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宫文胜 《阅读》2011,(10):42-43
“多少”在英语中怎么来表示?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对了,“how many”和“how much”两兄弟,都能表示“多少”,你对他们了解多少了呢?  相似文献   

2.
钱伊琳 《阅读》2009,(6):41-42
周末,王明和李红在一起学英语,他们为了一道题目争论起来,我们来看看他们在吵什么呢?王明说:“A)填is,B)填are”李红说:“不对,我认为A)填are,B)填is”他们两个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评一评,到底谁说得对。  相似文献   

3.
刘颖 《阅读》2023,(82):36-39
<正>“小飞侠”彼得·潘已经差不多100岁了,可是他还是小时候的样子,他永远长不大。他和一群孩子生活在一个岛屿中,那个地方的孩子永远是绝对的主宰,他们不会长大,没有烦恼,欢乐嬉戏。那是一个凡人去不到的仙境,那个地方叫作永无岛。永远长不大的彼得·潘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孩子气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4.
方言 《阅读》2006,(4):38-39
小朋友,你们都认识There is和 There are哥俩吧?最近啊,他们可是烦恼多多。为什么呢?原来,他们都可以表示“在某地有某人或某物”,又都喜欢站在名首,因此总有一些同学把他们给搞错了。今天啊,他们想要告诉大家:他们确实都来自There be 家族,但个性却不尽相同,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请听他们自我介绍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怎样写好     
《阅读》2014,(4):22-23
古人常把文章的开头称为“凤头”,意思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么美丽、吸引人。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欢欢和乐乐来到于老师家,他们来干什么?原来,他们是向于老师请教怎样才能写好作文的开头呢!  相似文献   

6.
王笑梅  黄焱 《阅读》2015,(8):2-5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请齐读课题。生:《林冲棒打洪教头》!师:林冲与洪教头为什么要打呢?读读课文,说说自己的见解。生:林冲很谦虚,洪教头有点骄傲自大。生:林冲很有礼貌。师: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生:林冲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师:对了,这是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林冲的性格。(板书:动作)师:洪教头的自负高傲你们又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生: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  相似文献   

7.
朱志军 《阅读》2009,(6):16-16
同学们,读了《海底世界》,你一定觉得课文写得挺有趣吧? 有趣的开头——“你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吗?”开头提出了一个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激发了我们的兴趣。是呀,海底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往下读吧。  相似文献   

8.
豹子头林冲是施耐庵根据民间传说创造出来的典型人物形象。林冲有患得患失、忍气吞声的性格缺陷。但林冲是一个英雄,并且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悲剧英雄。  相似文献   

9.
陈蓓蓓 《阅读》2014,(6):22-23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作文的眼睛是什么呢?是标题。好的标题能让读者眼前一亮,使作文更有吸引力。给作文拟标题,除了用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还有哪些方法呢?  相似文献   

10.
夏晓勤 《阅读》2014,(10):22-23
平时熟悉的家人、老师、朋友,要在作文中描写出来时,却往往让很多同学发了愁。该怎样才能把一个人描写得既生动又形象呢?人们常说:“言为心声。”就是说语言是能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可见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很重要。小铅笔头:我最怕写人了,我的作文总干巴巴的,写不了几句,怎么办呢?小书虫:哈,我有一招!叫:“人物勤开口!”用了我这招,写出来的作文可生动了。  相似文献   

11.
“修”门锁     
储子墨 《阅读》2009,(7):43-44
我修过门锁,而且是用铅笔修的,你信吗?一天下午.妈妈和我回家开车库门时.发现钥匙转不动门锁。妈妈说:“我们来修一下。”我问妈妈怎么修,妈妈笑着不回答。回家后,妈妈让我削铅笔,我疑惑不解地问妈妈:“你不是说修门锁的吗?”妈妈神秘地说:“正在修呢。”我惊讶极了,心想:削铅笔与修门锁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2.
朱志军 《阅读》2008,(3):16-17
读了课文《微笑着承受一切》,灵灵可有一个小问号呢:“朱老师,请问桑兰姐姐在比赛中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意外呢?”  相似文献   

13.
曲弯弯 《阅读》2023,(85):24-29
<正>从一个对昆虫感兴趣的小男孩,成长为热爱昆虫研究、擅长昆虫研究的科学家,法布尔的成长故事给予了我们无穷启示。在英语里如何表达“我感兴趣”“我喜欢”“我擅长”呢?让我们跟随法布尔去一探究竟吧。法布尔是享誉全球的昆虫学家、科普作家和博物学家,从小就对自然和生命充满了好奇。  相似文献   

14.
朱思敏 《阅读》2023,(94):26-29
<正>也许某一天,你突然对宇宙的意义产生了疑问,在网上搜索之后,你可能会看到有一个答案是“42”。这个答案是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的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中一台名为“深思”的超级电脑通过计算得到的。为什么宇宙的意义是“42”呢?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中的主人公们同样疑惑,为解开“42”之谜,他们踏上了一段宇宙冒险之旅。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课程也提出“要改变课堂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那么如何在科学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呢?  相似文献   

16.
王宝琪 《阅读》2013,(9):18-18
贝贝:李老师,我想知道“北大荒”在哪儿呀?为什么叫“北大荒”呢?  相似文献   

17.
李慧 《阅读》2009,(3):6-8
嗨,在默默的期盼和等待中,叮当姐姐很高兴又与你“见面”啦! 时光已不知不觉采到三月,到处都吹送着春的气息。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大好的时光里,亲爱的孩子,你该怎样做?该做些什么呢?哦,别急,叮当姐姐先介绍一位新朋友,他的故事一定能让你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8.
引导学生探索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是要建立一个开放的课程体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开阔学习视野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和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教师“满堂灌”,而他们是模仿、记忆和训练,缺少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及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探究性学习”则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变单纯的模仿记忆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质疑问题、作文的学习。该如何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方圆 《阅读》2007,(7):41-42
小时候的我,最爱问爸爸:“你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爸爸总是认真地告诉我:“爸爸希望你做一个快乐的人!”快乐的人?我吐吐舌头:“怎么能快乐呢?”“自己找呀!”爸爸点着我盯鼻子回答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美国漫游记     
Christina 《阅读》2007,(7):62-63
小头爸爸带大头儿子去美国华盛顿游玩,一来为了增长他的见识,俗话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嘛!二来为了提高他的英语口语。你瞧!他们刚出机场,正要打的去旅馆呢。你能听懂他们在说些什么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