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庄是唐末五代的一位擅诗擅词的文人,也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词坛上与“花间鼻祖”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韦庄词虽深受温庭筠的影响,在内容上多表现以女性为主体的春愁秋怨、离情别绪,但其词在内容上更注重个人感情的抒发,在表现手法上多采用白描方式,在词作风格上形成了清丽疏淡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2.
温庭筠与韦庄作为花间词派的代表词人,在词作风格和内容上有着显著地差别。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温庭筠词作用色浓艳,韦庄词作较为淡雅;"密而深"是温庭筠词作的主要特色,与之相对应的韦庄词则表现为"疏而显";在创作手法上,温庭筠词多用暗示联想手法,丰富思想感情;而在词作内容上,韦庄的词句显得更有血有肉。  相似文献   

3.
吴丽 《文教资料》2007,(36):6-7
温庭筠、韦庄都是花间派的大家,本文从他们不同的生活遭遇出发,分析了温庭筠词"婉约"和韦庄词"显直"艺术风格,并举例说明他们词风差异的主要表现,同时指出他们独特的主导词风对后来的一大批词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词最重要的部分是词境。作为晚唐“花间派”的鼻祖,同时也是整个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温庭筠的词境与其他婉约词人的词境稍有不同。与其他婉约派词人相比,温庭筠和同时代的韦庄更喜欢以春天作为词的季节背景;温庭筠更喜欢以画楼闺阁作为主人公活动的舞台;温庭筠词的抒情主人公几乎都是曼妙的女子;温庭筠词的意象比较密集,同时意象与意象之间跳跃比较大;温庭筠比较注重辞藻和设色,尤其喜欢用色彩鲜明:饱满的词。以上诸种要素,使温庭筠的词境相对于其他婉约词人,更香艳温暖,也更繁缛富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花间词派的沿革说起,分析了温庭筠的词和韦庄的词艺术风格不同的形成原因,进而比较、探析了温庭筠词的“婉约”和韦庄词的“显直”艺术风格,最后指出他们艺术风格的不同,取决于他们不同的生活遭遇。  相似文献   

6.
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派两位最重要的代表作家。花间派多写闺阁生活、女子相思,以香艳缠绵、简练典雅为特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而作为同一流派的两位代表人物,温庭筠词浓艳香软、含蓄婉约,被称为“花间鼻祖”;韦庄词则以清淡疏朗、抒情热烈而真挚,与温庭筠齐名。  相似文献   

7.
温庭筠、韦庄同为花间派的著名词家 ,他们两人不同的生活遭遇 ,造就了两人不同的词风。温词“密而隐” ,韦词“疏而显”。  相似文献   

8.
程芳萍 《文教资料》2010,(26):11-12
韦庄是花间词的代表作家,其创作风格与花间词鼻祖温庭筠明显不同。李煜词以清丽词风见长,虽受韦庄很大的影响.但其创作风格经历了由清丽疏朗到清远深沉的变化过程。本文结合韦庄与李煜部分词作,对二者词的清丽之美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晚唐温庭筠和韦庄两位词坛大家的出现及后来花间词派的形成,词才真正摆脱了对诗的依附和从属的地位,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逐步发展起来并日趋成熟。温庭筠是晚唐时期第一个大量写词且取得杰出成就的词人,正是在他的努力下,词才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鲜明个性特征。然而也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使词一开始就陷入了专门描写女子形貌和恋情相思的狭小境地,浓墨重彩,铺金摛绣地描写美人的形貌及装饰,读来但觉满眼金碧,充溢着脂香粉气,使词成为名副其实的“艳科”,终至形成一代秾艳绮丽的花间词风。温庭筠也自然地成了花问词派的鼻祖。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  相似文献   

10.
作为花间派词人的温庭筠、韦庄,虽是同一时代同一流派的作家,但其词风绝非秾艳一体,而是同中有异,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可谓"春兰秋菊不同时"淡妆浓抹总相宜".  相似文献   

11.
论韦庄词对温庭筠词的沿袭和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比较方法, 重点论述韦庄词对温庭筠词的沿袭和创新情况。其沿袭主要体现在个别词的整体或部分借鉴上; 而其创新则主要表现在抒发个人情怀的内容和抒情性强这两点上。通过以上论述给韦庄词以更准确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2.
温庭筠的词华美浓丽,多通过一系列外在物象来烘托人物的情思心绪,给人无限深远自由的想象;韦庄的词则多对人物的情态心理作直接的刻画,真切率直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深语秀。  相似文献   

13.
晚唐词人温庭筠在词的创作上,有其独具特色的艺术特征:情与景交融的意境特征;曲折跌宕、婉曲含蓄的结构特征。同时,通过温庭筠、韦庄对比,说明温词对两宋婉约词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傅克斌 《学周刊C版》2010,(1):172-173
温庭筠词风格细腻含蓄,用语浓艳富丽:韦庄词风格粗犷率直.用语清新淡雅。这与他们不同的生活遭际密切相关。比较温词、韦词的差异,能够更好地理解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温词浅释     
温庭筠是我国晚唐著名词人,他的词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文章对温庭筠几首词的内容和主题提出了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杨利群 《考试周刊》2013,(13):18-19
温庭筠是花间词派代表作家,被称为"花间鼻祖"。了解温庭筠词可以蠡测唐宋词早期风格,从"民间词"到"文人词"的发展史,并由此探索唐宋词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隋代及初唐的民间词即是当时的民歌,中唐以来文人词属于诗余性质。温庭筠是词史上第一位大力填词的文人。他生活在需要小词产生的环境里,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创作。温庭筠的作品代表性风格是设色浓丽,辞藻繁密;另一种风格是气韵清拔,格调高峻。温词是对齐梁时代美学精神的隔代传承。以温庭筠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词是一种介于俗文学与雅文学之间的并逐步向雅文学转化的过渡性文学样式。《花间集》中的词人围绕温、韦分为两派:一派以温庭筠为代表,可称为“伶工之词”;另一派以韦庄为代表,可称为士大夫之词。以温庭筠为代表的一派词人在文学自身以及历史发展的双重指向下,开拓了全新的诗歌之路。伶工之词在晚唐五代词稀⒗的发展期是不断进步的,由温庭筠到欧阳炯、顾,词的语言和表现手法变得越来越纯熟而自由,为词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也是词坛领域的“花间鼻祖”。在意象运用上,温庭筠的诗与词都注重对华美物象的客观描绘,但诗中意象流丽动荡,典故众多,带有虚化的幻想,而词中意象浓艳静谧,以写实为主。由于崇尚客观的审美理想,温庭筠的诗与词意象运用上有相似之处,但他对诗和词已经有了自觉的分体意识.这引发了他对这两种文体不同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9.
温庭筠在词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是花间词派的鼻祖,是第一位大力创作文人词的作家。历来研究者对温庭筠词的评价不一,但总体均认为温词具有浓艳密丽的特征,此文意在在此基础上探讨温词"隐"与"秀"的特征,并结合社会现实和温庭筠个人实际客观地阐释造成"隐"与"秀"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温庭筠、韦庄被人们并称为“温韦”,实际上他们的作品代表着两种不同的风格。温词深密隐约、浓艳华丽,韦词疏淡浅显、清朗自然。其词风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他们生活遭遇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