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其实"的否定语义.根据否定量的不同,将"其实"分为全部否定和部分否定; "全部否定"又可分为有无"不"类否定标记等四类情况,并分别论述了"部分否定"中程度深与浅、数量多与少、一般与个别、主要与次要等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舛互("舛"意为"违背")这一修辞格,是1983年10月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编的<修辞新格>(福建教育出版社,谭良祥主编)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所谓"舛互",是指对某一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者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肯定,是为了衬托,强调否定部分;否定,是为了衬托、强调肯定部分.  相似文献   

3.
否定之否定规律不是指三个相邻事物或事物的自然发展阶段,而是指矛盾从潜在状态到矛盾的展开、对立尖锐化阶段,再到矛盾的解决、产生新事物这一必然过程和发展趋势;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人类历史运动中表现为否定性的辩证法,表现为异化的产生和异化的扬弃,表现为"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在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和确立"有个性的个人";否定性的辩证法生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实践本身就内含着否定性的辩证法,马克思的否定性辩证法以实践观为基础,并同历史观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既不同于黑格尔的否定性辩证法,也不同于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4.
"不"与"没有"是现代汉语最主要的两个否定词.比较起来,"不"比"没有"出现时间早、构词能力强、使用频率高.它们的语义特征互相对立、互相补充,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否定系统."没有"=[+否定][+实现],"不"=[+否定][-实现]或[+否定]/[+意愿]/[+性状]  相似文献   

5.
not一词在句子中的否定范围共有五种情况:1.全部否定(或直接否定);2.部分否定;3.歧义否定;3.转移否定;5.无not否定。  相似文献   

6.
"差一点(没)"句式是语法学界讨论较多的一种句式.从"点"本身包含的肯定、否定两方面含义入手,比较分析了"差一点(没)"句式的五种含义,从而对其基本含义进行了有益补充,并为此句式的研究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7.
由于思维方式和语言本身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在否定意义的表达上存在很多差异.在翻译中我们不能忽略英汉否定的差别,否则会引起错误.该文着重分析的是英语否定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转移否定",旨在帮助翻译工作者加深对英语否定表达的认识,做好翻译工作,以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8.
本指出:共产党人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实质上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是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简单重复,而是事物发展在高级阶段上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自己的特殊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形式逻辑的外延排除否定()与辩证逻辑的内涵反称否定(~)是一对呈正反对称互补关系的否定算子,它们对任意词项的非反否定之外延结果既有同又有异。通过对二极对立统一体和三极对立统一体之构成词项的非反否定演算,引出了此两种逻辑共有的"米"字型否定算法之外延结果和辩证逻辑特有的"日"字型否定算法之外延结果,并以事实为依据,验证了对此两种性质根本就不相同的否定算法之外延结果的同异性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趋势和迂回曲折的途径,它和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一样都是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1.
对“重建个人所有制”不同解释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历史的必然,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个人所有制,它的内涵只能是生活资料,而不可能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或集体所有制或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这样的同义反复,也不可能是私有制,因为马克思已经明确指出“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从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分离、更高形式的结合上可以解开所谓的“辩证法之迷”。即生产发展的必然规律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一致性。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物质条件,也是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平等权利保证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要从所有制角度研究、认识历史,从宏观上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事实上,他们所关注的主要是所有制的两次大转变,即两次否定问题。从原始公有制向私有制(包括奴隶制、封建制)的过渡,即实现、完成了第一次否定;从资本私有制这个私有制最高形式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迈进,则实现了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否定。由原始公有制到私有制再到更高级的共产主义公有制,人类完成两次否定过程,达到否定之否定的肯定,实现人类社会一个圆满的结局,即黑格尔所谓的“圆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晚年倾心研究“上古历史”一方面是要弄清楚第一次否定过程,另一方面要为第二次否定寻找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3.
元语否定机制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绘性否定和元语否定是八十年代荷恩对否定的具体分类。他认为描绘性否定否定句子的真值条件,而元语否定否定句子的适宜条件。卡斯特则认为语言中的否定我论在描绘性否定中还是在元语否定中都是一种真值否定。所谓的元语否定其实是一种“回声用法”,但回声用法并非元语否定的充分条件。根据“使用”和“提及”的区别,元语否定中否定的只是语言的一种“提及”。  相似文献   

14.
在古希腊神话中 ,神和英雄的故事都是以个体为中心的 ,而这种“个体中心”实际上是由神话思维的“自我中心”演变而来。一种试图超越现实的否定机制———“自我否定”融入个体之中 ,使得希腊神话里的诸神和英雄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达到一种内在的完美 ,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否定转移是指位置上与一个词或短语放在一起的否定词,有时在意义上或逻辑上可转移到去否定另一个词或短语。通过总结英语否定转移的四种表达方式,即从一般否定转移到特指否定;从特指否定转移到一般否定;从一种特指否定转移到另一种特指否定;从否定主句谓语动词转移到否定从句谓语动词,来探讨其在汉语中的翻译,以期进一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否定主义理论出发,分析论证了优秀的艺术作品“以情动人”不仅指情绪上的感染,更在于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这种启迪主要通过艺术家对艺术情感的个体化理解来体现、艺术情感不但来源于现实情感,而且是对现实情感的一种穿越,是艺术家经过本体性否定之后的一种创造。  相似文献   

17.
否定是与肯定完全对立的不容混淆的概念。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有其表达否定概念的一套方式,英语也不例外。英语表达否定概念的方式非常复杂,而且否定概念与否定句有时又不一致,再加上英语和汉语在语言习惯等方面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造成了我们在理解、翻译和使用上的困难。本文阐述英语表达否定概念的各种方式,分析否定概念与否定句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对比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上的异同,并阐述了否定词的位置和否定范围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不含否定词但表达否定意义的句子,叫间接否定句或储蓄否定句。储蓄否定通过一些词、词组、句式和修辞手段来表示。虽然间接否定句形式上是肯定的,但汉译时应转换成否定句。  相似文献   

19.
汉语元语否定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句子在作元语否定解读时往往受到制约,大多数要用"不是"。以往从句法上对其制约作出的探讨,忽视了元语否定中的焦点,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解释,因而必须从语义和语用层面加以分析。汉语"不"字否定句并非都不能进行元语否定解读。只有当焦点没有标记标示,紧跟在否定载体"不"之后,并且体现出级差性的时候,元语否定解读才会受到制约。其原因是此类焦点邻接"不"之后,在语义上具有完整性,因而焦点无法得到突显,并且焦点被否定后的语义特征也会阻止二次解读,从而导致元语否定解读失败。  相似文献   

20.
一般否定和特指否定没有一定的界线,有时它们还可以相互转换,要根据上下文来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