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较早的书籍是不断句的,古人读书要靠老师圈点或自己断句。现在,古书经过整理,一般选本和选入课本的文章都已加了标点符号。但一些较长的句子,诵读时仍要在句中停顿。能准确划分文言语句的节奏,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础,同时,读准节奏也是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常见的内容。给文言文断句的关键是弄清文言句子的语意和语言结构,只有辨清了句子的语意和语言结构,才能准确把握文言句中的停顿,使读音上的停顿和语意、语言结构一致。文言语句朗读停顿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22):2-3
<正>文言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断句就是给未加标点的文段标出停顿。明辨句读,前提是疏通大意,同时也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若断句失误,则必然误解古文原意。《考试说明》古代诗文阅读的第三项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第9题主要是考查"文  相似文献   

3.
蒋文平 《广东教育》2011,(12):14-15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是高考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项综合性考查,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考查考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要求采用主观题设题,主要包括文言断句和文言翻译。断句一般设1道小题,赋3-4分;翻译则设2道小题,赋6-7分。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中考早已谢幕,盘点文言文考查的知识点,可以捕捉到文言文教学信息。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文言词语的积累和运用、文言语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语言的表达效果、文言知识拓展迁移。以知识点的设计就可明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应着眼于文章的理解,而不在于文言词语的积累。考查文言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查实词,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词和通假字的考查。我们应该明白:实词的积累很重要,它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意思的理解,是为理解文章服务的。特别是那些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障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词,如果帮助学生多积累,结合语境理解,长…  相似文献   

5.
2014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基本上延续了2013年的命题思路和形式。从题型上看,既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和掌握、文言文朗读的停顿、文言语句的翻译等方面的能力,又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及概括中心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一般设置5-8小题,分值在20-25分,约占总分值的15%-20%.阅读材料一般取自于课内或课外的一些篇幅短小、内容精美的浅易古诗文.主要检测内容包括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虚词的理解;文言句子的朗读和停顿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言文整体阅读与大意的把握;诗词名句的默写与鉴赏;古文化文体常识等.  相似文献   

7.
夏朝阳 《考试》2008,(3):10-12
近几年,有几个省市高考命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或单独选文要求考生断句,如2004—2007年北京卷、2006年福建卷、2007年浙江卷;或在考查文言文其他内容的文段中抽出一段要求考生断句,如2006和2007年辽宁卷、广东卷。无论如何考查,文言文断句实际上都是考测学生在读懂文段内容的基础上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对文言句子形式的把握。本文拟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谈一谈文言文断句题的解题技巧,供考生备考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翻译是考查文意理解的较好方式,所以高考越来越重视对文言翻译能力的考查。令不少学生苦恼的是,他们虽能领会文意,但翻译句子时仍出现丢分现象。  相似文献   

9.
考查文言语句停顿是检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而把握文言语句停顿乃学生的一大薄弱环节,学生根本不懂停顿的规律要点,朗读时多是“跟着感觉走”。其实,正确把握文言语句停顿,做到朗读时不读破句,注意以下几点即可。  相似文献   

10.
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标的精神,近年来各地中考对文言文的考查大致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整篇诗词的阅读基本上是以填空或选择的方式,从词语、句子和文意把握上进行理解和初步鉴赏。2.文言文的阅读包括(1)文言实词(含通假字)字音、字形和字义;(2)古今词义的辨析;(3)文言句子的翻译;(4)文言文的断句;(5)句子默写;(6)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7)理解文章中心分析文章特点。看来,初中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要求不高,可以说只有重点,没有难点,考查篇目一般来自课内。新课标说“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  相似文献   

11.
陈金华 《新高考》2011,(Z1):27-28
文言文断句是近几年再兴起的一种文言文题型,主要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文言文句读的把握能力。断句古时称"句读",所谓"句"就是句末停顿,所谓"读"即"逗",指句中停顿。古时文章没标点符号,流传下来也未注明朗读停顿。正确断句标点,是阅读古文的基本能力。1978~1985年全国高考有过对古文断句标点的考查,但1986年后教学与高考忽略了这一内容。2004年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再将文言文断句标点列为考点,是对文言文学习的回归。此后至今,全国高考每年均有多套试题考文言文断句,这样,给文言文断句标点的传统题型又成了再兴的  相似文献   

12.
往年文言文翻译均安排在四选一的选择题中,主要考查对文意的理解。有时,只考查了考生对个别词语的理解,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文言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做这类题应含有一定的主观成分,应该允许考生在答题时有一定的灵活性,所以2002年开始,文言文翻译已放在了主观卷中。笔者现就以近两年高考题为例,谈一谈文言翻译题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文言文断句停顿的考查可适当降低难度。这是因为:时代变迁使文言文的断句与翻译变得容易,在此情况下,要求学生断句事实上已大大超越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同时,很多文言句式的断句是有争议的,要让学生分辨清楚显然不太合理;另外,从停顿与翻译的关系上看,判断停顿的难度大大高于翻译,而只要掌握了翻译,也就基本达到了初中阶段"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一般设置5—8小题,分值在20—25分,约占总分值的15%—20%。阅读材料一般取自于课内或课外的一些篇幅短小、内容精美的浅易古诗文。主要检测内容包括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虚词的理解;文言句子的朗读和停顿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言文整体阅读与大意的把握;诗词名句的默写与鉴赏;古文化文体常识等。  相似文献   

15.
在中考文言文考查中,常会涉及文言句子诵读节奏的划分,其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读懂了语句,理解了句意。例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其岸势  相似文献   

16.
考测点导航文言语句翻译几乎是各地中考的必考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可以检测考生的文言虚实词和文言句式的知识,又可以检测考生对文句、文意的理解和整体把握能力。中考文言文翻译的考查题型主要有两种:一是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力和辨析筛选的能力;一是书面表达题,即既考查考生的理解力,又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典型题点击一、从下列选项中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生死存亡的秋天啊!B.其印为余群从所得。那些字印被我的弟侄们得到了。C.甚矣,汝之不惠。太厉害了,你…  相似文献   

17.
谢兵 《阅读与鉴赏》2009,(3):55-56,64
文言文翻译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中关键实词、虚词及重点文言句式的掌握情况。用来衡量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及翻译能力。因此。答题时要把握“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强调“字字有落实,句式有体现,文意不改变”。但是。在实际训练中,有些学生往往偏执一端,凡是翻译都直译。结果所译句义违反事理,不合逻辑。  相似文献   

18.
考点分析中考试卷中,对文言语句断读的考查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主观题强调实际操作能力,即或要求用“/”划分句子的停顿和朗读节奏,或要求给相关的语句加上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19.
黄新 《中学文科》2007,(3):39-44,48
【热点概括】 主题词:外扩 比较 现代化 文言文阅读考查的热点内容有:文言词语(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常用实词和虚词等)的解释、文言语句(特殊句子、重点句子)的翻译、文言内容(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概括内容、简析结构和表达的特点、品味语言等)的理解等。  相似文献   

20.
《考试》2008,(5)
《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浅义的文言文。其中一条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即在对文言句子理解的基础上将其翻译为现代汉语。自2002年高考试卷中文言翻译以语言表达题的形式出现以来,至今已考查了6年,且赋分逐年增加。在文言翻译专题复习过程中,有下列几类词语应提起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