作业,进行家教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家校合作育人,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校讯通"系统正如其名,校—学校,讯—讯息,通—沟通,是一个实现老师、家长、学生三方交流的平台,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了老师、家长、学生的信息互通,达到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融合。为学校、家长和老师共同培养孩子提供了很好的方式,拉近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距离,有助于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新教育网络。用好校讯通,做好感情交流班主任是学校中最小的"官",工作复杂而又繁琐,卖  相似文献   

12.
小学一年级,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此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但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存在不及时、不充分等诸多弊病。家长们总是希望能够随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而班主任由于要管理班级几十个学生的现状,不可能与家长保持随时随地的沟通。久而久之,学校与家长之间逐渐形成了教育上的“真空地带”,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对孩子们的成长也很不利。在现代化教育技术日益普及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科学地选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系方式,巧用QQ群、校讯通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家校联系的新模式,为学校、家庭之间架起了实时、快捷、有效的沟通桥梁。  相似文献   

13.
一、巧搭平台,增进了解 联系是纽带,交流是桥梁。要把学校与家庭教育两大阵地紧密地联系起来,那么搭建家校联系的平台则是必须要做的实事之一。在过去,家校沟通手段比较单一,不过是家访、电话等寥寥几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让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在校情况,也让老师了解了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但由于教师和家长精力和时间的有限,这种了解往往比较粗放、肤浅。故而在如今的教育新背景下,  相似文献   

14.
正顺德养正西山学校创办于2005年,是一所高标准建设的九年一贯制优质民办学校。学校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致力于打造绿色数字化校园,构以绿色信息化学习环境推进教育信息化。学校于2010年10月被评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12年11月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2013年又正式加入"粤教云工程示范学校"。学校建立了功能完善且安全可靠的校园网络主控室,建立了协同教育平台,利用"校讯通""家校连心桥""博客家园""微博室"及"校园微信平台"等家校互动桥梁,加强家校交流。学校管理实现了"一站式"登录综合性服务,包括十大系统和校本教学资源库。养正西山学校是顺德区最早大面积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进普  相似文献   

15.
“家校通”网络凭借现代计算机通讯技术的优势,构建了教师与家长同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网络,家校之间以现代化的全新方式进行沟通、交流,拉近了学校、教师与家长的心理距离,“随时随地”架起了家校合力共育新苗的空中桥梁。特别是在原有的家访、电话访等沟通方式的基础上,班主任  相似文献   

16.
召开家长会,班主任可以向家长们展现班级建设的成果,传达近期学校对学生的要求;通过家访,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生活状况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这对于促进学生成长,进而实现个性化教育尤为重要;学校开放日可以让家长走进校园,体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真实情境。今天,家校沟通与合作的方式正悄然变化:个别面谈变成电话联系,上门家访变成短信、网络互动。网络的出现给予家校全新的交流方式,它的优势在于便捷快速,但也带来新的问题:人与人之间因距离而产生冷漠,往往是浅交流而非深入谈。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依托网络技术创建的"网上家长学校"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新跨越,架起了学校和家庭之间联系的桥梁,方便、快捷、高效,加强了家校之间的联系,成为班主任的好帮手。尤其是对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和适应时期  相似文献   

18.
“叫你家长明天来学校”——这是不少教师以往联系家长的一种常规方式。这种做法,虽然可以让学校、家庭“面对面”地协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影响家长工作、增加孩子心理压力等负面影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我灵感顿生:为什么我们的家校联系不能通过网络来进行呢?Internert功能这样强大,如果我把与家长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创设到这里来,让家校联系披上网络及时高效、互动自由的外衣,我们的交流岂不比以往任何一种传统的方式都快捷而实效吗?我决定通过网络搭建一个与家长们…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今年开学以来,针对深圳校讯通的讨论不断升级。不少家长称校讯通收费高、整天短信轰炸,家长被变相强制使用。九成家长认为校讯通收费很不合理。根据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罗湖分局的计算,校讯通每年大概能收走1.8亿元。深圳校讯通是非之辩,不过是中国家校信息互通领域的冰山一角。这些年,相关负面新闻甚嚣尘上:譬如上述新闻中有家长提供的手机账单显示,2月份寒假中,依然被扣去10元与学校通讯的月租费;又譬如在石家庄,校讯通、家校通、翼校通各自为战,弄得家长要带两个手机;再譬如无锡的家校通关键时刻掉链子,大雪天“推迟开学”的消息凌晨才送达;更离奇的是深圳龙岗区沙湾街道沙湾小学和中海怡翠学校,竟然利用校讯通给家长发布品牌牛奶的商业广告……至于语出多门的资费标准、莫名其妙的信息泄漏、天花乱坠的自愿规则,更是魅影重重,引来吐槽无数。  相似文献   

20.
正现如今,E时代的触角已经广泛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就教育领域而言,"校讯通"就是其中一个,它正以燎原之势覆盖各个学校。但近来,"校讯通"一时引起坊间热议。"校讯通"的出现丰富了家校互动的手段和方式,相较于以往的打电话、发短信的联系方式,它确实更加方便快捷;相对于免费的QQ联系方式,"校讯通"又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家长不会使用或不常使用网络的困难,而且,相对而言,"校讯通"的科技含量更高,它可以代替公交卡、学生考勤卡、饭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