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 ,是电视台的旗帜与喉舌 ,表明电视台对新闻事实的立场、观点。电视评论性节目是电视指导群众生活与工作的重要报道形式。当前各级电视台越来越重视评论性报道 ,电视新闻报道和电视新闻评论互相配合 ,已成为电视传播媒介引导社会舆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形象化是电视新闻评论有别于报纸、广播评论的特征。我国电视新闻刚刚起步时 ,电视评论只有“编者的话”、“编后语”等小言论 ,都是播音员口播 ,缺乏电视特色 ,也缺乏评论的深度。因为电视新闻长于报道具体的、可视的、动态的、现在的、进行中的 ,事件性的事实 ,而短于…  相似文献   

2.
谈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是指运用电视手段对新闻事件作深入分析并预示其发展趋势的报道方法。在实践中电视深度报道这一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所接受并得以推广。但到底什么样的报道才是深度报道 ,一般报道和深度报道应该如何区别 ,怎样才能搞好深度报道 ?一、电视深度报道的特性电视深度报道必须遵循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 ,即必须有新闻由头 ,必须有新闻的基本要素 ,这是区别于其他节目的一种重要依据。电视深度报道必须具备思辨色彩。何谓深 ,何谓浅 ,具备思辨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考查标准。一般报道只注重事件的一面 ,一事一报 ,属新闻动…  相似文献   

3.
新闻深度报道一直以来都是报纸和杂志的强项,近些年来各大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也开始制作电视类新闻深度报道节目,这也是电视新闻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向。当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深受观众的喜爱,但是随着社会更加多元化,电视台的新闻深度报道也必须适时的进行改革。如果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工作,已经成为电视台新闻记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调查评论式电视新闻节目是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深入调查采访,认真分析论证,在摆事实讲道理中,由出镜记者或节目主持人代表传播媒介旗帜鲜明地表达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热难疑点问题的看法和认识观点,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重要形式,是电视新闻的延伸和升华。 调查评论式电视新闻节目由于影响重大,能展示  相似文献   

