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5年第一版《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公布已经过去60年,历经5次修订之后,2014年8月,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公开征求意见.本次修订较之2004年版本,有大幅度改动.不仅取消了有辅助功能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而且从结构到文本,都体现了一定的创新.《中小学生守则》的修订体现了国家权力意志的变化.文章试图对2004年和2014年两版守则文本进行结构和符号分析,探讨《中小学生守则》背后蕴含的“权力-知识”关系.文章选取“爱国”、“法治”、“集体”和“不”4个典型文本符号,对《中小学生守则》的实然和应然状态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在情感建立过程中,需要从作用于身体的具体行为出发,以道德养成为桥梁,才能达到情感层面的规训.第二,新版守则中对“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养成的具体行为过于抽象.第三,“集体”在新版守则中的消弭,体现了权力意志对知识的调控.第四,从“不准”到“勇于”,符号表达上的变化,体现了规训方式逐步温和的趋势.《中小学生守则》作为一种权力技术,在作用于身体产生新知识的过程中,因为权力意志的流动,符号的变化也使得学生德性和知识发生转交.  相似文献   

2.
周元元 《广西教育》2014,(36):29-29
正8月1日,教育部对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此番征求意见,绝大多数网友表示赞赏和支持,成为一大亮点。尽管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目前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但总体框架已经大致确定,其中体现出的目标细化、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无疑值得"点赞"。从形式上看,新修订的《守则》化繁为简,将原来的三个"规定"(《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而为一,变原来的70条为9  相似文献   

3.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守则》),将原版《中小学生守则》和针对小学生、中学生的两个《日常行为规范》合二为一。与旧版相比,新《守则》增加了很多贴近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引入新时代词汇,也随之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相似文献   

4.
事件     
《中学生电脑》2014,(9):5-5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拟删除“见义勇为” 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从8月1号开始公开征求意见。新版“学生守则”与老版相比简洁明了,将2004年原有的守则和中、小学规范一共70条2000多字,浓缩为9大准则300多字。同时,增加了部分与时俱进的新内容,如热心志愿服务、控制上网时间、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等。不少网友为新版守则点了赞,认为其内容更接地气。但同时,守则中一条关于“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内容被删除,引发社会热议。  相似文献   

5.
正当亿万中小学生生气勃勃地迈进新学年之际,《中学生守则》(试行草案)和《小学生守则》(试行草案)颁布了。这两个《守则》是在认真吸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前中小学生的实际,广泛征求意见重新制订的。《守则》是每一个中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基本要求。贯彻实施《守则》,是我国两亿多中小学生的一件大事。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综述
  2014年8月1日,教育部网站就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内容结构见下页表格。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别自1981年、1991年、1994年发布以来,影响了一代人。2014年8月1日,教育部公布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将2004年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均简称《守则》《规范》)合二为一。◎"终于不再像领导发言"教育部早在2012年就启动了本次修订,舆论对此热情高涨。据统计,  相似文献   

8.
正当亿万中小学生生气勃勃地迈进新学年之际,《中学生守则》(试行草案)和《小学生守则》(试行草案)颁布了。这两个《守则》是在认真吸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前中小学生的实际,广泛征求意见重新制订的。《守则》是每一个中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基本要求。贯彻实施《守则》,是我国两亿多中小学生的一件大事。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制订和颁布《守则》,是对学生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建立革命校风的重大措施。古今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之友》2003,(3):59-59
已沿用21年的《北京市中学生守则》和《北京市小学生守则》在下学期将废止,北京市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将启用,同时启用新的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上网”、“保护环境”、“孝敬父母”等成为其中新的内容。据悉,新的“守则”和“规范”已经下发到各区县,寒假开学将统一启用。北京市的中小学生原来有“三规”:“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北京市中小学礼仪常规”。其中中小学生守则是原国家教委在1981年8月制订发布的,到现在已沿用了21年没变。北京市寒假前对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教委推出了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新版中小学生守则,除分别增加了“学会感恩”“珍爱生命”等条款外,《小学生守则》取消了“书写工整”的规定。有人认为,这是电脑时代“无纸化”操作普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教委推出了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新版中小学生守则,除分别增加了“学会感恩”“珍爱生命”等条款外,《小学生守则》取消了“书写工整”的规定。有人认为,这是电脑时代“无纸化”操作普及的结果。无论中文还是外文的书写,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文汇》2005,(10):11-12
上海市教委最近推出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珍爱生命”首次出现在《小学生守则》中,《中学生守则》则增加了“学会感恩”条款。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教育界在制定某某守则或规范时,常常比较强调语言的整齐划一,以及过高的理论概括性,相对忽视受众群体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守则或规范实施效果的不佳。而这次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无论从《守则》的内容,还是语言表达形式,等等,都力求贴近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现实,更好地符合了中小学生的心理接受需求,无疑更具人性化。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最近在其官网公开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守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人们发现,"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见义勇为"等内容被取消。不少人认为新修改后的《守则》更接地气,没有了空话。它用直白的语言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体现了执政者更加自信的态度。比这些变化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新版《守则》增加的一条规定:勇于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于2014年8月1日公布了《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提出爱祖国、讲文明、护安全等9项内容.新版守则删去了大量空洞、模式化的内容,增加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指导,热心志愿服务、自觉礼让排队、控制上网时间、践行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生活等内容也显得更接地气.与此同时,“见义勇为”这一行为准则的退出也引起了公众的热议. 近年来,学生安全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新《守则》提出: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远离毒品,珍惜生命.在现行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第40条为“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而“见义勇为”相关内容在新的《守则》中被悄然删去,以“会自护懂求救”来进行涵盖.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沿用了21年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实行了10年左右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将在北京市废止。北京市定于新学年开始在全市各中小学试行新的《守则》和《规范》。新的中小学生守则适应时代变化,对中小学生们提出了许多现代要求。“做事认真负责,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与父母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生活不攀比”;“妨碍他人要道谦”;“文明上网”;“不赌博,远离毒品”等成为新增内容。“爱护环境”将成为新小学生守则中一项重要要求,而对中学生提出了要“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更高要求。“诚实守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也被列入中小学生守则。  相似文献   

17.
晨晖 《中国德育》2005,(9):16-17
上海市教委日前推出了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其中《中学生守则》增加了“学会感恩”等条款。  相似文献   

18.
微言     
正8月1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守则》")。新《守则》以2004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为基础合并而成,由过去的70条共2000余字精简为300多字的9条准则,包括"三爱""三讲""三护",即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讲文明、讲诚信、讲法治;护安全、护健康、  相似文献   

19.
浓缩版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细读下来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是编写的角度多从社会需要出发,有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二是当代大学生始终存在基本行为规范不过关的现象,怎样避免“道德”倒挂现象持续上演?结合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有必要从五个方面对新《守则》的实用性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20.
正当新学年开始之际,教育部重新制订、颁发了《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的试行草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全国中小学从九月一日起试行。省教育局也于最近召开全省教育战线电话会议,对实施《守则》作了具体布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都应积极行动起来,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守则》的热潮。要认真学习《守则》。两个《守则》坚持了“三好”原则,贯彻了“五爱”精神,具体规定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基本要求,为广大学生树立了明确的努力目标。贯彻实施《守则》,是肃清林彪、“四人帮”流毒,对学生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建立革命校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