5.
西方新闻学将深度报道概括为“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向的报道形式。”它不仅要说明新闻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而且要分析它的意义,预见事件的发展和影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通过电视手段以视听符号对新闻事实所作的包括背景介绍、调查研究、分析解释、归纳预测的深层次传播,正因如此,理性思辨应是电视深度报道的一个显著特征。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是多样化的,报道是立体化的,深度报道因节目时间的充实和深度的拓展,更应如此。光具备电视性,即有了视听形象直观、直接、现场性等特点,不注意传播符号的丰富和报道…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传播手段作出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问题发表意见,作出分析判断或述评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 电视新闻评论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电视新闻配发的编前、编后语以及节目主持人、记者的即兴点评,主要以口播形式出现。这类形式大量存在于《新闻联播》及各类电视新闻节目之中;另一类是电视专题评论,也称电视评论片,将活动图像、同期声、背景资料、字幕与夹叙夹议的评论报道词有机组合在一起,成为“形象化的政论”。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专题片因其深度和广度,让观众对某一新闻事件或对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电视新闻专题片是电视新闻节目中极其重要的分部,要想真正理解电视新闻片,必须先了解电视新闻专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1994年,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正式成立,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从此应运而生,并赢得了基层官兵和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然而,作为军事频道的主力军——基层部队电视新闻报道骨干,他们的业务素质却一直难以适应军事节目质量水平的要求。所以,以创新思维来提高基层电视新闻报道骨干的业务素质,充分发挥电视新闻在部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成为了基层部趴电视宣传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电视经济新闻是指电视媒体对人们的经济活动的重要事实的及时报道。在电视新闻中,经济新闻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经济新闻的非事件性和抽象性,使得电视摄像机难以捕捉到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镜头,电视画面难以具有可视性。如何生动活泼地报道经济领域的变动,成为困扰电视工作者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0.
刘承武 《传媒观察》2014,(10):65-66
正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是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密切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或预测其发展前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作为电视新闻报道的深化,凭借现代电视技术手段,在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前提下,通过影像画面、配音解说、采访同期声等多种元素的有机结合,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背后的新闻或事实并预测其发展趋向,使受众认知社会事实和意义。因其独特的报道方式,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新闻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对外宣传已成为提升我国软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我国当前电视媒介主要精力偏向于娱乐和电视剧,电视新闻来源单一,影响电视媒介在电视观众中的可信度。我们必须构建健康和谐的媒体生态环境,拓宽电视深度报道的题材,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来提升电视深度报道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评论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逐渐在电视荧屏上出现并广泛流行的一种电视新闻节目。既然称之为新闻评论,节目当中蕴涵的哲理性和思辨性当然是最突出的。电视新闻评论不仅要报道出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还要报道出新闻的外延,这包括新闻为什么发生、新闻事件带来的启示及解决办法。这种集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于一体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自产生以来,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所接受和喜爱,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效应震动了电视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故事化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蔺 《当代传播》2005,(4):106-107
在我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新闻报道如果和“故事”这两个字眼扯上关系,其真实性和客观性必定会受到质疑。但近年来,“新闻故事化”成了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运用得越来越多的一种方式。在电视新闻界,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件,已经成为电视新闻节目,尤其是深度报道节目制作的一个方向。纵观荧屏,近年来成为收视热点、业界焦点的新闻节目.无一不把“故事性”摆在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运用电视手段(声音、画面).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通过对新闻背景的准确交待.事件因果关系的深入探究,相关问题的恰当分析,以揭示其实质.追踪或探索其发展趋向的一种报道方式: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作为一种特别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5.
论电视经济节目供求平衡的完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我国经济节目总体上存在供求失衡现象。本文就如何实现我国电视经济节目的供求平衡提出以下建议 :坚持“三位一体”的节目定位 ;以发散式思维拓展经济报道的广度和深度的空间 ;寻求专业与通俗最佳的报道结合点 ;运用整合营销传播增强节目的品牌忠诚度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范围内,美国的电视事业发展最早,水平最高。对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来说,情况也是如此。 节目起源 严格地说,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是从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现在请看”开始的。它的前身是爱德华·默罗在二战时主持的“现在请听”(CBS Is There)。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广播新闻节目曾一度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广播在发布和解释新闻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电视媒介的迅速崛起,一些原来在广播新闻领域效力的人开始转向电视新闻领域。默罗把他原来创办的著名的广播新闻节目“现在请听”嫁接到电视领域,于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我们认为,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就是:以电视媒体的手段,全面或系统地反映社会生活、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揭示其实质,透视、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倍受社会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思维不断拓展,视角不断拓宽,一批以立体思维的多维性为思考定位的分析社会问题,透视社会现象,阐释其因果关系的深度报道,在中央和地方电视自相继涌现,而且发展势头迅猛。这些深度报道,往往因系统地反映重大社会事件和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社…  相似文献   

18.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继“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之后推出的一个以记者的调查采访为主要形式,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或现象进行多侧面、多角度、深层次剖析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经过7年发展,“新闻调查”已经成为倍受观众欢迎的名牌栏目。在央视新闻频道开播,新闻节目不断创新的情况下,“新闻调查”的节目形态成了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发展的一个重要借鉴。 运用调查方式推进深度报道 “新闻调查”的成功,就是在关注“正在发生的历史”和“新闻背后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各大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纷纷制作出台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可以说,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是当今各种新闻媒介激烈竞争的产物。本文从分析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出发,结合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现状,探讨如何搞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希望对电视新闻的深化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报纸的出现到电视的兴盛.长期以来,大众传媒的信息一直占据着人们的新闻视野.走众媒介也一直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然而,随着第西媒体和手机网络的繁荣,一个新兴的名词——“自媒体”橱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新宠:从郭关美的名牌手袋到故宫破碎的瓷盘,在进行舆论监督、反映社情民意上,自媒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老牌的大众传媒的代表,电视新闻如何更加深刻的反映新闻事件背后的信息、提升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深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人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以电视新闻报道的深度把握问题为切口,剖析新时期电视新闻报道的“度”的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